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0篇
系统科学   1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现状及发展   3篇
综合类   5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以项群理论为基础,针对中国军团在伦敦奥运会上获得的奖牌分布情况,重点研究中国获奖项目的项群归属及其团体奖牌项目的分布特征,揭示了中国奖牌项目对应的项群特征及其项群等级问题,旨在为丰富项群训练理论奠定基础,为今后更好地实施科学选材、训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2.
运用文献资料、数据统计等方法,通过对第30届伦敦奥运会田径比赛我国运动员获得的名次和成绩的统计,分析我国田径竞技实力:整体水平有所提高;优势项目集中在男子竞走、女子铁饼、竞走、铅球、链球等;男子三级跳远、女子标枪有培养成为优势项目的潜力;男子铅球、标枪、跳远等项目竞技水平较低,亟待提高。  相似文献   
43.
以伦敦世锦赛为基点,利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归纳比较法及逻辑分析法,对2017年伦敦田径世锦赛分别以金、 银、铜牌分布特征、洲际分布特征、项群分布特征为切入点进行具体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各大洲优势项目比较集中,其中美洲 的速度性项目呈现出强大的统治力;欧洲在快速力量性项目上,特别是投掷项目独霸一方的势头;非洲的地理优势以及身体的 先天优势使其在耐力性项目上的优势越来越明显,在速度性项目与快速力量性项目也有一定的突破,亚洲在长距离、竞走以及 跳跃方面都具有了争金夺牌的能力取得一定的进步,在本届世锦赛速度性项目也有了一定的突破,世界田径格局短的时间内 不会发生太大变化。  相似文献   
44.
采用文献资料法、录象观察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伦敦奥运会花样游泳集体自由自选项目决赛前三名队伍的动作编排进行对比研究.主要结论:前三名队伍在编排中,注重采用立体图形的花样性编排,增加了盲点图形的运用;在队形的变换次数上有一定的差距:俄罗斯队48次、中国队42次、西班牙队37次,平均转换队形的时间较短;强化了托举的空中造型,紧扣主题,更加优美;在腿上动作的密度和多样性方面有明显提高,多角度的变化以及对小关节的运用明显增多;俄罗斯队大量运用单手踩水的推进,西班牙队则大量采用了双手踩水的推进,中国队综合运用了单双手踩水的推进.  相似文献   
45.
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对第43届世界体操锦标赛男子体操比赛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并分析展望了伦敦奥运会我国男子体操的竞争实力。结果表明:1)男子团体比赛中,中国男团实力强大且发挥稳定,日本队步步逼近,中日竞争尤为激烈,美国队进步较快,俄罗斯强劲复苏;2)在全能比赛中,日本队的实力较为明显,中国队缺少全能型选手;3)单项比赛的争夺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态势,19枚奖牌被11个国家瓜分,中国队的吊环、单杠具有较大优势,但是跳马、鞍马有待提升实力;4)提高强项的稳定性和创新性,提升弱项的实力是中国男队再创伦敦奥运会佳绩的关键。  相似文献   
46.
通过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和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第42届世界体操锦标赛男子团体、全能以及6个单项的决赛进行了分析研究,探讨分析在新的奥运周期里和新的评分规则下世界男子体操运动发展的现状、趋势以及格局变化。结果表明:在新的奥运周期里和评分规则下中日之间是对抗的主旋律,中国优势缩小;全能项目进入日本时代,我国后继乏人,综合实力、竞争力与日本差距不可同日而语;6个单项决赛,比赛已不是强队的一言堂,二三流国家也大显身手加入到金牌争夺战中———吊环和双杠在动作的规格、质量、编排、难度以及稳定性上无人能及,展现出强大的统治,这两个项目已经进入了"中国时代";17年沉寂换来单杠重新崛起,以东方智慧诠释体操之美;自由体操、鞍马和跳马由于赛制等原因实力有一定削弱,均无人进入决赛,在一定程度上暴露出中国选手的偏科弱点。  相似文献   
47.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对2012年伦敦奥运会女足亚洲区预选赛中国女足失利的原因做深度分析,阐述了女足面临的艰难处境,对中国女足的再次创业和重塑辉煌给予了期望,并提出可行性的重建构想,为铿锵玫瑰的再度及长期绽放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48.
Fritz London's seminal idea of “quantum mechanisms of macroscopic scale”, first articulated in 1946, was the unanticipated result of two decades of research, during which London pursued quantum-mechanical explanations of various kinds of systems of particles at different scales. He started at the microphysical scale with the hydrogen molecule, generalized his approach to chemical bonds and intermolecular forces, then turned to macrophysical systems like superconductors and superfluid helium. Along this path, he formulated a set of concepts—the quantum mechanism of exchange, the rigidity of the wave function, the role of quantum statistics in multi-particle systems, the possibility of order in momentum space—that eventually coalesced into a new conception of systems of equal particles. In particular, it was London's clarification of Bose-Einstein condensation that enabled him to formulate the notion of superfluids, and led him to the recognition that quantum mechanics was not, as it was commonly assumed, relevant exclusively as a micromechanics.  相似文献   
49.
以伦敦奥运会中国女篮及前8名在比赛中获得的客观指标为依据,运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法、数据库建构与软件分析等综合性研究方法进行数据处理与比较,全面分析中国女篮的表现及攻防能力,论证中国女篮与世界强队之间的差距,为中国女篮后备人才的培养及后期训练提供建议和参考.  相似文献   
50.
《马丁·伊登》是杰克.伦敦的自传性小说。杰克·伦敦是一个有着特殊经历的传奇性人物。他的分裂自我主要体现在自卑情结和自恋情结的冲突,由于私生子的身份而加深了的恋母情结,因为多种哲学观念的影响而导致的思想分裂这三个方面。这些特征在马丁·伊登身上均有所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