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9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30篇
系统科学   4篇
丛书文集   55篇
教育与普及   52篇
理论与方法论   3篇
现状及发展   9篇
综合类   1490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59篇
  2013年   61篇
  2012年   94篇
  2011年   105篇
  2010年   75篇
  2009年   73篇
  2008年   84篇
  2007年   62篇
  2006年   62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55篇
  2003年   75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49篇
  1999年   49篇
  1998年   45篇
  1997年   41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47篇
  1994年   42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中脑静脉窦损伤的简单、有效、适用于基层的处理方法.方法对1993年3月~2005年1月我科行中西医治疗的23例脑静脉窦损伤的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23例,治愈21例,救治成功率91.3%,2例死亡,死亡率8.7%.结论云南白药结合EC胶治疗脑静脉窦损伤的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2.
我国盛产含蜡原油,在低温(凝点温度附近)条件下,含蜡原油具有一定的粘弹性。概述了国内外含蜡原油低温粘弹性研究的主要进展。含蜡原油粘弹性起因于其内部形成的蜡晶结构。振荡剪切实验方法最适合于含蜡原油的粘弹性测量。粘弹性与胶凝温度、胶凝强度、屈服应力和触变性等参数有关。含蜡原油经历的热历史、剪切历史以及析蜡特性是影响粘弹性的主要因素。分析了在含蜡原油低温粘弹性认识上和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建议进一步研究含蜡原油粘弹性与屈服应力、触变性的关系,在机理研究方面加大力度;通过研究粘弹性与热历史、剪切历史的关系。建立管道运行和停输期间含蜡原油胶凝特性的预测模型,以更加有效地指导管道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43.
环氧胶粘涂层中温度应力的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有限元分析了板上堆覆胶层固化后内应力的分布,着重研究了板上堆覆胶层固化完成后环境温度发生变化时,平行于环氧树脂基体界面的胶层中不同深度处纵、横向应力的变化情况及胶层宽度对胶层应力分布的影响,还研究了同一深度胶层的应力分布。有限元分析结果与实测计算结果吻合:紧邻树脂基体-金属界面处的内应力最大。  相似文献   
44.
压裂液低温破胶化学生热体系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针对目前压裂液低温破胶存在的问题 ,着重研究了适合于低温浅层油气井压裂液破胶的化学生热体系 ,提出一种微胶囊包裹化学生热剂压裂液破胶方法 .阐述了不同生热体系的生热反应速率及其影响因素 ,并通过对不同生热体系的研究 ,筛选出了 NH4Cl和 Na NO2 作为低温压裂液破胶体系的生热体系 .实验结果表明 :在 1 70 1 /s下连续剪切 2 h后 ,含有 NH4Cl— Na NO2 的压裂液黏度能保持在 5 0 0 m Pa· s左右 ,满足压裂施工时的压裂液性能要求 ;将催化剂、过硫酸铵、NH4Cl和Na NO2 加到压裂液中 ,4h后压裂液即可完全破胶 ,其破胶液黏度小于 1 0 m Pa· s  相似文献   
45.
从成都龙泉果园采集的160份土壤样品中,通过观察油脂平板上水解圈直径与菌落直径的大小之比(D/d),分离到12株产碱性脂肪酶的真菌,采用滴定法测液体培养物酶活进行复筛,获得一株产酶活性最高的酵母菌,通过对该酵母菌进行形态、生理生化特征的观察与测试,初步鉴定为胶淀粉假丝酵母,命名为Candida amylolenta L-30。  相似文献   
46.
新疆葡萄炭疽病病原的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从新疆巨峰葡萄果腐病斑上分离到1种炭疽菌。根据病菌的形态特征、培养性状、寄主范围和致病性测定等进行鉴定,结果表明:该葡萄炭疽病菌是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Penz.)Saec.)。该菌的生长温度范围是10~35℃,最适温度为28~30℃;生长的pH值范围是3~9,最适为6;在光暗交替的条件下,病菌生长最快。该菌的寄主范围广泛,曾在内地造成严重危害,目前新疆正在大力发展葡萄生产,对该病的发生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47.
在20℃条件下,运用电导测定方法及非线性动力学模型进行数据处理,得到了在不同浓度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胺(CTAB)胶束水溶液中正脂肪酸乙酯(甲酸乙酯,乙酸乙酯,丙酸乙酯,丁酸乙酯及正戊酸乙酯)碱性水解反应的速率常数.依据离子交换模型(PIE)理论讨论了在第一和第二临界胶束浓度(CMC)时,CTAB对正脂肪酸乙酯碱性水解反应速率的影响及规律性.  相似文献   
48.
介绍了一种光敏封装胶的制备方法、性能及应用情况.试验表明,该胶具有光学性能优良,粘接强度高,固化定位速度快,低收缩率,耐高低温变性好等优点.可用于光纤通讯器件的粘接封装。  相似文献   
49.
SiO2/EPDM复合材料微观形态与动态力学性能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DMTA方法研究了分散剂、硅烷偶联剂以及二者并用对二氧化硅增强乙丙橡胶复合材料动态力学性能的影响,采用扫描电镜和橡胶加工分析仪测试了填料在橡胶基体中的分散和填料在基体中形成的填料网络结构,利用结合胶测试研究了复合材料中填料橡胶之间的相互作用程度。实验结果表明:按照空白样和采用分散剂、硅烷偶联剂、分散剂+硅烷偶联剂对SiO2进行表面处理,填料在橡胶基体中的分散程度提高,填料填料的相互作用逐渐弱化,填料网络结构逐渐减弱,橡胶复合材料在低应变下的储能模量逐渐降低,抗滚动阻力性能逐渐提高。同时,结合胶含量逐渐提高,玻璃化转变峰逐渐变宽,复合材料的抗湿滑性能逐步提高分散剂与硅烷偶联剂并用改性二氧化硅对橡胶复合材料性能提高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50.
实验研究了用不同牌号的聚氨酯胶黏剂将PU弹性体与金属黏结在一起,采用不同的测试方法,即180°剥离强度实验方法和90°剥离强度实验方法,测定其剥离强度,比较得出了不同胶黏剂的黏合强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