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8篇
丛书文集   1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98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51.
利用大流量主动采样器连续6 个月采集了上海近郊可吸入大气颗粒物( PM10和PM2.5), 利用气质联用技术分析了其中16 种优先控制的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PAHs). 结果表明, 上海近郊大气颗粒物PM10 和PM2.5 中∑PAHs 的质量浓度范围分别为5.25~136 和3.56~149 ng/m3, 平均值分别为36.9 和28.5 ng/m3. 通过特征比值法, 可推测该地区的大气颗粒物主要来源于煤炭燃烧及交通运输排放的尾气. 在16种PAHs 中, 具有强致癌效应的BaP 的质量浓度为0.6~16 ng/m3; ∑PAHs 的总毒性当量(toxic equivalent quantity, TEQ)分别为5.4和4.1 ng/m3. 根据所测大气颗粒物中BaP等效毒性当量的暴露浓度, 利用终生致癌风险(incremental lifetime cancer risk, ILCR) 模型, 分别对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人群的呼吸和皮肤接触暴露PAHs 造成的潜在健康风险进行了评估. 结果表明: ILCR 大小按年龄段排序为成人>儿童>青年; 按性别排序则为女性>男性. 所有年龄段的终生致癌风险皆略高于美国环保总局(United States Environmental rotection Agency, USEPA) 规定的可忽略阈值(10−6), 存在一定的人体健康风险, 因此需从源头对PAHs 以及可吸入颗粒物的排放浓度进行有效的控制, 以减少其对人体的潜在危害.  相似文献   
52.
从石油污染场地分离到一株可降解菲的菌株SP 3,经生理生化鉴定和16S rDNA序列对比分析,初步鉴定该菌株为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sp.),该菌能够以菲为唯一碳源,在菲浓度为100 μg/mL的无机盐培养基中,28 ℃摇床培养7 d降解率达到了99%以上。对该菌进行了最佳发酵培养基及培养条件的优化研究,其最佳培养基配方为淀粉1%、牛肉膏1%、Na2HPO4 0.2%、NaH2PO4 0.2%,并通过单因素实验法确定了最佳培养条件为温度30 ℃,初始pH =7.5,培养时间12 h。  相似文献   
53.
采用零价铁还原修复技术, 对沉积物中16种多环芳烃(PAHs)进行修复, 并通过正交实验考察不同温度、 零价铁的粒径和添加质量对修复效果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 当温度为25 ℃, 零价铁的粒径为0.15 mm, 零价铁的添加质量为2 g时, 修复效果最好, 16种PAHs的平均去除率为56.95%.  相似文献   
54.
大气中多环芳烃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系统地讨论了大气中PAHs的研究状况,并就近年来大气中PAHs的污染状况及来源解析、采样技术、样品预处理、分离分析方法进行了详尽的阐述.  相似文献   
55.
用人工神经网络中误差反向传播网络(BPNN)和径向基函数网络(RBFNN)对甲基、烷基、环戊并及环己并及胆蒽系化合物的致癌性强弱进行了分类,采用的输入参数为单个原子能(IAE)、电子能(EE)、生成热(HOF)、原子最高正电荷(QMAX)、原子最低负电荷(QMIN)、最高占有轨道能量(HOMO)、最低朱占有轨道能量(LUMO)、偶极矩(DIP)、水合能(HE)、疏水性参数(logP)、分子表面积(SA)、极化率(Polar)、代谢活性区中心碳原子离域能(△E1)、亲电活性区中心碳原子离域能(△E2)和分子中脱毒区总数(n)。BP网络采用tan-sigmoid函数,RBF网络采用Quadratic和Inverse Quadratic函数。两种模型的分类准确率均达80%以上。  相似文献   
56.
长江三角洲地区环境中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斌捷  高超 《江西科学》2007,25(1):112-118
近几十年来,工农业的迅猛发展和化工产品的过量使用,带来了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结合多方研究资料,总结了长江三角洲各环境介质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含量,包括土壤、水体、沉积物和动植物体内等。总体看来,长三角各环境介质中的污染水平处于中低度水平,太湖地区尤其北部梅梁湾水体以及长江入海口近宝山样点沉积物污染水平相对较高。资料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主要以PAHs、PCBs和少量几种有机氯农药为主,其它持久性有机物例如PCDD、TBT等的研究较少。更多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资料,尚需要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57.
本研究以太原盆地某地农田土壤为研究对象,报道了不同深度的土壤中多环芳烃(PAHs)的污染水平及分布规律。结果表明表层土壤(0~20 cm)中16种PAHs(Σ16-PAHs)总浓度最高,平均值为210μg·kg-1,其次是40~60 cm,平均值为107μg·kg-1,20~40 cm土壤中Σ16-PAHs最低,平均值为39μg·kg-1.各深度土壤中不同环数的PAHs浓度水平为3环PAHs4环PAHs5环PAHs6环PAHs2环PAHs;对于PAHs单体来说,菲含量水平最高,而苊烯含量水平最低.特征比值分析结果表明0~20cm和20~40 cm土壤中PAHs来源基本一致,可能有石油源的输入以及石油、煤和生物质等的燃烧,而40~60 cm土壤中PAHs除了有石油、煤和生物质燃烧源以外,受石油源输入的影响更大,可能与石油产品泄露有关。  相似文献   
58.
为了研究多环芳烃中苯的形成过程,设计了3条可能的反应路径,采用Gaussian09中密度泛函的理论和UB3LYP/6-31++G(d,p)基组进行计算,以此为基础对苯的形成过程进行研究.对反应物,产物的几何构型进行优化,通过TS方法寻找过渡态,并用IRC路径分析验证了过渡态的可靠性.计算了不同温度下的反应的热力学参数,进行了热力学和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同温度下,路径1,2,3的ΔH均小于零,是放热反应,随着反应温度增加,焓变减少,反应放热增多,且路径1,2的ΔG均小于零,反应可自发进行,随着温度增加,反应物转化率变大,而路径3的ΔG大于零,反应基本不会进行.比较3个反应路径的活化能,所需活化能的大小顺序为1<3<2,因此路径1是最可能的反应路径.  相似文献   
59.
多环芳烃是一类广泛分布在环境中的有机污染物。由于其致癌性及在环境中长期稳定存在,受到人们广泛的关注。本文介绍了近年来多环芳烃的前处理技术,分析方法的发展,并对去除方法进行了总结,以及对环境样品中多环芳烃的分析方法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0.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方法(DFT):BHLYP,B3LYP,BP86,BLYP,在全电子的双ξ基组加极化函数和弥散函数(DZP )基组下,计算了全氟代多环芳香族碳氢化合物:全氟代蒽(1-C14F10)、全氟代菲(2-C14F10)、全氟代芘(C16F10)、全氟代并四苯(1-C18F12)、全氟代1,2苯并菲(2-C18F12)及全氟代三苯围苯(3-C18F12)的总能量、优化几何构型、电子亲合势和谐振频率.在B3LYP水平上得到了可靠的绝热电子亲合势(EAad):1-C14F10为1.84 eV;2-C14F10为1.41 eV;C16F10为1.72 eV;1-C18F12为2.39 eV;2-C18为F121.83 eV(Ci)和1.88 eV(C2);3-C18F12为1.69 eV.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