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123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4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21.
作为老工业基地的韶关市,在广东省产业结构全面升级的大背景下,应积极培育和发展产业集群,即:一要调整发展思路、做好产业集群发展规划;二要打造优势产业集群示范区;三要培育特色产业集群;四要优化产业集群发展的外部环境;不断壮大老工业城市的市域经济。  相似文献   
22.
虚云和尚是韶关近代禅学界影响最大的人物,在韶关的十八年,他驱逐流棍,修复祖庭;农禅并举,安世济民;制订规约,整肃道风;弘法传道,广布四海。虚云和尚对韶关的禅文化传播做出了巨大贡献,是继慧能之后又一位重要的韶关禅文化名人。  相似文献   
23.
振兴韶关华南重工业基地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新中国成立后,按照毛泽东主席当年的指示精神,国家选择韶关作为华南地区的重工业基地来建设。在计划经济时期,韶关曾两次出现社会主义工业建设高潮。韶关作为国家的老工业基地对广东乃至全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曾做出过重大贡献。然而,自改革开放以来,韶关工业基地的地位逐渐丧失。文章在介绍韶关工业建设历史辉煌的基础上,进而分析了工业基地地位丧失的制度原因,并着重提出了借势国家区域开发扶持政策、做大产业集群"航母"、做强粤北交通枢纽、做优上市企业、打造人才培育"高地"、营造创业型发展环境等振兴老工业基地的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24.
树立独特旅游形象,快速发展韶关旅游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韶关市场旅游丰富,但旅游业发展缓慢,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还不明显,为了快速发展韶关旅游业,必须从宗教旅游、自然风光旅游、历史化古迹的开发及优美的城市环境建设等方面着手树立独特旅游形象。  相似文献   
25.
通过发展流通产业来促进韶关经济发展的思路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韶关市未来商贸业发展的三个重要取向应当是以适应创建优秀旅游城市的需要构建韶关的商贸业体系,以信息化的趋势为依据改革商贸业的运行模式,充分利用现代城市的商业功能,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26.
余靖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本文从三个方面论述了余靖在庆历新政中的主要活动及其对新政的积极贡献 ,并兼而论述了新政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27.
本文以宋代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相互融合为背景 ,分析余靖宗教思想中所体现的佛教理想境界和儒家德性、德行的互补与融合  相似文献   
28.
【目的】 森林冠层密度与林分年龄、植被生长状况有关,在区域森林净初级生产力遥感估测中,结合森林冠层密度以期提高估测精度。【方法】 以广东省韶关市为研究对象,选用2017年Landsat-8 OLI影像、2017年357块森林资源连续清查固定样地数据为主要信息源,分别采用随机森林、多元线性回归、人工神经网络和K最近邻分类法等4种模型,结合森林冠层密度制图器(FCD)进行区域森林净初级生产力特征变量的选取、参数建模、模型精度评价和森林净初级生产力空间制图。【结果】 特征变量中,红光波段(B4)、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比值植被指数(RVI)、叶面积指数(LAI)、缨帽变换土壤植被因子、纹理特征和地形特征在森林净初级生产力反演中有重要作用。将森林冠层密度因子加入反演模型后,4种遥感估测模型精度均有大幅度提高。对4种遥感估测模型进行性能比较,随机森林模型精度最高,其次是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人工神经网络模型,K-最近邻分类模型精度最低。研究区内森林净初级生产力平均值为10.689 t/(hm2·a),高森林净初级生产力 [≥18 t/(hm2·a)]林分面积仅占研究区的19.61%,主要分布在海拔较高的西北部。【结论】 结合冠层密度进行森林净初级生产力的建模,可有效提高模型估测精度。  相似文献   
29.
韶关著名旅游景点的商标注册做了许多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但仍有不足。有关方面需要采用多项有效对策,进一步保护好韶关著名旅游景点的知识产权。  相似文献   
30.
北宋仁宗时期土地兼并严重 ,苛捐杂税繁多 ,人才选用不当 ,社会积弱积贫。余靖和李觏等思想家主张通过变革来缓和、解决社会矛盾。本文初步分析两者在经济和人才等方面变革思想的异同 ,对研究“庆历新政”及其他变革运动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