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6篇
现状及发展   3篇
综合类   36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通过细胞破碎、硫酸铵分级沉淀、DEAE-Sepharose FF和Sephacryl S-200柱层析,首次从粘质沙雷氏菌中提取出硫酸软骨素酶.纯化倍数11.46,比活为81.23 U/mg蛋白.提取液经PAGE和SDS-PAGE检测,呈现一条带.该酶相对分子质量为71.2 KD,亚基分子质量为35 KD,该酶为2个相同亚基组成.等电点为7.19,最适pH值7.5,最适温度为40 ℃,以4-硫酸软骨素为底物测得Km值为3.98×10-4 mol/L.  相似文献   
32.
近年来血卟啉衍生物(HematoporphyrinDerivative,HPD)在基础医学与临床上对癌细胞的较强杀伤作用研究已取得了不少进展,但它不易从血清中制备,在肝脏有太多积聚,对体表皮肤有光毒反应等缺点,同时它的主吸收峰在紫光波段(405nm)...  相似文献   
33.
分别以黑壤、黄壤、黑黄壤和工业污水为材料,从中分离出了一株野生型的粘质赛氏菌S_w-1菌株,该菌在25℃下为红色菌落,经 M·R试验、V·P试验和血清学反应确定该菌为野生型粘质赛氏菌。  相似文献   
34.
流行病学调查、细菌分离培养鉴定及动物试验证明,成都某种鸭场流行的眼炎是由产气肠杆菌与液化沙雷氏菌混合感染引起的,并初步证明:该病可能经过破损的粘膜而感染,被污染的水源本是病发生和流行的传染来源。  相似文献   
35.
目的研究淋巴因子IL-2联合银耳多糖(Tremella Polysaccharide TP)共同激活的小鼠脾细胞对肿瘤细胞的体外杀伤作用.方法用甲基-3氢胸腺嘧啶核苷标记肿瘤细胞H22,B16,p815,将标记的靶细胞悬液调至1×105/mL,分别以效靶比40∶1,20∶1和10∶1加入效应细胞,混匀后置37℃5%CO2培养箱内培养2h,2h后用γ-闪烁记数仪对上述细胞悬液进行检测.结果 2种效应细胞对B16杀伤作用最强,H22次之,p815最弱,TP-LAK细胞的作用较之LAK细胞更强(P<0.05),且效靶比越高,杀伤作用越强.结论 IL-2激活脾LAK细胞是有效的抗肿瘤细胞,IL-2与银耳多糖在活化脾细胞提高抗肿瘤方面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36.
采用易错PCR对粘质沙雷氏菌几丁质酶C进行定向进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重组E.coliBL21(DE3)pLysS/pET22b-Chi C为亲本,采用易错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对粘质沙雷氏菌几丁质酶C基因(Chi C)进行定向进化研究.经过两轮易错PCR后,建立突变体文库,进行平板初筛、包涵体复性及酶活检测复筛,获得一酶活较高的突变酶(Mut-Chi C),其催化活性为亲本重组酶的1.9倍,比活力为出发菌酶活的3.3倍.对突变酶的酶学性质进行初步研究,其最适pH值为5.0,最适温度为60℃,而出发菌该酶的最适温度为40℃.进化酶基因经DNA测序并通过软件与亲本型酶基因进行分析比对,表明突变酶Mut-Chi C基因发生点突变,使4处氨基酸被取代,且均为有义突变.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Hela细胞MTT试验(Hela-MTT)是否可作为家兔眼刺激试验(Draize test)的一种替代方法。方法用该方法对22种化妆品的眼刺激性进行检测,并与1999年卫生部颁布的《化妆品卫生规范》和新颁布的《化妆品卫生规范》(2002版)测定的眼刺激试验最大平均值(MASold和MASnew)分别进行相关性比较。结果Hela-MTT和MASold、MASnew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11、-0.639。结论Hela-MTT可作为替代方法用于眼刺激性的评价,是比较有潜力的眼刺激替代试验方法。  相似文献   
38.
Summary Prodigiosin condensing enzyme (PCE) activities were present inSerratia marcescens wild type 08, mutants OF, WF and 9-3-3. Their specific activities exhibited different maxima and at different times during the late log phase or the early stationary phase of cell growth. The levels of prodigiosin and its precursors also showed a significant increase at this period. The results support that prodigiosin and/or its precursors are secondary metabolites. The ubiquity of the PCE activity in mutants deficient in prodigiosin biosynthesis suggest that this particular enzyme may also be present in non-pigmented clinical isolates.  相似文献   
39.
采用二步发酵法,研究黏质沙雷氏菌的产几丁质酶发酵条件.在二步发酵产酶的过程中,通过单因素法优化得到二步发酵培养基中最适碳源、氮源的质量分数和菌龄,同时选取发酵时间、初始pH值、接种菌体量和装液量4个因子进行正交试验.最终得到的最优条件:胶体几丁质质量分数为0.8%,酵母粉质量分数为1.0%,菌龄为12 h,发酵时间为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