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丛书文集   11篇
教育与普及   5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13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2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71.
孙旭朝  刘杰 《科技信息》2011,(19):128-129
采用有限元法分析了飞机环境控制系统升压式涡轮冷却器转子的·临界转速,通过对轴段和盘的受力分析得出轴段和盘单元的运动方程.把支承和密封对轴的作用力按节点力处理,再由单元运动方程综合出转子系统的运动方程:求解临界转速归结为特征值的计算。并且针对升压式涡轮冷却器转子的特点.用Matlab编写了计算转子临界转速的程序,并以计算实例验证了有限元法的正确性、有效性和准确性,在升压式涡轮冷却器转子临界转速的计算中获得了较理想的结果。  相似文献   
72.
针对某型轿车用柴油发动机EGR冷却器,建立了冷却水通道和废气通道两种计算模型,运用CFD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EGR冷却器内部温度场的分布。研究结果表明,冷却水入口结构、废气通道内翅片均对温度场分布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从而影响EGR冷却器的传热效率。  相似文献   
73.
以生物柴油和柴油混合燃料为研究对象,采用AVL-Fire和Chemkin软件耦合,简化正庚烷-癸酸甲酯-9-癸烯酸甲酯燃烧反应机理作为燃烧化学反应动力学机理,构建了有3 299个组分和10 806个基元反应的生物柴油/柴油化学反应动力学模型,分析了EGR率和生物柴油/柴油掺混比对乙炔、苯、萘、菲和芘等碳烟前驱体生成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碳烟前驱体主要生成于预混燃烧阶段;随着曲轴转角的增加,碳烟前驱体生成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随着生物柴油/柴油掺混比的增加,碳烟前驱体的初始生成时刻提前,生成量峰值和最终生成量都有所降低;随着EGR率的增加,生成量峰值时刻都有所滞后,乙炔生成量峰值降低,最终生成量逐渐升高,苯、萘、菲和芘最终生成量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74.
为解决整流变压器因油风冷却器故障带来的跳闸,对油风PLC程序设计重新设计和编写,弥补因油风冷却器控制线路故障、硬件上的不足而设计油风控制器的PLC程序。  相似文献   
75.
为了提高发动机热效率,降低热负荷,文章针对玉柴某型发电用国Ⅵ天然气发动机设计了一套同时吸收发动机尾气和废气再循环系统(exhaust gas recirculation, EGR)热量的多热源水蒸汽朗肯循环余热回收系统;利用Aspen Plus软件建立了系统仿真模型,研究了不同蒸发压力和工质流量对系统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蒸发压力恒定时,随着工质流量增加,余热回收系统总效率先增大后缓慢减小;循环流量恒定时,随着蒸发压力的上升,余热回收系统总效率先逐渐增加后小幅度降低。针对该发动机常用工况,选取了最佳蒸发压力3 MPa和工质流量0.035 kg/s,此时系统最大净输出功率为20.26 kW,为原发动机功率的7.24%。  相似文献   
76.
采用冷态模拟实验与数值计算相结合的方法对贾汪PFBC-CC中试电站旁路烟道的减温器进行了专门研究设计,提出的高速文丘里雾化冷却器与小孔型节流降压消音器相结合的减温减压装置在中试电站的成功运动表明,采用高速文丘里雾化冷却方式能够充分利用高温高压烟气的能量雾化冷却水,即能使大气量的烟气快速降温,又能确保烟气的干度,安全地实现不同工况下含尘烟气的减温减压排放,这种新方法解决了高温高压含尘气流的结构简单、紧凑、安全排问题,可应用于诸如燃煤联合循环发电系统以及石油、化工等领域高温高压含尘烟气旁路减温减压装置的设计中。  相似文献   
77.
二氧化碳汽车空调器仿真与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建立了 CO2 汽车空调器的系统稳态仿真模型 ,其中 ,气体冷却器和蒸发器采用二维分布参数模型 ;吸气热交换器采用集中参数模型 ;压缩机的热力计算模型由实验数据回归而得 ;膨胀阀的节流过程近似为等焓过程 .主要参数的仿真结果与文献实验数据的误差小于± 5 % .其于仿真模型 ,在换热器总体积不变的条件下 ,研究了气体冷却器占换热器总体积百分比对系统 COP的影响 .结果表明 ,系统 COP随气体冷却器体积百分比变化存在一个最优值区间 ,在此区间内系统都能获得较高的 COP值  相似文献   
78.
影响高炉炉墙热负荷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应用传热学原理建立了高炉炉墙温度场数学模型,应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冷却水管直径和间距、冷却水管至冷却壁热面的距离,镶砖导热系数、镶砖厚度和面积,炉衬厚度,渣铁凝固层厚度及对流换热系数对炉墙热负荷的影响. 结果认为, 降低炉墙热阻是增大炉墙热负荷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79.
为了降低柴油机的NO_X的排放,所设计EGR的系统采用并联的文曲利管对EGR率进行控制。通过建立计算EGR率的数学模型,可以控制废气再循环系统的EGR率,为EGR的设计提供了依据。对文曲利管的工作特点进行了分析,对采用文曲利管的EGR系统进行了分析计算,计算出了典型的EGR系统的文曲利管的相关结构参数。结合试验结果分析了EGR系统对柴油发动机排放的影响,得到了EGR系统能够有效地降低柴油机的NO_X的排放的结论。  相似文献   
80.
提出了用于暖通空调领域新、排风能量回收的热管式两级蒸发冷却空调系统.第一级采用热管式间接蒸发冷却器,热端布置4种散热方式:(1)传统类型的显热散热;(2)排风经过喷水室降温后进入热端;(3)排风经过填料式直接蒸发冷却器降温后进入热端;(4)直接在热端顶部淋水.第二级采用填料式直接蒸发冷却器.通过对比实验发现,相对于方式1,方式2,3,4新风进出口干球温差上升了1.0~2.4℃,热管换热器换热效率提高了7.6%~16.2%.其中以方式4效果最佳:新风温降9.5℃,换热效率67.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