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5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1篇
系统科学   2篇
丛书文集   7篇
现状及发展   151篇
综合类   436篇
自然研究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30篇
  1984年   16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61.
目的 观察不同环境下、不同周龄、不同性别SD大鼠的自发性病变发病情况,为药物安全性研究的病理学评价提供背景资料。方法 采用本中心安评试验中空白对照组SD大鼠,雌雄兼用,分别饲养于屏障系统和普通环境中,分别在19、23、32、36周龄等时间点处死解剖,常规制作病理切片,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主要组织器官的病理改变,统计动物自发性病变的类型和发病率。结果 与屏障系统相比较,普通环境大鼠呼吸系统的自发病变发生率明显升高;此外,在屏障环境和普通环境饲养条件下,SD大鼠自发病变发生率均随周龄增长而有增加的趋势;同时,少数病变均呈现较为明显的性别差异,其中以进行性心肌病和肾脏矿物质沉着最为明显。病理组织学检查可见进行性心肌病、肝脏灶性炎细胞浸润、肝细胞空泡变性、自发变异肝细胞灶、肺脏灶性炎细胞浸润、肺泡内泡沫细胞聚集、肾脏矿物质沉着、肾间质炎细胞浸润、胰腺萎缩、气管炎细胞浸润、前列腺间质炎症、睾丸曲细精管萎缩、曲细精管生精上皮细胞脱落、子宫内膜炎症和阴道炎症等主要自发性病变。结论 本文报告的SPF级SD大鼠的各种自发性病变的种类及其发生率丰富了实验动物的背景数据资料,可为相关技术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2.
目的 研究蒲滑散对大鼠慢性肾衰的作用。方法 采用Platt法诱发慢性肾衰大鼠模型,观察蒲滑散对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血钙(Ca)、血磷(P)、甲状旁腺素(PTH)、中分子物质(MMS)的作用及肾脏病理学改变。结果 蒲滑散可明显改善大鼠肾脏病变,恢复肾脏功能,纠正高磷低钙血症,抑制PTH和MMS。结论 蒲滑散是治疗尿毒症的有效方药之一,其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与降低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毒素潴留有关。  相似文献   
63.
利用细胞葡萄糖摄取检测试剂盒检测苦参中槐属二氢黄酮G(Sophoraflavanone G,SFG) 对L6细胞葡萄糖摄取的影响,发现SFG能够增加大鼠成肌细胞 (L6) 的葡萄糖摄取;之后,使用Western blot检测发现SFG对L6细胞内GLUT4的表达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同时,在可稳定表达IRAP-mOrange荧光蛋白的L6细胞内,使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监测SFG作用下葡萄糖转位蛋白4 (glucose transporter 4,GLUT4) 的转位,发现SFG对GLUT4的转位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且SFG对GLUT4转位的促进呈浓度依赖性;另外,免疫荧光实验结果也显示SFG增强L6细胞中GLUT4与细胞膜的融合.这些结果显示利用SFG处理L6细胞后,L6细胞内GLUT4的表达、转运及与细胞膜的融合继而促进葡萄糖的摄取显著增强,说明SFG可能具备开发成一种新的降血糖药物的潜力.  相似文献   
64.
目的探讨尼莫地平对SAH大鼠脑功能改善作用,并分析相关机制.方法采用枕大池二次注血法建立大鼠SAH模型,通过神经行为学评分,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测基底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HE染色法观察脑形态学改变,脑含水量检测分析尼莫地平对SAH的治疗机制.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SAH组大鼠出现明显的神经运动功能障碍体征,其神经行为学评分明显降低;与SAH组相比,尼莫地平组大鼠神经运动功能障碍体征明显减轻,神经行为评分明显高于SAH组.颅超声多普勒检测结果表明:SAH组大脑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明显加快,而经过尼莫地平治疗后,其血流速度明显降低;HE染色发现:SAH组大鼠脑中可见明显的出血灶,神经元数目减少,神经元及神经胶质出现肿胀,尼莫地平能够明显减轻SAH后的脑损伤;大鼠SAH时,脑水含量明显增加,尼莫地平既能减轻血管源性脑水肿症状,又减轻细胞毒性脑水肿症状.结论尼莫地平能改善神经运动功能障碍,其机制与降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减轻神经细胞、胶质细胞肿胀及减轻脑水肿有关.  相似文献   
65.
