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3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4篇
系统科学   5篇
丛书文集   10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225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31.
用量子化学理论方法研究了环丙烯单重态的异构化反应.结果表明,该异构化反应为放热反应,放出的热量为93.39kJ/mo1(MP2/6-31G*//HF/6-31G*);该反应的势垒高度为413.62kJ/mo1(MP2/6-31G*//HF/6-31G*),异构化反应不易进行.计算了反应中有关物种的结构数据.通过内禀反应坐标(IRC)计算,获得了沿反应途径的势能剖面  相似文献   
32.
The wettability of V-active PdCo-based alloys on Si3N4ceramic was studied with the sessile drop method. And the alloy of Pd50.0–Co33.7–Ni4.0–Si2.0–B0.7–V9.6(wt%),was developed for Si3N4ceramic joining in the present investigation. The rapidly-solidified brazing foils were fabricated by the alloy Pd50.0–Co33.7–Ni4.0–Si2.0–B0.7–V9.6. The average room-temperature three-point bend strength of the Si3N4/Si3N4joints brazed at 1453 K for 10 min was 205.6 MPa,and the newly developed braze gives joint strengths of 210.9 MPa,206.6 MPa and 80.2 MPa at high temperatures of 973 K,1073 K and 1173 K respectively. The interfacial reaction products in the Si3N4/Si3N4joint brazed at 1453 K for10 min were identified to be VN and Pd2Si by XRD analysis. Based on the XEDS analysis result,the residual brazing alloy existing at the central part of the joint was verified as Co-rich phases,in which the concentration of element Pd was high up to 18.0–19.1 at%. The mechanism of the interfacial reactions was discussed. Pd should be a good choice as useful alloying element in newer high-temperature braze candidates for the joining of Si-based ceramics.  相似文献   
33.
系统地研究了白云母与碱剂(Na2CO3和NaOH)间的相互作用;分别对反应后的液相参数和固相参数进行了全面测定。研究结果表明:白云母在碱剂中存在短期瞬时效应和振荡变化趋势;NaOH浓度差异对白云母溶蚀程度的影响明显强于Na2CO3浓度差异对它的影响。此外,反应液中硅铝元素浓度之比与原始固相中的比例一致说明白云母在碱剂中发生了一致性溶蚀;而温度升高可以促进白云母的溶蚀。  相似文献   
34.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在昆虫精子获能与顶体反应方面的研究概况,并系统地简述了昆虫精子顶体复合体基本结构,以及目前用于动物精子获能与顶体反应方面先进的方法和技术,同时对昆虫受精机理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5.
二羟甲基硝胺不稳定,易发生分解,只能得到甲醛的水溶液。用化学方法不能确定二羟甲基硝胺分解机理,而只能根据分解产率用~(13)C核磁共振方法研究反应机理,间接推算其反应级数。  相似文献   
36.
聚醚酮酮热分解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TG-DTG方法研究了聚醚酮酮的热分解过程,得到热分解过程的活化能为204KJ·mol-1,热分解反应为一级,热分解符合无规引发裂解模型。  相似文献   
37.
TiO2凝胶形成的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钛酸四丁酯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TiO2凝胶,并通过测量体系吸光度研究体系中各组分配比等因素对凝胶反应的影响规律,并由此建立反应动力学模型,求得相应的反应速率常数及表观活化能。通过对反应动力学规律的分析提出了TiO2凝胶形成的动力学机理,并验证所得的反应动力学模型。  相似文献   
38.
基于电子与核振动近似方法,应用密度泛函B3P86方法和相对论有效核势SDD计算,结合统计热力学方法, 研究了100K~1000K温度范围内Pd与H2、O2反应的标准生成热力学函数以及反应平衡压力与温度的关系. 结果表明:Pd与H2、O2反应是放热反应,Pd原子吸附H2的放热量大于吸附O2的放热量,温度升高不利于吸附反应进行;Pd对O2的自发吸附温度很低,室温下几乎不能进行,而对H2的自发吸附温度可高达500K以上;在100K~284.394K可自发吸附O2和H2的温度范围内,O2的反应平衡压力比H2的平衡压力高出9~18个数量级. 因此,O2作为杂质气体对目标反应Pd-H2的影响非常有限.  相似文献   
39.
基于共现分析的我国突发事件关联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一个突发事件的发生往往引发次生灾害,形成灾害链。除了常见的连锁反应外,还存在各种可能的连锁隐患。本文的研究目的是找出这些潜在的连锁反应隐患。从共现分析的角度出发,选取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89~2008年的研究文献,以突发事件名称为主题进行词频分析,构造共现矩阵,计算共现率;然后,根据共现率构造突发事件关联网络,分析网络性质,并将其应用到次生灾害预警过程中。通过50对实际发生的灾害链,验证了共现率表示灾害关联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40.
以碳酸钾为碱,N,以N-二甲基甲酰胺为溶剂,乙酰丙酮与二硫化碳及1,2-二溴苯乙烷反应,以中等产率(47%)合成了3-(4-苯基-1,3-二硫戊环-2-亚甲基)-2,4-戊二酮2.碱性条件下,化合物2比较稳定,通过对碱的选择和芳醛量的控制,化合物2与芳醛缩合可分别以较高的产率合成单面和双面缩合产物1d和1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