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2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44篇
系统科学   5篇
丛书文集   24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1111篇
自然研究   1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67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99篇
  2011年   84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73篇
  2006年   62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56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东江流域降水时间序列的混沌特征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以广东省东江流域月降雨序列为例,在介绍相空间重构原理的基础上,探讨了混沌分析的主要定量指标:饱和关联维数D2和最大Lyapunov指数λ。得到该时间序列的饱和关联维数D2=3.93,最小嵌入维数m=8,最佳嵌入滞时τ=3个月,最大Lyapunov指数λ=0.253。并且采用主分量方法进一步验证了该序列具有混沌特性,指出该序列的预测时限不应超过4个月,对此结论则用ARMA(p,q)模型作了验证,为东江流域月降雨预测提供了较为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52.
洪涝灾害是孕灾环境、灾害性洪水和承灾体相互作用的结果.在阐述流域孕灾环境的基础上,用近数十年的水情、灾情资料,分析了湘水流域的灾害性洪水及洪涝灾情,以揭示洪涝灾害形成与发展的机制,为流域洪涝灾预测预报及防洪减灾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3.
研究表明天池景区存在如下环境问题:洪水灾害带来的环境问题、旅游服务管理不善带来的环境问题、水环境问题、大气环境问题、微生物环境问题等.相应的治理对策主要有:生态恢复和重建工作;加强景区大气环境、水环境的保护管理;加强对牧民旅游服务活动的管理和培训,强化牧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加强对旅游者旅游活动行为的积极引导;大力提倡生态旅游,与国际旅游市场接轨.  相似文献   
54.
稻田是地球上最大的人工湿地生态系统,具有强大的综合服务功能。在系统总结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实地考察和生产调研,以及作者长期的稻田生态系统研究积累,对江苏环太湖地区稻田生态系统的综合服务功能进行全面估算和评述。分析发现,在合理的稻作技术体系下,环太湖稻田生态系统不仅可以缓解气候变化、提高大气质量及保持水土资源,而且水稻生产还可以获得巨大的直接与间接经济效益。稳定环太湖水稻生产,不仅有利于环境健康,同时对促进城乡协调与社会和谐发展也至关重要。应该扭转公众对环太湖水稻生产的偏见,在科学规划稻田布局的基础上,进行保护性稻作技术创新,建立农户激励机制,以进一步增强稻田生态系统在保障粮食安全、环境健康及经济持续增长的综合效应。  相似文献   
55.
模糊评价法在东湖水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模糊数学评价法,以清徐东湖水质评价为例,说明了模糊数学评价方法在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6.
绿洲稳定性指绿洲系统功能能够处于持续稳定发展中的一种状态,绿洲稳定性的打破,最终会通过水文、土壤、植被这三个主要因素表征出来。利用灰色系统理论的方法进行分析后发现,绿洲内外过度的人类活动是稳定性变化的主导驱动因素,动力机制及反馈机制则构成了绿洲稳定性变化的复杂驱动过程.  相似文献   
57.
物元分析在巢湖富营养化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利用物元分析理论进行湖泊富营养化评价的模型,运用物元分析对巢湖水质富营养化进行综合评价.通过计算关联度得到综合评价结果,用实例与其它主要的几种方法进行了对比,结果令人满意.该法具有计算简便、评价合理的优点.  相似文献   
58.
巢湖十五里河河口湿地植被动态变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河口湿地是水陆相互作用形成的独特生态系统,也是湖泊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探讨河口湿地植被在不同时期内种类和组成的变化,以及引起这些变化的主要环境因子,文章以巢湖十五里河河口湿地为对象,在巢湖处于枯水期和丰水期时,分别对其植物群落进行了野外调研,研究发现:枯水期河口湿地分布植物有21种,隶属于18属,11科;丰水期河口湿地分布植物11种,隶属于10属,7科;聚类分析结果显示枯水期时河口湿地植物组合类型有8种,丰水期时河口湿地植物组合类型为4种;枯水期时河口湿地植物物种多样性比丰水期时高,但其均匀度比丰水期时低;湖泊水位、河口水质和人类活动是河口湿地植物种类和组成变化的主要影响因子。  相似文献   
59.
洞庭湖新石器文化遗址与古环境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洞庭湖地区丰富的古文化遗址为研究历史时期环境演变提供了条件。洞庭湖在晚更新世末至早全新世呈现深切河谷与零星洼地湖泊共存的河湖切割平原景观。进入全新世暖期,人类活动开始在洞庭湖平原周边地区频繁出现;大溪文化时期人类已在平原湖区中部开始渔猫活动;屈家岭文化时期人类活动从洞庭湖平原中部退出;龙山文化时期人类文化活动遗址向湖中推进,湖泊三角洲有所发展。商周至秦汉时期,洞庭湖三角洲平原发育,河间洼地湖泊、沼泽形成。魏晋以来,特别是长江分流入洞庭,导致了洞庭湖的迅速扩张,19世纪以后,由于大量泥沙入洞庭湖及人类围垦,使洞庭湖迅速淤浅,湖泊面积锐减。  相似文献   
60.
长春南湖水生生态系统的能量环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系统地研究了长春南湖水生生态系统的能量环境。结果表明 ,南湖接收的太阳直接辐射、间接辐射和总辐射存在明显的时间分布特征 ,包括日变化、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