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7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7篇
丛书文集   4篇
教育与普及   3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34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74 毫秒
21.
对 Si_3N_4 结合的 SiC 耐火材料进行了表面氧化技术的探索。研究表明:Si_3N_4 的氧化趋势大于 SiC;适当地表面氧化处理,能使材料强度得到提高,但氧化时间过长,可能引起材料表面损伤;在一定条件下,材料气孔率愈大,强度提高愈显著;给出了该材料合理的配方和进行表面氧化处理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2.
研究热处理对致密Ln-Sialon/SiC(p)复合陶瓷中α相稳定性的影响及由此引起的显微结构调控和力学性能变化,其中Ln=Nd和Yb.Nd-Sialon/SiC(p)中,α相热稳定性差,几乎全部相变为β相,而大量长柱状β晶粒的存在并未明显改善材料的断裂韧性(KIC),原因在于长时间热处理导致晶粒相互聚集粗化.相对而言,Yb2O3可有效稳定α相,因此Yb-Sialon/SiC(p)中含有许多等轴状α晶粒,高硬度是此种材料力学性能的显著特征.  相似文献   
23.
双环缝喷射共沉积SiC颗粒的捕获与分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坩埚移动式喷射共沉积装置及其双环缝复合雾化器制备了SiC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坯件,研究了过程中增强颗粒的捕获机制及特点.实验结果表明,双环缝复合雾化器所引入的SiC颗粒捕获率较高,分布均匀;增强颗粒主要在雾化初时阶段被雾化液滴所捕获,而沉积坯表面因基本呈固相且温度较低,对SiC颗粒的直接捕获效果不明显;沉积坯快冷凝固界面前沿捕获对SiC颗粒的分布影响不大,SiC颗粒在沉积坯中的最终分布主要取决于由雾化液滴对增强颗粒的捕获,特别决定于SiC颗粒在单个雾化颗粒内部及空间雾化颗粒群中的分布.  相似文献   
24.
Au/n-ZnO/p-SiC紫外探测器的研制和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宽禁带半导体n-ZnO和金属Au作肖特基接触,n-ZnO和同为宽禁带半导体p-SiC形成异质结,Ti,Ni,Ag合金作背底形成欧姆接触,研制出Au/n-ZnO/p-SiC结构的紫外探测器.测试分析了该器件的光谱响应特性,响应范围为200~400nm,在室温和一定反偏压下,响应峰值为313nm,半宽为65nm.同时测试分析了该器件的I-V特性,室温下,反向工作电压大于5V,反向击穿电压为70V.实验表明,此结构紫外探测器具有良好的紫外响应特性以及较低的反向漏电流和结电容.  相似文献   
25.
Nano-SiC doped MgB2 tapes were prepared by the in situ powder-in-tube method. Heat treatment was performed at 650℃ for 1 h. XRD data indicate that SiC particles had reacted with the MgB2 during sintering process. MgB2 core seemed to be denser after SiC doping, and the critical temperature was slightly depressed. The critical current density Jc of the SiC doped tapes was significantly enhanced in magnetic fields up to 14 T compared to the undoped ones. For the 5% SiC doped samples, Jc was in- creased by a factor of 32 at 4.2 K, 10 T. The enhancement of Jc-B properties in SiC doped MgB2 tapes is considered to be due to the enhancement of grain linkages and the introduction of effective flux pining centers. The substitution of B by C in MgB2 grains is thought to be the main reason for the improve- ment of the flux pinning ability in SiC doped MgB2 tapes.  相似文献   
26.
运用TEM、XRD等分析检测技术对SiCw的形貌结构、长度与直径分布及其应用于复合材料中的特性进行了检测。研究表明:SiCw产品以直晶为主,表面呈多节状,以-SiC为主要晶型,直径为0.2~1.5m,长度为30~200m。此外,作者对SiCw在矿冶工程材料中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7.
为了获得性能优良的Si3N4-SiC棚板,就棚板制造过程中的配料及成型工艺等问题进行了实验研究,探讨了提高Si3N4-SiC棚板坯体密度的最佳途径。实验表明:振动成型时,振动时间和振动压力要匹配适当,才能得到最佳的坯体密度。工艺调整适当后,Si3N4-SiC棚板实际使用寿命可达500次以上。  相似文献   
28.
文章采用电子束物理气相沉积法在单晶Si(100)基片上制备了单层SiC薄膜和Al2O3/SiC双层膜,然后在不同温度下经氩气保护退火。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原子力显微镜(AFM)对所制备的薄膜进行了结构和表面形貌分析。研究表明:退火后SiC薄膜由非晶态转为晶态,随退火温度的升高,薄膜结晶更充分,薄膜表面平均粗糙度变小;双层膜与单层膜相比,其SiC衍射峰有所增强,薄膜表面更加平滑。  相似文献   
29.
采用直接化学复合镀法在铸铝102合金表面制备Ni-P-SiC复合镀层,利用XRD、扫描电镜等对镀态复合镀层的结构和形貌进行分析,并对镀层的显微硬度、结合力及耐蚀性进行测试.结果表明:镀层表面平整均匀;复合镀层中SiC微粒分布均匀且复合量较高,镀层厚度均匀、致密;复合镀层相结构更类似于非晶态;镀层镀态显微硬度可达823.8HV;镀层与基体结合较好,且复合镀层极大地改善了基体的耐蚀性.  相似文献   
30.
SiC埋层的红外吸收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较低衬底温度下,用离子合成技术对单晶Si衬底进行高能C+离子注入,可获得含有SiC的埋层,经高温退火形β-SiC颗粒沉淀。通过傅里叶经外吸收谱对其研究有明埋层中a-Si和β-Si共存,且有一含量最高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