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1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8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11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31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71.
重组竹加工工艺软化处理致关重要,本试验选择四川省绵竹地区生产的2~3龄楠竹、斑竹、水竹、白夹竹和苦竹5竹材,经过15%NaOH,15%KOH,40%尿素,25%氨水浸泡和水煮软化处理,测其软化前和软化后竹材横纹和顺纹抗压强度,结果是常用的热水煮、尿素和氨水等软化效果不如NaOH溶液或KOH溶液软化效果好,原因是由于强碱溶液可以溶解和破坏竹材内部很多物质而降低竹材的产品质量[1].氨水软化处理白夹竹顺纹抗压力质耗大,楠竹和水竹横纹抗压力质耗大;尿素软化处理白夹竹和水竹顺纹抗压力质耗大,楠竹、斑竹和苦竹横纹抗压力质耗大:NaOH和KOH溶液软化处理顺纹抗压力质耗都大,楠竹和水竹横纹抗压力质耗大;水煮白夹竹、水竹和斑竹顺纹抗压力质耗大,楠竹和水竹横纹抗压力质耗大.  相似文献   
72.
基于修正塑性功函数的砂土硬软化本构模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基于与应力路径无关的修正塑性功函数,提出了一个新的可以考虑砂土变形强度应力路径效应的弹塑性硬化-软化本构模型.模型所采用的与应力路径不相关的修正塑性硬化函数是基于砂土多应力路径平面应变压缩试验结果、经过数学拟合而得到的.文中建议的本构模型属于等向硬化-软化、考虑非关联流动的弹塑性模型.有限元计算结果与室内试验结果比较表明,该模型不仅可以较好地模拟砂土变形强度的应力路径效应,同时也可以模拟砂土变形强度的应力水平依存性、强度的固有结构性各向异性、初始空隙比依存性,以及砂土伴随剪切破坏的软化效应.  相似文献   
73.
甲基丙烯酸镁补强丁腈橡胶的拉伸应力-应变行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了单轴拉伸时甲基丙烯酸镁补强丁腈橡胶的应力 -应变行为 .采用 Gregory提出的储能函数形式 ,描述了甲基丙烯酸镁补强丁腈橡胶的应力 -应变行为 .结果表明 ,根据该形式所得的理论曲线在整个实验所及的应变范围内均能与实验曲线很好地符合 .另外 ,还研究了甲基丙烯酸镁补强丁腈橡胶的应力松弛及应力软化现象  相似文献   
74.
传统摩擦堆焊能量输入形式单一,随着堆焊材料强度的提高,堆焊过程中需要施加更大的轴向压力和转矩,极大限制其推广应用.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在耗材棒前方的基板上施加超声振动的超声振动辅助摩擦堆焊新工艺.以Ti-6Al-4V为研究对象,基于超声宏观软化效应建立了一个三维热-流耦合数值模型,定量分析了不同振幅下的超声振动对摩擦堆焊过程中温度场和材料流动行为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超声振动的预热效应并不明显,随着振幅的增加,超声振动能够显著提高熔合区塑性材料流动速度,降低材料黏度,扩大塑性材料流动区域.  相似文献   
75.
本研究发现,即使在横截面各处载荷条件完全相同的拉—拉疲劳试验中,金属表层疲劳损伤沿试样厚度方向的分布也是不均匀的,是由外向里逐渐发展的。正是由于这个原因,表面强化对于改善疲劳性能具有特殊的意义。  相似文献   
76.
本文介绍一种个人计算机控制的新型多点自动测试系统。该系统采用了自行设计的接口仪器。新型接口包括有应变放大器和由微机程控的多路自动转换器。文中讨论了采用该系统进行应变梁的弯曲实验以及复合应力下主应力测试的实例。 本文提出的测试系统方便、价廉、可靠。  相似文献   
77.
混凝土断裂过程区理论模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阐述了混凝土断裂过程区(FPZ)产生和发展的机理;根据混凝土的应变软化特性提出了更能反映FPZ本质和形态的带状微裂缝模型(BMM);定量地描述了FPZ的形状和尺寸,并与实测结果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78.
基于刚性梁实现的恒应变率试验系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介绍一种基于刚性梁、在软件性试验机上测定材料,在控制应变率条件下的应变软件系统的试验系统,得到了刚性梁试验系统中试件应变速率与系统施力速率之间的函数关系,给出了一组实测结果,讨论了测试与控制精度 。  相似文献   
79.
80.
本文论述了测力称重传感器计算机辅助分析与设计系统的组成,软件体系结构,系统的功能,并给出了一种传感器的设计过程与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