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1篇
系统科学   56篇
丛书文集   25篇
教育与普及   17篇
理论与方法论   171篇
现状及发展   51篇
综合类   809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68篇
  2011年   92篇
  2010年   75篇
  2009年   85篇
  2008年   81篇
  2007年   96篇
  2006年   83篇
  2005年   95篇
  2004年   74篇
  2003年   73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21.
"环境哲学"的五个问题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环境概念不同于生态概念,它是以人为参照的。动物与环境是直接同一的、特定的和封闭的,人的环境则是开放的、不确定的,自然界没有专属于人的特定环境。环境价值是一种不同于资源价值、消费性价值的“存在性价值”。在人与环境的伦理关系中,我们“有能力做”的,并非一定是“应当做”的。环境哲学的终极关怀是人类的可持续生存与发展。  相似文献   
22.
Gerd Buchdahl’s international reputation rests on his masterly writings on Kant. In them he showed how Kant transformed the philosophical problems of his predecessors and he minutely investigated the ways in which Kant related his critical philosophy to the contents and methods of natural science. Less well known, if only because in large part unpublished, are the writings in which Buchdahl elaborated his own views on the methods and status of the sciences. In this paper I examine the roles of hermeneutics in Buchdahl’s reconstruction of Kant’s philosophical system and in his own ‘transcendental methodological’ approach to the philosophy of science. The first section looks at Buchdahl’s views on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historical interpretation and at the Husserlian hermeneutic scheme of reduction and realisation that he used in his later accounts of the philosophies of science of Kant and himself. The second section concentrates on Buchdahl’s treatment of the grounds of science in Kant; and the third on the hermeneutic strategies Buchdahl employed in articulating and justifying his own views. The paper closes with reflections on the impact and importance of Buchdahl’s interpretation of Kant’s critical philosophy in relation to the sciences and of his own hermeneutically based philosophy of science.  相似文献   
23.
文章评述量子理论哲学思想的两位最杰出的代表人物玻尔和海森保的自然科学哲学观。分析研究了玻尔的互补性量子辩证法和海森堡的量子哲学观。通过这些评述和研究,以达到对量子理论的哲学思想有一个比较深入和系统的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24.
肖巍 《大自然探索》1997,16(1):100-105
近代科学的兴起与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思潮并非两条互不相干的线索,衔接它们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文艺复兴时期的自然哲学。本文拟就这一哲学运动的时代背影,主要内容及其思想特征作出一番梳理和阐发。  相似文献   
25.
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论述了社会主义市场辩证法,阐明了社会主义市场哲学的基本观念、基本精神和思维方式,初步建构了社会主义市场哲学的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26.
目前,我国高校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中存在着大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等问题。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不在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身或其教学方法,而在于教学理念的失误。我们要改变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学现状,就必须创新和重构一种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相适应的新的教学理念。  相似文献   
27.
康德哲学以实践本质为特征,以三大批判,即《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和《判断力批判》为主要内容构筑了完整的哲学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先验的自我作为理性的存在,在一切伦理行为中构成绝对命令的依据,使道德成为可能。因此,道德哲学在整个哲学体系中占居主导地位,是全部哲学体系的实质和核心。康德道德哲学的最终目的就是找寻做人之道,揭示规范“人的行为”的道德“法令”,构筑“至善”的道德人格,这些思想至今仍不失其启迪价值和功效。  相似文献   
28.
马克思主义的开放本性决定了通论性是公共哲学教育的固有属性;通论性不是通过杂糅马克思主义哲学和非马克思主义哲学来体现,而通过分析诸多哲学流派的观点来体现通论性;公共哲学教育中的哲学思维训练体现着通论性;通论性还体现在对马克思主义产生、发展源流的考察中。  相似文献   
29.
哲学社会科学传承人类文明,资政育人的作用,是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试以马克思主义作为一条主线,贯穿于建设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创新体系之中,说明我们党的指导思想三次与时俱进对经济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巨大影响,从而指明建设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创新体系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0.
生态环境哲学:哲学当代创新之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生态环境哲学缘起于人类对自身当代生存状况与未来命运的忧虑和关注,人类生命中自然意识的觉醒以及人类文明范式的当代转型的科学基础与文化背景中。对于人与自然生态系统及人与自然生态系统中生物、非生物的关系思考和研究,生态环境哲学可在吸收与转换现代生态科学与环境科学的知识与原理的基础上而进行哲学当代创新。这种创新意味着哲学范式的一种根本性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