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8篇
丛书文集   1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98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4 毫秒
71.
采集了浊漳河南源与当地南沟排水渠交汇处前后不同位置的水样并分析了其中的多环芳烃。结果表明,水中PAHs总量为119.32ng/L~144.77ng/L,排水渠断面的浓度高于其他断面,水体中苯并(a)芘均值浓度超出地表水的国家标准。水中PAHs以3环、4环为主;比值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的结果显示,生产煤焦油以及使用煤焦油为原料的化工企业是水体中的PAHs的主要污染来源,移动源和燃煤源亦有一定贡献。  相似文献   
72.
一株降解芘的苍白杆菌的分离、鉴定及性能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富集培养的方法从北京焦化厂多环芳烃(PAHs)污染土壤中筛选到一株高效降解芘的微生物,命名为PW,分子生物学等手段鉴定此菌株属于苍白杆菌属(Ochrobactrum sp.)。经一次性大剂量方法对此菌株进行驯化后,考察了摇瓶条件下环境因素对此菌株降解芘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驯化培养使得菌株5d内对0.5mmol/L芘的降解率由62.3%提高到92.7%。此外,该菌株的环境耐受性好,在环境温度为20~40℃下该菌株对芘均具有一定的降解能力,30℃培养时降解效果最好;在pH为5~10的培养基中,PW对芘的降解率均在45%以上;当盐度小于3%时,此菌株对芘降解率在60%以上;同时菌株PW还可耐受一定浓度的重金属。  相似文献   
73.
环境中多环芳烃(PAHs)去除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多环芳烃是一类广泛分布于环境中的有毒有害污染物,由于其较强的致癌性及在环境中的稳定性而一直受到研究者的关注.介绍了近年来多环芳烃污染物去除方法的研究现状,包括自然降解法、生物修复法、UV光解法、吸附法、高级氧化法及超声分解法等.并对未来多环芳烃去除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4.
本文以沉水植物伊乐藻为试验材料,通过模拟实验研究了伊乐藻对多环芳烃类化合物(菲)的去除作用并探讨了菲的长期暴露对水体水质、伊乐藻的丙二醛、可溶性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等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水体中菲的浓度影响水体的水质,在1mg/L菲暴露下低等藻类的生长情况受到严重抑制.两种浓度下因伊乐藻引起的对水中菲的去除率达到68.8%和71.7%.在两种浓度暴露下,伊乐藻体内的丙二醛和可溶性糖含量先降低,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先升高.但随着暴露时间的延长,都恢复到和初始值比较接近.伊乐藻对较低浓度的菲有很好的抗逆性,可以考虑作为水体菲污染修复的先锋物种.  相似文献   
75.
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海水中多环芳烃(PAHs)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海水中的多环芳烃(以下简称PAHs)的关键在于水样的富集和将微量的PAHs与其它有机物进行分离,采用较简单的前处理方法,90%的甲醇和10%的水作为流动相,用高效液相色谱仪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6.
何宗健  苏泓 《江西科学》2008,26(4):662-666
阐述了PAHs的来源、影响因素及其归宿。从时间、高程等角度描述了PAHs的污染特征,并总结了PAHs的采样、处理分析的方法。最后描述了PAHs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危害机理,并提出了防止PAHs污染的措施。  相似文献   
77.
SPME-HPLC联用分析环境水样中五种多环芳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超英 《贵州科学》2004,22(2):19-23
应用固相微萃取与高效液相色谱联用技术(SPME-HPLC)分析环境水样中菲、蒽、苯并(α)蒽、苯并(k)萤蒽和苯并(α)芘等五种多环芳烃。对影响SPME的实验条件如萃取时间、萃取温度、离子强度、解吸方式、解吸溶剂、解吸时间以及HPLC条件进行了优化,建立了分析方法,并将其用于实际水样分析。方法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 03-20,0 01—20,0 06—5,0 3—12,0.15—10μg/L,检出限分别为0 009,0 004,0 018,0 090,0 045μg/L,相对标准偏差(RSD%,n=6)介于1 0%~4 5%,加标回收率在99 7%~112 9%之间。该方法适合于环境水样中多环芳烃混合物的分析,体现了SPME在样品前处理中快速、灵敏、简单、无溶剂的特点。  相似文献   
78.
选取位于珠江三角洲的东莞市为研究区域, 采集 59 个代表性表层农业土壤样品, 分析了16 种优控 PAHs 的含量。结果显示, 13 种 PAHs 检出率均在 90% 以上, 其中Fle, Phe, Chr 和 Bbf 的检出率为 100% , Ant 的检出率最低(13.56%)。6 PAHs 介于 29 ~2184 μg/ kg 之间, 远超出土壤内源性 PAHs 含量, 分别有44. 07% , 8. 47% 和 3. 39% 的土壤样品达到了PAHs 的轻、中、重度污染水平。主成分分析及源解析结果表明, 该市农业土壤 PAHs 主要有燃烧源、石油源和煤燃烧源 3 个主要来源。与国内其他地区相比, 东莞市农业土壤 PAHs 含量处于相对较高的水平。还对可能影响 PAHs 环境行为的因素进行了分析, 认为环境因素( 温度、湿度、光照) 、土壤性质( pH 值、有机质含量) 以及其他污染物(重金属) 均会对 PAHs 环境行为产生影响。采用克里格插值法对东莞市农业土壤 PAHs 的空 间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 发现不同PAHs 组分的空间分布差别很大, 总体上该市西北部土壤 PAHs 含量较高, PAHs异常的富集中心在东莞市望牛墩镇附近, 该区域可能存在一些有毒废物焚烧污染源。  相似文献   
79.
淮北芦岭矿区土壤中PAHs的分布特征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运用气相色谱-质谱方法对淮北芦岭煤矿区17个代表性土壤样品和一个煤矸石样品进行28种PAHs(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测试和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PAHs在矿区土壤中的分布特征及迁移行为,评价了PAHs在矿区的环境影响.结果表明,研究区28种PAHs,总含量(干重)∑28PAHs从0.35μg/g到6.21μg/g,平均值为1.69μg/g.其中16种是USEPA规定的优控PAHs,总含量(干重)∑16PAHs从0.23μg/g到3.53μg/g,平均值为1.00μg/g.按相关评价标准,该区部分土壤受到PAHs中度到重度污染,且该区PAHs污染来源是煤矸石堆和生物质燃料燃烧.通过毒性评价可知,PAHs污染土壤的环境风险主要是苯并[a]芘,TEQ达60.68%.  相似文献   
80.
为了研究土壤介质中PAHs催化光降解作用,以多环芳烃苯并[a]芘和菲为目标污染物,研究了纳米TiO2催化紫外光降解土壤中多环芳烃的机制。结果表明,土壤中PAHs光降解存在着PAH的光致电离、电子向O2的转移两种途径;在有催化剂TiO2存在时,催化剂光照后形成的电子、空穴能够氧化还原污染物,PAH的光致电离和电子向O2的转移引起的降解,共同完成了光催化降解土壤中的PAH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