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6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6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103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探讨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湖湾区暗色泥岩生烃潜力及环湖湾区石油成藏规律。通过分析湖湾区暗色泥岩生烃指标(TOC、S1+S2、HI、氯仿沥青"A"含量、烃含量、干酪根类型及有机质成熟度)、原油成熟度,综合湖湾区分流河道砂岩发育特征及与泥岩接触关系分析,结果表明:1湖湾区暗色泥岩为好-中等烃源岩,可以成为生烃灶;2延伸入湖湾区的分流河道砂岩、湖湾砂坝砂岩为石油运移通道,石油由湖湾沿分流河道向外运移;3湖湾西侧发育砂岩上倾尖灭圈闭,湖湾内砂坝为透镜体状岩性圈闭;4由湖湾近源运移到岩性圈闭中形成侧生侧储或自生自储岩性油藏。该结果使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的生烃区面积及石油勘探区域得到扩大。  相似文献   
92.
象山港是我国典型的狭长型半封闭海湾生态系统,然而近年来在人类活动的作用下,海湾的资源、环境和服务功能出现退化.本研究以象山港海湾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基于生态承载力理论,构建象山港海湾生态系统综合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分别从资源供给能力、环境纳污能力和人类支持能力等三个方面评价象山港海湾生态系统综合承载力.研究结果表明,2003—2011年,象山港海湾生态系统环境纳污能力表现为逐年下降的趋势,且过载区域面积所占比例也从2003年的17.2%,逐年增加到2011年的41.8%,水体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是造成海湾各功能区环境纳污能力过载的主要环境因子;资源供给能力逐年下降,可载区域面积所占比例从2003年的87.4%,逐年下降到2011年的0.1%,表现为从海湾口门处向内湾逐渐降低的趋势;人类支持能力可载区域面积所占比例略有改善,处于可载状态.基于环境纳污能力、资源供给能力和人类支持能力的象山港海湾生态系统综合承载力也逐年下降,表现为过载区域的面积逐年增加,内湾的综合承载力低于口门,其中环境纳污能力下降是造成象山港海湾生态系统综合承载力过载的主要原因.研究结果客观地反映了象山港海湾生态系统综合承载力状况,文章提出的海湾生态系统承载力的评估方法和模式可应用到我国其他海湾生态系统,为我国海湾生态系统修复和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3.
对湄洲岛14座里社妈祖宫庙进行了较全面的田野调查,记录相关资料和数据,并从中归纳出宫庙和妈祖信仰呈现出的特色,最后提出一些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4.
海岸线提取对于海岸带综合管理,增强对自然灾害的抵御能力以及研究海岸环境变化都有重要的意义.应用遥感方法监测海岸线变化,提取海岸线,进行景观的分析具有范围广、精度高、可动态监测的特点.提取海岸线由于其解译标志不同,得出的结果差别很大.本文以辽东湾北部海岸为例,分析不同解译标志下,得出不同的海岸线位置.根据不同解译目的,探讨了如何选取解译标志的问题,并对解译标志选取过程中值得注意的问题加以了说明.  相似文献   
95.
湄洲湾秀屿港是福建海岸重要的港口之一,港口发展需要了解湄洲湾海域的海流及悬沙分布变化特征.本研究对湄洲湾秀屿港进港航道3个站位进行周日连续水文、泥沙观测,通过对获取的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得出湄洲湾秀屿进港航道泥沙变化特征和运移特征.湄洲湾潮流为正规半日潮流.由于受地形所制约,潮流为比较稳定的往复流.涨、落急时刻流速大,含沙量随之增大并形成于底层.由于湄洲湾无大径流输沙,周边海岸的侵蚀输沙影响也不大,海域悬沙量浓度主要取决于潮流掀沙.本调查区域悬沙的颗粒主要集中在0.004~0.063 mm,现场测定的海流流速与泥沙的启动流速相关,流速与泥沙的浓度基本是正相关关系.湄洲湾余流总趋势是表层向外,底层向内,在近湾顶的秀屿西北海区存在潮汐余流环流,断面净输沙量进大于出.  相似文献   
96.
集装箱堆场基于混堆的滚动式计划堆存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斌 《系统工程学报》2005,20(5):466-471
对集装箱码头堆场进、出口箱混堆模型进行了研究.首先,对于一个计划周期内所有要堆放的进、出口箱,应用数学规划的方法决定了分配到各个箱区各个倍位中的箱的数量.然后,以此数量为约束条件,应用线性规划的方法决定了一个周期内对于每艘船的要分配到各箱区各倍位中的箱的数量.减少了集卡从堆场到码头前沿的行走距离,从而提高了堆场的操作效率.  相似文献   
97.
杭州湾跨海大桥风荷载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杭州湾大桥进行了全桥气弹模型风洞试验,实测了不同风攻角、偏角和施工阶段的静风和抖振位移响应,同时布设动态应变片,直接测量了桥塔根部的风载内力.探讨了斜拉桥静风响应和非线性抖振时域分析的计算方法,计算结果与风洞试验值进行了对比,吻合情况较好.分析结果表明:斜拉索的风荷载计算模式对静风响应有较大影响;气动导纳采用Sears函数,可能会得到偏危险的结果;塔根抖振内力基本上随着风偏角的增大而减小,但主梁跨中抖振位移响应不符合这一规律;最大双悬臂状态为抗风最不利状态,施工时务必采取抗风措施.  相似文献   
98.
湄洲湾表层沉积物中多环芳烃的含量分布及来源分析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2000年10月在湄洲湾海域6个站位采集表层沉积物样。采用GC/MS法分析其多环芳烃的含量。结果显示:在这些沉积物样中,美国环保署优控的16种多环芳烃的含量分布较为均匀,其范围为196.7~299.7ng/g,平均值为256.1ng/g;显著低于长江口、珠江口及其欧美主要港口表层沉积物中多环芳烃的含量。对多环芳烃特征组分的比值(菲/蒽比值,荧蒽/芘比值)及16种多环芳烃中四、五和六环总含量的百分比的分析表明:湄洲湾表层沉积物的多环芳烃主要来源于燃料的高温燃烧。  相似文献   
99.
罗源湾海洋环境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Maplnfo(GIS软件)为开发平台,以VB和Mapbasic为开发语言,面向管理和决策层,进行罗源湾海洋环境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开发,并结合遥感(R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建立模型库,收集和管理罗源湾海洋环境信息,旨在为罗源湾的海洋建设项目的立项、选址、规划和海洋污染事故的应急处理提供决策主持,从而有效地保护罗源湾海洋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00.
本文根据沉积物的矿物成分及含量分析,说明湄洲湾粗颗粒泥沙来自陆源碎屑,细颗料泥沙来自湾外海域,且主要是闽江入海泥沙扩散,随沿岸流向南输移,在湾口附近海域沉积,并再悬浮随潮流进入湾内,在潮滩沉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