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8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55篇
系统科学   24篇
丛书文集   42篇
教育与普及   29篇
理论与方法论   11篇
现状及发展   11篇
综合类   121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63篇
  2012年   80篇
  2011年   89篇
  2010年   72篇
  2009年   91篇
  2008年   71篇
  2007年   84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74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中强地震预报综合评判物元模型及其应用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应用可拓方法,对一个固定地区某一时段建立了预报地震最大震级的多指标综合评判模型。初步结果说明该方法在中强地震预报中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2.
对Itō型随机微分方程 dx(t)=b(t,z(t))dt+σ(t,x(t))dw(t)用压缩法和随机大系统中常用的分解—集结法得到均方实用稳定性和强均方实用稳定性判据。  相似文献   
153.
为全面、准确地贯彻抗震设计规范,对常用的几种抗震拉结措施进行结构受力分析,指出其负面影响;研究分析建筑物抗震的薄弱部位根据分析和设计经验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54.
研究了空间网架结构在地震力作用下弹塑性工作状态及其特点.采用时程分析法,选用Elcentro地震波,并采用作者等人提出的恢复力模型多折线模型,导出了单元刚度随时间变化后的弹塑性刚度值.  相似文献   
155.
基于非平稳随机地震动模型,编制快速合成人工地震动的程序以实现对工程地震动的随机抽样。对工程岩体地震响应进行等效线性数值计算时,定义结构面的水平等效加速度(时程),将结构面水平等效加速度(时程)的最大值超过其屈服加速度(滑移阈值)作为岩体失稳的极限条件;基于地震动随机抽样和等效线性化时程计算,提出一种随机地震动作用下工程岩体沿结构面的滑移概率和稳定可靠度的计算方法。考察某工程岩体在附近3个潜在震源影响下的结构面的滑移概率和稳定可靠性。结果表明,震级相差不大时,远场地震诱发该工程岩体的失效概率小于0.01%;近场地震作用下,工程岩体的失效概率为26.1%。  相似文献   
156.
新丰江水库大坝地震反应专用台阵介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水库诱发地震的监测、预测和大型水利枢纽或大型水电站如何防震减灾是我国政府、水利水电项目的投资者和建设者、地震科技人员一直密切关注的问题。新丰江水库大坝地震反应专用台阵的布设,为大坝抗震设防提供了科学准确的数据资料,在国内水库大坝监测与防震减灾领域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相似文献   
157.
政务微博尤其是党政机构微博,作为危机情景下的传播工具,越来越多地参与到突发事件的信息传播中。以雅安地震为例,分析了相关党政机构微博在突发事件中的信息传播特点及模式。指出其在传播特点上表现为信息公开及时,重视追踪报道;把握报道的全局性,重视信息的选择性;以告知性信息和单向度的互动为主。在传播模式上,信息的单向流动、树状流动、放射状流动和复合式流动同时存在,并通过"粉丝路径"和"转发路径"共同构成了信息的多级传播模式。  相似文献   
15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迅速,能源需求日益增加,尤其是东部沿海人口和产业不断积聚,能源不足问题的严重性远远超过中西部,这总体上决定了我国已建和在建核电厂全部位于海岸带区域的基本特征.但是,东部沿海遭受地震、海啸、台风、风暴潮等灾害的威胁十分突出,2011年3月,日本东北部海域9.0级地震引发巨大海啸,并导致福岛核电站的核泄漏,这一重大事件在全球范围引发了对核电安全及其未来发展的深入思考和争论.因此,本文从全球核电发展与核安全形势出发,分析我国沿海核电发展的态势、环境条件以及致灾因素特征,进而,重点围绕核电选址安全评价与风险预测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增进沿海核电安全的政策建议与重大科研任务建议.  相似文献   
159.
为了研究地震电离层效应,采用CODE提供的全球电离层地图(GIM)数据分析了2010年4月14日玉树7.1级地震.通过插值提取了震中区域震前的TEC时间序列,利用滑动四分位距法排除太阳(SSN、F10.7)和地磁活动(Dst、Kp)的干扰,发现电离层在震前26天和13天存在明显异常.全球电离层异常分布结果显示,震前26天的电离层异常幅度小于震前13天的异常幅度,这可能与临震时间有关.此外,两次异常的峰值点与震中区域并不严格对应,而是靠近震中偏向赤道的一侧,同时磁共轭区也有异常出现,但范围和幅度较小,这两次电离层异常有可能是地震前兆.  相似文献   
160.
断层破碎带对隧道震害影响巨大,利用FLAC3D数值计算方法,研究了不同空间方位断层破碎带影响下隧道的地震破坏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含断层破碎带是隧道震害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在相交断层破碎带处,与隧道横断面大角度相交的工况比小角度相交的工况不利,且破坏的部位发生在与断层破碎带相交的位置;在非相交断层破碎带处,倾角为30°的工况最不利,且隧道破坏发生在左边墙肩部和右边墙角部,位于地震波输入的水平和竖直扰动的剪切波和疏密波的合力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