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篇
  免费   0篇
系统科学   23篇
丛书文集   1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理论与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67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9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李玉  王涌天  刘越 《系统仿真学报》2008,20(3):654-656,661
增强现实是一种以计算机产生的附加信息来增强用户的视野中的真实世界的技术。目前的增强现实系统中标志点跟踪注册技术是最为常用的。当前的标志点系统通常是采用灰度图形的标志点,系统的采集输入中的颜色信息全部浪费了。因此作者提出一种采用彩色标志点的跟踪算法,并建立了相应的四点高斯牛顿迭代注册系统。这样的跟踪注册系统避免了摄像机图像中的彩色信息的丢失,可以精确、高效的完成注册。经过实验,此算法可达到很好的精度,完全可以满足目前的增强现实应用的要求。  相似文献   
42.
针对传统模具设计和当前实验课程的设备台套数、场地等的不足,在研究Cult3D构建交互式三维虚拟场景的过程、方法和相关技术的基础上,以塑料注塑模具为例,利用Cult3D及其它相关软件工具,构建了一个基于网络的模具虚拟实验系统,将模具的结构、工作原理、装配关系等抽象的理论具体化,具有三维、动态性、交互、基于低带宽网络传输等...  相似文献   
43.
提出在企业网络中使用嗅探器软件分析协议数据包格式的虚拟实现方案,通过路由模拟软件、虚拟机和真实机桥接的方式,把软件安装在真实机上抓包,查看协议数据包格式进行分析和研究.探索出嗅探器软件在虚拟网络环境中的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44.
以交通系统微观仿真模型VISSIM为基础,基于虚拟现实仿真理论开发了行人过街行为虚拟实验系统(PCBVRS).在上海市的中原社区和同济大学内招募了29名有代表性的出行者,以上海市大连路与飞虹路交叉口为对象,进行了行人过街行为虚拟实验,获得了230份行人过街样本数据.运用实验科学中的信度与效度理论,将实验数据与实测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PCBVRS可以有效地模拟实际场景中的行人过街行为;PCBVRS满足VR(虚拟现实)系统沉浸性、交互性以及现实感等实验特点,且造价便宜,易于携带.经过进一步的研究改进,将来可作为提高行人过街安全意识的培训工具.  相似文献   
45.
在对增强现实中跟踪注册等关键技术研究分析的基础上,实现了BJD(Ball JointDoll,球关节娃娃)的数字展示,通过检测与识别预先在场景中设置的标记,跟踪摄像机的姿态,BJD空间模型注册到标记上,实现了虚拟BJD与真实场景的融合。  相似文献   
46.
针对灰色污染对作文教学所产生的危害,绿色作文教学理念应运而生。绿色作文的特点在于:师生关系上的生态性、作品主题上的健康性、文章构思上的自然性、表达上的真实性和写作目的上的发展性。绿色作文教学应采取的策略是:以学生生活为源泉,拓展学生写作领域;以学生认知为基础,激发学生写作兴趣;以学生情感为核心,培养学生写作个性;以学生言语为平台,建构学生写作语言;以师生评改为抓手,提升学生写作素养。  相似文献   
47.
虚拟现实技术在空间解析几何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虚拟现实技术是运用计算机对现实世界进行全面仿真的技术,能够解决学习媒体的情景化及自然交互性的要求,从而在教育领域内有着极其广阔的应用前景。首先阐述虚拟现实技术,然后介绍在教育领域内广泛应用的桌面虚拟现实技术VRML,并对VRML在空间解析几何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48.
浅谈虚拟现实技术对地图学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地图在社会的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计算的发展对传统的地图学理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并将促使地图学与信息技术相结合而进入一个新的领域。本从虚拟现实技术出发,探讨了它与数字地图结合在地图学领域产生的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49.
鲍德里亚后期的技术哲学思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鲍德里亚的后期技术哲学思想是典型的技术决定论。它从中期的媒体技术理论,逐步发展到后期的悲观的物的“命定策略”的技术决定论思想。90年代后期,在“命定策略”,的基础上,他又提出了“完美的罪行”的技术哲学观。在当今科技时代,我们既要看到鲍棱里亚技术决定论合理的一面,即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巨大影响;同时也要看到其技术哲学思想的片面性和极端性,从而来正确处理现代技术与社会和人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50.
本文从世界本原这一根本问题出发,寻找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探寻真正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本文认为,信息是世界的本原,万事万物都是信息所展示出来的"象",并提出其数学表达式,以及信息生成世界的第一法则——最大流原理,由此得到关于整体态势的演化方程。西方现代科学体系以物质、能量为主要研究对象,是对事物本质的简化的认识,导致了人与自然的隔离,环境问题也由此而生。而中国传统文化中包含了对更加全面和根本的世界图景的认识,与本文的信息本原整体认识论不谋而合。因此要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就要结合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来转换西方现代科学范式,建立起一套以信息本原及最大流原理为基础、以整体为对象的新的科学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