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4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篇
系统科学   21篇
丛书文集   22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279篇
  2022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本文在基于系统工程学理论研究的前提下,构建了可持续住宅评价体系,通过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和评价方法,对各种性能因素在不同阶段进行信息输入,经过分析、计算、评判、选择最优的实施方案,以达到住宅系统质量最优化、效益最大化、成本最低化的目的,实现其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32.
流域可持续发展的动态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流域系统经济过程的增长度 (IE)、社会过程的满足度 (IS)和自然过程的持续度 (IN)出发 ,提出流域系统可持续发展的综合评价指标 :发展度 (ID)即ID=I2 E+I2 S+I2 N3 、协调度 (IH)即IH=1 -(IE- I) 2 + (IS- I) 2 + (IN- I) 23 和耦合度 (IC)即IC=12 (ID +IH)。最后 ,给出相应的动态评判准则 :强持续性评判准则即YID(t2 ) >YID(t1 ) ,且YIH(t2 )≥YIH(t1 ) ;弱持续性评判准则即GID(t2 ) >GID(t1 ) ,且GIH(t2 )≥GIH(t1 )和持续性评判准则即IID(t2 ) >IID(t1 ) ,且IIH(t2 )≥IIH(t1 )。  相似文献   
33.
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实质,就是要求其与自然、化和人类生存环境成为一个整体,发展旅游业要立足长远,克服短期行为,尤其是要体现和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章通过对塔城地区旅游业持续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和旅游业可持续发展驱动因素的分析,进而提出塔城地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34.
非机动化交通模式包括自行车出行和步行2种方式,这种可持续化的绿色交通出行模式具有健康、环境友好、便利、廉价以及有益于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的优势。荷兰是推广非机动化交通模式较为成功的国家,具有完善的非机动化交通基础设施。为控制小汽车使用量的增长,政府在近20年中,建立了持续的政策并推行了一系列有效的措施,以鼓励非机动化交通模式在该国的发展。但是基于非机动化交通模式更适用于短途出行的特征,它最终无法取代其他交通模式。因此,如何将非机动化交通模式与其他模式,尤其是公共交通有效地结合起来,对于每个城市的可持续化交通发展将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35.
分析了山东土地资源利用现状及在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产生原因,提出了山东省土地持续利用于保护之对策.  相似文献   
36.
商业是从事商品流通的国民经济部门,商业包括批发商业和零售商业两种,以临沂市城市批发市场的发展为例,分析了商业批发市场发展的现状和趋势,分析了商业批发市场的形成原因和商业批发市场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商业批发市场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37.
本文在分析市区水资源的基础上,着探讨了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38.
生态足迹理论及其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易光斌  董瑞斌 《江西科学》2003,21(3):260-264
生态足迹(Ecological Footprint)可以定量地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可持续发展程度。对生态足迹的提出、基本理论、计算方法和研究实践现状作了系统的介绍。最后讨论了生态足迹的应用。  相似文献   
39.
青海盐湖资源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焦点问题法,建立青海省盐湖资源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各指标进行说明。初步界定青海省盐湖资源开发处于可持续发展初期阶段。  相似文献   
40.
和田地区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部,昆仑山北麓,是一个经济欠发达地区。但该地区蕴藏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并且这些资源大部分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本在分析和田地区旅游业发展的背景条件与发展机遇以及旅游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研究了该地区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最后提出该地区旅游业持续发展的模式和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