目的通过实验对比研究,介绍一种损伤少、稳定可靠、可持续性给药的鞘内给药方法。方法大鼠72只随机分为6组:4组手术处理组(经枕寰膜置管组、经枕寰膜置管+微型渗透泵组、经腰椎椎间孔置管组、经腰椎椎间孔置管+微型渗透泵组)和2组假手术对照组(经枕寰膜置管假手术组、经腰椎椎间孔置管假手术组)。置管组导管游离端固定于皮肤。观察术后大鼠体质量、致瘫、致死、脱管等一般状态,同时检测手术前后转棒持续时间、机械刺激缩足反射阈值及热刺激缩足反射潜伏期行为学变化。结果经枕寰膜置管大鼠近50%致死、致瘫、一般状态不良(体质量严重下降、口鼻炎性分泌物)。经枕寰膜置管+微型渗透泵组大鼠情况类似。经腰椎椎间孔置管组大鼠未见致死、致瘫及体质量下降,但1/3发生脱管。腰椎椎间孔置管+微型渗透泵组大鼠未见致死、致瘫及体质量下降,全部未脱管。经枕寰膜置管可致大鼠转棒运动能力显著低于术前和对照组,其热刺激缩足反射潜伏期和机械刺激缩足反射阈值均显著低于术前和对照组。经腰椎椎间孔置管对大鼠转棒运动能力和基础痛阈均无明显影响,与对照组和术前自身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经腰椎椎间孔置管结合微型渗透泵方法是鞘内给药损伤少、稳定可靠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66.
为研究苦物质舒张预收缩的大鼠胸主动脉平滑肌的作用机制,以测定肌张力为主要手段,结合多种细胞信号通路阻断剂研究了苦物质的作用通路.结果表明:苦物质对于去甲肾上腺素介导的大鼠胸主动脉的收缩具有高效、快速的舒张作用,此舒张作用与IP3受体和L型钙通道的阻断密切相关.故以氯喹和苦精为代表的苦物质因对血管平滑肌具有良好的舒张作用,有望成为针对高血压等血管相关疾病的新的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67.
【目的】研究剑麻皂素对急性血瘀大鼠血液流变性的影响。【方法】采用皮下注射大剂量肾上腺素加寒冷刺激的方法制备大鼠急性血瘀模型,给予不同剂量的剑麻皂素,观察用药后大鼠的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急性血瘀模型大鼠的全血黏度(BV)、血浆黏度(PV)均明显升高(P0.01);剑麻皂素可以明显降低急性血瘀大鼠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EAI)、红细胞压积(HCT)、红细胞变形指数(DI)、红细胞电泳时间、血沉(ESR)等指数,同时能降低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含量,延长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P0.01)。【结论】剑麻皂素能够明显改善急性血瘀大鼠血液流变性。  相似文献   
68.
探讨Tropic1808基因重组蛋白对损伤坐骨神经的新生大鼠脊髓细胞凋亡影响,将新生SD大鼠一侧坐骨神经切断后,用无菌止血海绵包裹断离的神经近侧端,海绵内加入Tropic1808基因重组蛋白,阳性用神经生长因子、阴性用生理盐水作为对照;术后3、6、12h经TUNEL法染色,在光镜、电镜和图像分析系统下,了解L4-L5段脊髓细胞凋亡情况。得到生理盐水组的脊髓出现大量绸亡细胞;Tropic1808基因重组蛋白组凋亡细胞数量较生理盐水组显减少;Tropic1808基因重组蛋白组与神经生长因子组之间凋亡细胞数量的差别无显性意义。说明Tropic1808基因重组蛋白有保护受损神经组织,减少细胞凋亡的作用。  相似文献   
69.
乌索酸的一般药理学实验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对乌索酸进行一般药理学研究.按药理学研究方法观察乌索酸对动物精神活动、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ig UA22,11,5.5mg/kg对猫的心率、血压、心电图及呼吸均无明显改变;ig UA240,120,60mg/kg对小鼠的精神、神经系统亦无影响.提示:乌索酸对动物无明显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70.
The localiz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nephroblastoma overexpressed gene (nov) protein-immunoreactive neurons in the brain of E8-P300 rats have been studied using immunocytochemistry and image analysis. Results are as follows: No NOV protein-immunoreactive cells were detected in the rat brain during prenatal development. A few of positive cells were detected at the early postnatal stage. However, the number and the immunoreactivity of these cells increased gradually at later stages. NOV-immunoreactive cells were widely distributed in the rat brain during P30–P60. The number of immunoreactive cells and their intensity also peaked within this stage. The number and staining intensity of NOV-positive cells decreased gradually with age. The positive cells were mainly located in cingulate cortex, striatum, hippocampus, hypothalamus, cerebellum and brain stem. The present results indicate thatnov may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and differentiation of brain as well as maintaining the function of brai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