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61篇
  免费   401篇
  国内免费   624篇
系统科学   593篇
丛书文集   380篇
教育与普及   339篇
理论与方法论   387篇
现状及发展   101篇
综合类   13585篇
自然研究   1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89篇
  2022年   157篇
  2021年   210篇
  2020年   209篇
  2019年   175篇
  2018年   145篇
  2017年   181篇
  2016年   233篇
  2015年   384篇
  2014年   661篇
  2013年   557篇
  2012年   861篇
  2011年   1172篇
  2010年   846篇
  2009年   834篇
  2008年   959篇
  2007年   1100篇
  2006年   981篇
  2005年   825篇
  2004年   758篇
  2003年   794篇
  2002年   570篇
  2001年   513篇
  2000年   383篇
  1999年   311篇
  1998年   228篇
  1997年   198篇
  1996年   181篇
  1995年   165篇
  1994年   128篇
  1993年   115篇
  1992年   90篇
  1991年   83篇
  1990年   80篇
  1989年   53篇
  1988年   67篇
  1987年   36篇
  1986年   24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论科学与技术的划界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技术一词被频繁地与科学并列在一起使用,科学与技术的界限成为科学与非科学划界的新问题。从知识形态、探索活动和社会建制三个方面考察的结果表明:科学和技术是从属关系;不存在科学与技术平行、对等的划界标准。科学和技术并列论或技术独立论误导教育和科研,危害科学发展和技术进步。技术哲学迫切的任务之一是对由此产生的谬误进行彻底的清除。  相似文献   
992.
工程伦理学与技术伦理学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程与技术、工程伦理学与技术伦理学的关系如何,是我国科学技术哲学领域关注的问题之一。工程伦理学在美国等发达国家已发展成为一门相当成熟的学科,而技术伦理学则是不甚成熟的学科。工程伦理学不论在理论研究还是现实作用上都具有独特的价值,我们应加强工程伦理学研究。  相似文献   
993.
王强  王健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7,23(4):86-89,102
科学道德失范的原因主要包括传统文化中消极因素的影响、科技体制和制度措施不够健全、科学道德教育的缺失等。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加强科技工作者科学道德建设的核心。科技工作者要以求实创新为荣、以弄虚作假为耻;要加强科学道德规范的约束,强化科技工作者的自律教育,完善科学道德硬件建设,改革我国现行的学术体制,淡化学术研究领域中的行政管理方式,加强媒体监督,纯洁学术氛围。  相似文献   
994.
对科技创新促进产业创新的哲学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二者皆具生态进化特性,科技创新促进产业创新在区域内具有其内在的一些表征:共生进化的统一性、投资的高风险性、区域产业发展的非平衡性等。科技创新在产业创新上的价值体现不仅是其本身的表现,还负荷着科学精神、科技创新文化等内在的价值作用。科技创新促进产业创新,产业创新为科技创新增活力。不断优化区域科技创新的环境与系统。提高以自主创新的核心创新能力,促进与产业创新的共生进化与优化。  相似文献   
995.
道家科技观随着后现代主义科学观的兴起,越来越引起学人的再估价。道家“重技轻器”的思想充分关注了人的主观能动性;“朴散为器”的思想呼吁人们在器具的使用上应适可而止;“道进乎技”的思想全面考虑了技术实践对个体、自然和社会的影响,坚持以实现“养生”为根本目的;“道法自然”的思想注重对自然界、社会和人本身自然状态的维护,以“自然”作为包括科技活动在内的一切行为的准则,从而有助于保护生态。此外,道家认为化解自然、科技与人之间冲突的关键在于培育“真人”。因此我们认为道家的科技观对于当今科学主义与反科学主义之争以及科技异化的理解与把握,都可以提供弥足珍贵的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996.
从起因、机缘和途径三个方面对新一代法兰克福学派在美国的主要代表安德鲁.费恩伯格的技术批判理论的理论主题进行解读,起因是哈贝马斯和马尔库塞之间于1970年代前后关于科学技术社会作用的争论,机缘是批判理论和社会建构论的融合,途径是技术编码的解构和重构。最后指出这一理论的实质在于重构现代社会的制度规范。  相似文献   
997.
对中美两国社会力量设奖的历史与现状进行了系统考察,通过对比分析,认为二者在4个方面有相似之处,包括设奖者以专业学会为主、奖励范围以单个学科为主、奖励对象以个人为主、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相结合等;同时也存在5个方面的主要区别,包括社会力量设奖的影响力、国际奖的数量、对社会力量设奖的管理、资金来源、评审机制等。在此基础上,对如何推动中国社会力量设奖的健康发展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998.
虚拟现实技术在地球科学中的应用现状与前景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国内文献综述了虚拟现实技术在地球科学各学科主要应用研究进展,分析了应用研究的现状,指出应用研究要解决的主要关键问题是各种虚拟场景建模和各专业模型的建立,提出了未来应用研究的六个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999.
上海公共交通网络复杂性分析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李英  周伟  郭世进 《系统工程》2007,25(1):38-41
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可以抽象为由公交线路和停靠站点构成的网络,这个网络的几何性质对公共交通的状况具有重要影响。在本论文中,以上海市的公共汽车交通系统中的停靠站点网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复杂性分析,计算了网络的度分布、平均路径长度、聚集系数等指标,并测试了网络在随机失效和有选择性攻击情况下的抗毁性。结果表明,上海市公共交通网络的度分布符合幂率分布,具有较小的平均路径长度和较高的聚集系数。在抗毁性方面,公共交通网络对结点的随机失效具有很强的抗击能力,而对有选择性攻击的抗击能力很弱。因此,可以看出上海市公共交通网络是一个无尺度复杂网络。  相似文献   
1000.
基于投影的增强现实系统中的光照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管晓琦  陈一民  丰艳 《系统仿真学报》2007,19(21):4960-4964
基于投影的增强现实系统是增强现实技术中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针对基于投影增强现实技术的魔幻展台系统中的光照问题,我们提出了一套解决魔幻展台中真实场景与虚拟场景光照影响一致性的方法,给出了相关算法的关键代码,采用投影仪补充投射阴影的方法来实现虚拟物体的阴影制作,解决了真实场景与虚拟场景之间相互遮挡的问题,增强了魔幻展台中虚拟物体的真实感及与真实场景的一致性,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