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8篇
  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3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理论与方法论   8篇
现状及发展   18篇
综合类   188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63 毫秒
11.
张衡地动仪的科学复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工作遵循“原理正确,结构合理,造型有据,逼近历史”的原则开展。介绍了科学复原模型应满足的6个条件,以及在史料研究、地震学研究、试验研究三方面取得的新结果。新模型的工作原理是悬垂摆,内部结构有五部分,形似汉代温酒尊,蟾蜍为器足,更加符合史料和汉代的历史特征。原大框架结构已经具有良好的验震和抗干扰功能,陇西地震现象得到重现,实现了从概念模型到科学仪器复原的历史跨越。目前,1/3原大的外型与结构小样已在河南博物院和北京海淀公共安全馆正式展出。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美国应用语言学家克拉申的语言习得理论,并以该理论为指导,探讨其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大陆涌现出了形形色色的新儒家."大陆新儒家"主要就是指在贵阳儒学会讲中集体亮相的蒋庆、陈明、康晓光、盛洪等人.对大陆新儒家的出场的背景、立场作了深入分析,并对其所面临的理论问题作了探究.  相似文献   
14.
江西丘陵山区生态林业建设的模式及应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分析江西丘陵山区生态林业建设的条件和历史背景,归纳总结了江西丘陵山区生态林业建设的主要模式模型及其主要思想和方法,最后提出了文中模式模型今后应用的几个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5.
沃勒斯坦提出五种时空类型,据此指出19世纪社会科学的学科制度化产生了时空的分歧,而当前的任务是整合时空,在此基础上构建学科一体化的社会科学,即历史社会科学。  相似文献   
16.
观念要更新已不是什么新的提法。当前重要的问题是,如何在世界观、方法论上对观念更新给予正确的指导。我们的理论应当正确解决三个关系问题:一是把观念的更新建立在对社会现象作历史唯物主义分析的基础上;二是观念更新要实事求是、遵循客观规律性;三是要在抛弃旧观念、继承优良传统中实现观念的更新。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末女性写作以其鲜明的个体话语方式通过与历史对话,探求女性"自我"生成的基点,揭穿隐蔽在现实背后的历史诡计.女性历史写作的多形态存在,确立了女性写作者与历史对话的信心.  相似文献   
18.
"大跃进”发生的社会历史原因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分析了"大跃进”运动发生的社会历史原因社会主义阵营和资本主义阵营和平竞赛及中国"赶超”战略;毛泽东"左”的错误的发展;对马克思主义观点的错误理解及宣传;群众对领袖的盲目崇拜.  相似文献   
19.
History has been disparaged since the late 19th century for not conforming to norms of scientific explanation. Nonetheless, as a matter of fact a work of history upends the regnant philosophical conception of science in the second part of the 20th century. Yet despite its impact, Kuhn’s Structure has failed to motivate philosophers to ponder why works of history should be capable of exerting rational influence on an understanding of philosophy of science. But all this constitutes a great irony and a mystery. The mystery consists of the persistence of a complete lack of interest in efforts to theorize historical explanation. Fundamental questions regarding why an historical account could have any rational influence remain not merely unanswered, but unasked. The irony arises from the fact that analytic philosophy of history went into an eclipse where it remains until this day just around the time that the influence of Kuhn’s great work began to make itself felt. This paper highlights puzzles long ignored regarding the challenges a work of history managed to pose to the epistemic authority of science, and what this might imply generally for the place of philosophy of history vis-à-vis the problems of philosophy.  相似文献   
20.
从时代语境、学术语境和学者问题意识的角度,考察近年来中国民俗学的研究趋向,提出当代中国民俗学正经历从学科身份确立到学术品质更新的过程,包含了传承经典和知识创新两大主题。首先评述中国民俗学界建立和发展社会科学性质的民俗学的主张;其次评述中国民俗学界有关田野民俗志的新学说;最后讨论历史民俗学、民间文艺学和传统节日、民间信仰等领域的新动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