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1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3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南阳黄山遗址独山玉文化的研究具有史前史的文化价值,它是一个地域、一个漫长的时间域内的重要历史文化信息资源的实证载体,它是一种客观的实事存在。这种档案学意义的存在,在促进人类对其自身的了解和形成传统思想文化意识、在促进当下南阳玉文化产业发展等方面有着强大的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与特殊作用。  相似文献   
22.
本文对翡翠中主要组成矿物绿辉石的矿物学特征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绿辉石的主要化学成份为SiO2、Al2O3、Na2O,含有少量TFeO、MgO、CaO、Cr2O3、MnO、TiO2、K2O。其绿辉石的化学成份介于硬玉与透辉石的二元混溶系列的中间态,具有P2或P2/n型结构绿辉石的特征,这也得到了绿辉石的X射线粉晶衍射分析的证实。  相似文献   
23.
山西绛县景云宫玉皇殿是我国珍贵的元代早期建筑遗存,其建筑体量较大,做法独特.通过对其建筑进行实际勘测,对其形制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将其与周边同类建筑和《营造法式》记载进行了对比,总结了该建筑的营造特点,为研究该地区古建筑由早期至晚期发展演变提供了实测资料.  相似文献   
24.
从传统京都玉作深入骨髓的惜玉精神入手,解析传统玉作的价值观以及由此衍生的创作方法与审美法则。将传统工艺的价值观与方法论进行联接,旨在揭示中国工艺传统中,工艺的内涵往往不只体现在它的外部形态与技术理性,更多的时候,可以传达精神甚至道德与伦理。工艺在这个关系下所体现的价值,可以跨越种族、等级、身份及权势,成为一种共同的行为约束或文化境界。  相似文献   
25.
简介玉皇大帝信仰及造像由来。通过调查莆田地区玉皇大帝信仰,概述玉皇大帝神像及其诸神在莆田的分布情况及造像的若干特点,指出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26.
南宋陈亮《青玉案》词当于淳熙十六年(1189年)春天作于浙江永康市芝英镇紫霄观。这一结论可以从此词的内容、情调和所反映的作者的失望和痛苦心境,此词的构思手法与作者应和辛弃疾作于1188年的某词颇为一致,以及词中景物所反映的晚春时节这些方面得到印证。《青玉案》描绘了南宋时期永康市芝英镇的重要历史情境和地理环境,记录了陈亮自己在紫霄观读书、赋词、弹琴的学习情境,对追寻陈亮创立“农商一事”“农商相籍”学说的源泉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7.
缅甸翡翠主要产出于富含钠长石和 Na质闪石的蓝闪片岩相中 ,形成于相对低温高压的多期区域变质作用。缅甸翡翠的人工高温高压合成在充分研究了其地质产出、成因及显微结构特征的基础上 ,模拟翡翠自然生成的组分环境及温压条件 ,合成了人工翡翠。对人工合成翡翠的实验条件、晶化情况、显微结构以及合成过程中温度压力对结晶的影响等作了阐释。并就目前合成翡翠未能达到宝石级的原因提出了作者的观点 ,在硬玉晶体生成后 ,应模仿翡翠后期动力变质作用 ,对硬玉晶体进行机械处理 ,以求完全模拟翡翠地质形成条件而合成出优质翡翠的观点  相似文献   
28.
文章从文献学和考古学视域出发,从书证和物证两方面考察了玉石之路山西道代县路段的情况,认为雁门关是玉石之路山西道上的一个重要节点。进而对丝绸之路和玉石之路的名实之争进行了反思,认为"玉帛之路"的表述更切近历史的真实。  相似文献   
29.
笔者通过对古玉器中牛毛纹的形状与分布规律的观察,通过对古玉器中牛毛纹与玉器雕琢纹饰之间的空间穿插关系的研究,得出所谓古玉器上的牛毛纹就是分布于玉石上,被铁的氧化物充填了的一系列张性裂隙,牛毛纹生成于尚未雕琢的玉石中。古玉器中牛毛纹的有无与玉器的年代、入土与否等无直接关系。故古人文献中提到的牛毛纹乃人之精神气血渗入之说完全是人们的臆想,和水银沁入没任何关系。  相似文献   
30.
基于和田玉材料高硬度、高韧性的特点,设计一种外排屑机械振动式深孔钻削系统,完成了加工系统主要部件钻头、振动系统等的设计与仿真。研究了枪钻低频振动方式深孔振动钻削系统理论,为后期和田玉超声波深孔加工机理及其裂纹预防策略研究提供了一定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