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0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37篇
系统科学   30篇
丛书文集   17篇
教育与普及   8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现状及发展   3篇
综合类   1474篇
自然研究   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56篇
  2014年   64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93篇
  2011年   86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61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76篇
  2006年   65篇
  2005年   77篇
  2004年   66篇
  2003年   56篇
  2002年   74篇
  2001年   66篇
  2000年   70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随着全球范围内沉积盆地油气勘探程度的提高,用更有效的方法勘探油气藏已成为必然。作者引入系统论的方法,在研究了松辽盆地地球动力学背景、盆地构造、盆地沉积、热史等盆地流体动力条件的基础上提出了流体势及流体压力计算、新增剩余压力计算模型、古流体压力恢复等恢复古沉积环境及流体动力研究的计算模型。在动态研究油气藏方面做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松辽盆地南部海坨子地区油气成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松辽盆地南部海坨子地区扶余油层与萨尔图油层中有机包裹体有较大差异。扶余油层中有机包裹体量多 ,个体大 ,早期和晚期有机包裹体发出强的黄色荧光 ;萨尔图油层有机包裹体丰度不高 ,个体都较小 ,早期和晚期有机包裹体发出弱的浅黄色荧光。这说明萨尔图油层的烃类成熟度比扶余油层的烃类成熟度高。海坨子构造主要发生过两次成藏过程 ,早期在嫩江期末 ,晚期发生在明水期末至第三纪。扶余油层和萨尔图油层的油气来源不同 ,前者油气主要来自海坨子构造青一段烃源岩 ,后者主要来自乾安凹陷青山口组烃源岩。  相似文献   
13.
As the third summary report of ODP Leg 184 to the South China Sea (SC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evolution of the East Asian monsoon and the SCS basin. A multi-proxy approach, involving geochemistry, micropale-ontology, pollen and other analyses, was adopted for reconstructing the evolutionary history of the East Asian monsoon, which was characterized by a series of paleo-climate events especially at 8, 3.2, 2.2 and 0.4 Ma. The new record indicates similar stag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ast and South Asian monsoons, with an enhanced winter monsoon over East Asia being the major difference. The rich spectrums of monsoon variability from the southern SCS also reveal other characteristic features of the low latitude ocean. Evidence for the evolution of the SCS includes the hemipelagic Oligocene sediments, implying the existence of deep water environments during the early seafloor spreading stage of the SCS basin. The four major unconformities and some remarkabl ediagenetic features in upper Oligocene deposits indicate the strongest tectonic events in the region. From a careful comparison of lithologies and sedimentation rates, we conclude that the prominent differences in sedimentary environments between the southern and northern SCS were established only by ~3 Ma.  相似文献   
14.
刁江流域矿区环境信息系统(MEIS)的设计与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刁江流域矿区环境信息系统(MEIS)是以Arcview为软件平台,结合Mapinfo和Visual Foxpro开发的专题地理信息系统.该系统可为矿区环境管理部门及环境科学工作者提供该矿区的环境背景信息及水质污染、矿区废弃地等专题环境信息,为解决刁江流域矿区的主要环境问题提供技术支持.本文介绍了系统的总体设计、数据库的建设以及系统建设过程中积累的经验.  相似文献   
15.
对取自合肥盆地大桥凹陷内下白垩统朱巷组(K1Z)21个泥岩样粘土矿物进行X射线衍射分析,定量研究表明,伊利石结晶度值均大于0.42,一般为0.42~0.75。伊利石/蒙皂石混层比有5个样品小于50.00%,其余为50.20%~70.10%,蒙皂石转化从无序间层到部分有序间层,反映地表处朱巷组处于成岩作用中-早期阶段,有机质成熟度处于成熟-未成熟阶段,没有进入埋藏变质。结合钻井Ro资料及地球物理资料,揭示朱巷组埋深大于3000m,预测深埋地下的朱巷组烃源岩已进入生油门限。  相似文献   
16.
塔里木克拉通盆地内古隆起及其找油气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塔里木盆地的古生代原型盆地是叠置于前寒武纪结晶变质岩系之上的克拉道盆地.盆地内发育了不同类型的古隆起,它们是:塔中稳定古隆起、塔北残余的古隆起、塔东残余古隆起、巴楚活动古隆起和塔南活动古隆起.这些不同类型的古隆起,具有不同的构造演化历史和不同的油气藏形成条件.古隆起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预测资源量占盆地内总资源量的近一半.在塔里木克拉通盆地寻找大中型油气田,首要的勘探目标是塔中稳定古隆起及其北斜直线和塔北残余古隆起及其南北斜坡,前者的勘探目的层是石炭系、奥陶系、志留系和泥盆系;后者的勘探目的层是石炭系、奥陶系、寒武系、震旦系、三叠系、侏罗系、白垩系和第三系。第二勘探目标是巴楚活动古隆起及其南斜坡,塔东残余古隆起及其西斜直线和塔南活动古隆起及其西南斜坡。它们的主要勘探目的层是石炭系、侏罗系、奥陶系、志留系和第三系.  相似文献   
17.
吐哈盆地三叠系划分为韭菜园组、烧房沟组、克拉玛依组和黄山街组,通过对三叠纪地层的孢粉分析,建立了该盆地的四个孢粉组合带,Limatulasporites—Tae-niaesporites—Alisporites组合带、Aratrisporites—Punctatisporties组合带、Punc-tatisporites—Calamospora组合带和Cycadopites—Lophotriletes—Protoconiferus组合带。依据孢粉的演化得出吐哈盆地三叠纪的古气候为早期的干旱温暖到晚期的潮湿炎热。  相似文献   
18.
矿体垂向分带特征及其变化规律,是成矿规律研究的重要内容,其对矿化露头的工业评价与隐伏—半隐伏矿体预测,具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以浙江武义盆地中段萤石矿床为例,从矿脉形态、矿石组构、矿物组合、元素组分、蚀变类型及矿物包裹体等方面,对萤石矿体的垂向分带特征与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和总结。  相似文献   
19.
沉积盆地地下古水动力场恢复──原理与方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首先对地下水动力场进行了数学描述,以流体势分布度量水动力场,建立了地层埋藏史与流体压力孕育史恢复的数学模型,以此可作为恢复古水动力的重要依据;最后提出了模型实现中的一些建议,系统阐述了古水动力场恢复的原理和方法  相似文献   
20.
水电站引水渠上涡管排沙式沉沙池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涡管排沙式沉沙池的试验研究,证明这种沉沙池具有较好的沉沙及排沙作用,可应用于排除水电站引水渠道中的悬移质泥沙。试验表明,该沉沙池对悬移质中粗粒径部分排除率较高,对细粒径部分排除率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