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32篇
  免费   198篇
  国内免费   495篇
系统科学   342篇
丛书文集   169篇
教育与普及   51篇
理论与方法论   109篇
现状及发展   186篇
综合类   7136篇
自然研究   32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51篇
  2022年   132篇
  2021年   111篇
  2020年   136篇
  2019年   95篇
  2018年   90篇
  2017年   109篇
  2016年   115篇
  2015年   155篇
  2014年   197篇
  2013年   190篇
  2012年   336篇
  2011年   247篇
  2010年   225篇
  2009年   353篇
  2008年   222篇
  2007年   316篇
  2006年   222篇
  2005年   282篇
  2004年   252篇
  2003年   219篇
  2002年   227篇
  2001年   165篇
  2000年   159篇
  1999年   207篇
  1998年   193篇
  1997年   278篇
  1996年   632篇
  1995年   624篇
  1994年   556篇
  1993年   238篇
  1992年   178篇
  1991年   71篇
  1990年   151篇
  1989年   90篇
  1988年   79篇
  1987年   48篇
  1986年   30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6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01.
太阳能电池最大功率跟踪技术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介绍了光伏电池系统的输出特性及跟踪技术的基本原理.列举了多种常用的跟踪的方法.总结了当前的最大功率跟踪技术(MPPT)。并对各自的的优缺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102.
认知科学在其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几次研究范式的转换,认知进化观的兴起是认知科学各学科多层次整合的表现。在心理学领域,进化心理学采用功能分析的方法分析适应性行为下的心理机制和特征。在人工智能领域,采用进化计算和遗传算法探讨人工生命的适应性行为。在神经科学领域,是对神经网络的自组织机制和神经系统的可塑性进行考察。认知进化观的缺陷是自然主义的计算与进化,忽视了人的历史文化性。认知进化观作为一种新方法论,为智能研究带来了生机。  相似文献   
103.
介绍了下一代网络(NGN)和第三代移动通信(3G)研究的发展进程与现状,给出了对NGN概念、定义与框架目标的更深层次的理角,讨论了3G标准及其演进,探讨了3G与NGN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4.
动力学系统状态演化特征的Lyapunov指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论述了确定性动力学系统运动状态长时间演化的普遍规律,同时指出Lyapunov指数是反映系统相轨变化特征的重要宏观量.并且,分析研究了Lyapunov指数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05.
分别采用电导率仪、粘度计和折射仪测定了不同类型微乳液的结构变化.结果表明,在固定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AA)混合单体量的情况下,随着水相含量的增加,体系的电导率、粘度和折射率发生明显变化,体系由反相微乳液经双连续型微乳液逐渐转变为正相微乳液.对微乳液的粒度分析表明,油相含量较低时,正相微乳液体系中的液滴可视作溶胀胶束;在反相微乳液中,随着十二烷基硫酸钠水溶液含量的增加,水相液滴粒径明显增大;在MMA/AA/H2O无皂反相微乳液体系中,微乳液的粒子比有皂体系的大.最后,微乳液聚合表明过硫酸钾能够稳定引发正相微乳液聚合,同时Mn3+也可用于引发正相微乳液聚合.  相似文献   
106.
应用Jacobi椭圆函数展开法,求出了五阶非线性发展方程ut αu2ux-βuxuxx-γuuxxx suxxxx=0的新显式周期解.其中α,β,γ是常数,s=±1.  相似文献   
107.
针对时空快照模式,提出一种从时空快照数据中发现时空变化模式的方法.采用了基于密度和基于网格的方法,将高维密集单元的搜索限制在子空间密集单元的交集中,缩小了搜索空间.通过引入子约束和模式区间等概念,使算法能发现不同概念层上的变化模式.结果中的模式质量取决于离散过程中的最小粒度.通过实验数据证明,此法能够有效地从时空快照数据中有效提取时空变化模式.  相似文献   
108.
柴达木盆地东部"走廊域"中新生代构造特征及构造演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横穿柴达木盆地东部的“走廊域”剖面地表地质、航磁、重力、大地电磁测深和地震资料的综合分析,认为在东昆仑构造带与南祁连构造带之间,包括巴颜喀拉地块北缘,柴达木地块和祁连地块南缘等3个一级构造单元,柴达木地块内则包括了昆中构造带、昆北构造带和柴达木盆地3个二级构造单元。受东昆仑构造带和南祁连构造带相向挤压作用,柴达木盆地东部持续沉降,但由于具有稳定的花岗质基底,盆地坳陷幅度较小,且断裂及褶皱构造不发育。由此造就了柴达木盆地东部中新生代地层厚度小,烃源岩不发育,构造圈闭缺乏,除第四系天然气外,中生界、古近系和新近系油气资源前景受到极大限制。  相似文献   
109.
深过冷Cu-20Wt%Pb亚偏晶合金的凝固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熔融玻璃净化和循环过热相结合的方法,使Cu-20wt%Pb亚偏晶合金获得了208K的深过冷,在宽过冷范围内研究了Cu-Pb亚偏晶合金的组织演化规律。结果表明,过冷合金熔体初生相为α(Cu),在0~146K的过冷度范围内,均有两次再辉现象;在183~208K的过冷范围内,只出现一次再辉。当△T≤98K时,合金凝固组织为粗大枝晶α 枝晶间Pb相;当116K△≤T≤146K时,凝固组织已无明显的枝晶形貌,组织由细密α基体 细小的Pb颗粒组成;当△T≥183K时,凝固组织与中等过冷度下的组织相似,只是Pb相更细小,分布更均匀。当△T≥133K时试样出现裂纹。  相似文献   
110.
A2017半固态合金二次加热组织演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SCR技术制备的A2017半固态坯料进行二次加热,利用光学显微镜,电镜,图像分析仪等手段,对坯料二次加热微观组织的演化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加热温度条件下,随着保温时间的延长,晶粒平均等积圆直径增大,晶粒越来越圆整,液相率增加;提高二次加热温度,晶粒长大和球化速度加快·二次加热最佳工艺条件为加热温度580℃,保温时间40~60min或者加热温度600℃,保温20~40min,晶粒平均等积圆直径为70~90μm,固相率在70%左右,适合于半固态加工·组织演化机制分析表明,加热初期阶段,液相少,晶粒主要通过碰撞熔合快速长大;随着保温时间延长,液相增加,晶粒主要通过原子扩散慢速长大并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