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09篇
  免费   114篇
  国内免费   132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298篇
教育与普及   172篇
理论与方法论   40篇
现状及发展   17篇
综合类   4927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70篇
  2022年   51篇
  2021年   60篇
  2020年   58篇
  2019年   52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58篇
  2014年   160篇
  2013年   139篇
  2012年   170篇
  2011年   165篇
  2010年   147篇
  2009年   204篇
  2008年   245篇
  2007年   209篇
  2006年   192篇
  2005年   244篇
  2004年   223篇
  2003年   332篇
  2002年   300篇
  2001年   380篇
  2000年   261篇
  1999年   204篇
  1998年   189篇
  1997年   183篇
  1996年   172篇
  1995年   167篇
  1994年   117篇
  1993年   96篇
  1992年   108篇
  1991年   106篇
  1990年   98篇
  1989年   73篇
  1988年   54篇
  1987年   28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6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4篇
  1978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982.
以4-氯甲基吡啶盐酸盐和长链脂肪醇为原料,尝试多种方法合成了系列γ-烷氧甲基吡啶:4-(十二烷/癸/辛氧基)甲基吡啶,记为En(n=8,10,12).相转移催化剂的加入改进了传统Williamson方法,使用原料价格相对低廉,反应条件易于控制,反应时间缩短,产品收率提高.最后以E10为代表,通过分析1 HNMR图谱,证明为目标产物.  相似文献   
983.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改性催化剂Cr-Mo/SiO2.通过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比表面和孔隙分析等方法对Cr-Mo/SiO2进行表征,考察Cr-Mo/SiO2用量、H2O2用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模型油和直馏柴油氧化脱硫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反应条件对模型油氧化脱硫效果均有一定影响,二苯并噻吩较苯并噻吩更易脱除.直馏柴油氧化脱硫正交试验结果显示,各因素对脱硫率的影响大小排序为:反应温度>H2O2用量>Cr-Mo/SiO2用量>反应时间.最佳反应条件下,可使直馏柴油硫含量由994μg/g降至128μg/g,脱硫率达87.11%,油品回收率不低于98%.  相似文献   
984.
以褐煤为原料,先通过干馏、活化的方法制取活性半焦,再采用水热法在活性半焦上负载CuO制备CuO/C催化剂,利用XRD和SEM等技术对其晶体结构和微观形貌进行表征,并分析CuO/C催化剂对模拟烟气中NO脱除效果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活性半焦含有丰富的含氧官能团,是一种较好的催化剂载体和还原剂;在120℃和2h的制备条件下制备CuO/C催化剂时,在活性半焦表面生长的CuO晶体较多,尺寸较小且分散均匀;当C-NO的反应温度为250℃、空速为19 200h~(-1)、氧气含量为4%时,在120℃和2h制备条件下所制得的CuO/C催化剂对NO脱除效果好,其NO脱除率可达95.26%。  相似文献   
985.
为了探究双金属催化剂对PMS(过硫酸氢钾)强氧化活性的活化效果,以酸性橙7(AO7)为目标污染物,采用溶胶-凝胶法(sol-gel method)制备Co-NiO_x(镍钴双金属氧化物)催化剂,考察了镍钴催化剂的活性以及催化PMS降解AO7的影响因素;并对其反应机理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Co-NiO_x催化PMS氧化AO7的效果明显优于单金属催化,以及单独氧化。随着催化剂投量的增加,AO7降解率明显增大;AO7的降解率随着PMS初始浓度的增加而增大,且150μmol/L为最佳投量。当AO7初始浓度从32μmol/L逐渐升至96μmol/L,在反应20 min时AO7降解率由92.5%降至67.07%;初始pH在4左右时AO7有最大降解率95.02%。添加乙醇(EA)和叔丁醇(TBA)的自由基抑制剂试验结果表明,氧化体系中起主要氧化作用的是SO_4~-·(硫酸根自由基)。XPS结果显示,Co-NiO_x催化剂中Co、Ni主要以Co~(2+)、Ni~(2+)的形式存在,O主要以表面羟基氧、吸附氧和水的形式存在。研究表明,Co-NiO_x催化剂具有良好的催化性能,能够有效活化PMS产生SO_4~-·和·OH,进而实现对水体污染物的降解。  相似文献   
986.
本文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用于低温CO催化氧化的Cu-Mn催化剂,对其进行了XRD分析和SEM表征,结果表明非晶态催化剂在室温下显示出良好的氧化活性。在50~80℃范围内研究了CO在所制备Cu-Mn催化剂床层上的催化氧化本征反应动力学,同时测定了CO在Cu-Mn催化剂上的催化反应等温线。结果表明,CO在Cu-Mn催化剂床层上的本征反应是一个表面反应控制的一级催化反应,反应的活化能是43.0kJ.mol-1。  相似文献   
987.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用于低温催化氧化脱除气体中CO的Cu-Mn催化剂.通过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对该催化剂进行分析发现:非晶态催化剂在室温下对CO具有良好的催化氧化活性.同时,在50~80℃范围内,测定了CO在所制备的Cu-Mn催化剂床层上的催化反应等温线,研究了CO在Cu-Mn催化剂床层上的催化氧化本征反应动力学.结果表明:在消除内外扩散的条件下,CO在Cu-Mn催化剂床层上的本征反应是一个表面反应控制的一级催化反应,反应的活化能为43.0kJ/mol.  相似文献   
988.
研究了以钙钛矿型催化剂La0.7K0.3CoO3为催化剂,以甲烷和三氯化磷为原料合成甲基二氯化膦的反应,考察了影响反应的几种因素.结果表明,反应物n(CH4):n(PCl3)=5:1,反应温度300℃,催化剂粒径425~850μm为较适宜的反应条件.  相似文献   
989.
在铜盐催化剂的作用下,重氮苯乙酸甲酯与吗啉衍生的烯胺能够发生一种新型加成反应.该反应并不产生预期的环丙烷化合物,而是以较高的收率产生γ-酮酯化合物.详细考察了烯胺的结构、催化剂以及反应溶剂对这一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0.
用浸渍法在活性炭上负载铈制备催化剂(Ce/AC),并用XRD和SEM对其进行了表征.考察了Ce负载量、催化剂投加量对Ce/AC催化臭氧氧化降解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的影响.结果表明,Ce/AC催化臭氧氧化降解DMP的优化参数是催化剂投加量1.5 g/L,Ce的负载量0.2 %.在优化条件下,Ce/AC加入有利于催化臭氧氧化DMP过程中TOC的去除.质量浓度30 mg/L(pH=5.0)DMP反应60 min后的TOC去除率由以AC为催化剂的48 %提高到68 %,而单独臭氧氧化过程中TOC去除率仅有22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