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47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41.
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氧化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系统介绍了Sol-Gel法在制备纳米氧化物方面的机理,工艺,应用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2.
采用溶胶一凝胶法合成Sr5(PO4)3C1:Tb3+,Tm3+荧光粉,研究了煅烧温度、敏化剂的加入对材料发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掺杂Tb3+,Tm3+后,基质的晶格结构并未发生变化,煅烧温度1250℃为最佳温度,敏化剂的加入较大的提高了荧光粉的发光强度.  相似文献   
43.
以钛酸丁酯和乙酸钡为主要原料,以乙二醇甲醚为溶剂,采用溶胶-凝胶法成功合成了BaTi2O5纳米粉体.在空气中以600℃~l200℃的几个不同温度下焙烧凝胶得到不同粒径的纳米粉体.用DTA—TG表征其凝胶到结晶的转变过程,由XRD表征其晶相,通过TEM考察其粒度和形貌,用激光粒度分布测试仪测试其粒径分布并与TEM结果比较,并对粉体的烧结性能和介电性能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44.
用Sol—Gel法成功地合成了TiO2超细粉末。研究表明,这样制备的超细粉末在室温至750℃之间经历无定形态→锐钛矿→锐钛矿与金红石共存→金红石的相变,其比表面积为17~251m2/g,平均晶粒尺寸为3~100nm,杂质含量少,纯度高。  相似文献   
45.
本文采用丁醇钛,自制乙醇锆、醋酸铅为原料成功地制备出了高纯度的微粒的PZT粉料,并运用DLA XRD和IR等手段对Sol—Gel方法制备PZT粉料的固相反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PZT凝胶粉沫可一步生成PZT晶相,而用传统氧化物方法制备PZT粉料的固相反应需分开才能完成,同时,本文还对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6.
改性剂Sb对BaTiO3基PTCR陶瓷电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溶胶-凝胶一步法合成了含有改性剂Sb的BaTiO3基正温度系数电阻(positive temperature coefficient of resistivity,PTCR)陶瓷,着重讨论了改性剂Sb掺杂量的变化对PTCR陶瓷电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改性剂含量的增加,材料的室温电阻率(ρ室)、电阻-温度系数(α)、耐电压强度(VB.max)均呈现“W”形变化。  相似文献   
47.
新型Sol-Gel技术制备0-3型PZT厚膜材料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以硝酸锆、钛酸丁酯、乙酸铅为原料 ,去离子水、乙二醇乙醚为溶剂 ,采用新型Sol Gel技术 ,即将PZT陶瓷粉末分散于PZTSol中 ,形成均匀、稳定的厚膜材料先体溶液 ,再制备厚膜的方法 ,成功地制备出 2~ 5 0 μm厚的新型 0 3型PZT厚膜材料 .XRD谱分析显示 ,PZT厚膜呈现出纯钙钛矿相结构 ,无焦绿石相存在 .SEM电镜照片显示 ,PZT厚膜均匀一致 ,无裂纹、高致密 .介电性能测试结果表明 ,PZT厚膜具有优良的介电性能 .当测试频率为 1kHz ,温度为 15℃时 ,介电常数约为 860 ,介电损耗为 0 .0 3左右  相似文献   
48.
有机/无机复合非线性光学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计合成了一种含偶氮苯基团的功能化有机硅氧烷, 并与正硅酸乙酯进行水解缩合, 形成的溶胶进行旋转涂膜和干燥处理得到凝胶膜, 经电晕场极化交联后获得有机/ 无机复合二阶非线性光学材料. SHG 测量表明, 这种有机/ 无机复合材料的二阶非线性光学系数(d33) 较高, 达到579 ×10- 7 esu ; 非线性光学的热稳定性较好, 室温下1 440 h 后d33 维持初值的96% , 100 ℃下5 h 后d33 维持为初值的60 % .  相似文献   
49.
以正硅酸乙酯(TEOS)、结晶氯化铝(A lC l3.6H2O)为主要原料制备纳米莫来石前驱体溶胶,然后采用超临界流体干燥处理(SCDF)技术制备了A l2O3-S iO2体系纳米超细粉体,经1 100℃热处理后全部转化为针状纳米莫来石。借助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仪(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和物理吸附仪等仪器对纳米莫来石进行了表征,并对其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