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71篇
  免费   123篇
  国内免费   167篇
丛书文集   179篇
教育与普及   104篇
理论与方法论   7篇
现状及发展   23篇
综合类   2948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82篇
  2022年   53篇
  2021年   75篇
  2020年   88篇
  2019年   77篇
  2018年   60篇
  2017年   48篇
  2016年   54篇
  2015年   96篇
  2014年   133篇
  2013年   137篇
  2012年   168篇
  2011年   160篇
  2010年   174篇
  2009年   206篇
  2008年   229篇
  2007年   194篇
  2006年   144篇
  2005年   131篇
  2004年   87篇
  2003年   102篇
  2002年   97篇
  2001年   92篇
  2000年   69篇
  1999年   68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59篇
  1996年   63篇
  1995年   68篇
  1994年   50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本文以钛酸四丁酯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掺杂N-Zr-Y-S的n型、B-Zr-Y的p型以及p-n型干凝胶,将各种干凝胶在不同温度下焙烧制得纳米光催化剂,以甲基橙为目标降解物,考察它们的光催化活性.实验结果表明a:、相同温度、相同时间焙烧的p型TiO2光催化剂的光催化活性大于n型;b、以未焙烧的p型干凝胶制备出来的p-n型催化剂的催化效率比p型干凝胶在不同温度下焙烧后制备的p-n结型光催化剂高c;、在可见光条件下,未焙烧的p型制备出来干凝胶在250℃下焙烧所得p-n型催化剂的催化效率是最高的.  相似文献   
992.
采用EDTA-柠檬酸联合络合法合成了La0.7Sr0.3-xCaxFeO3(LSCaF;x=0,0.1,0.15)和La0.7 Sr0.3-xKxFeO3 (LSKF;x=0,0.01,0.05)系列阳极材料,并采用XRD,SEM技术及直流四探针法等实验手段分别对其结构,形貌及电导率进行了测试,分别讨论了A位掺入Ca,...  相似文献   
993.
以氨水和草酸铵为双N源,用原位沉淀技术制备了高活性N修饰TiO2可见光催化剂.通过N2吸脱附等温线、XRD、UV-Vis、XPS和IR波谱等技术对催化剂结构和光谱性质进行了系统表征.同时以亚甲基蓝水溶液的可见光降解为模型反应对催化剂的活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由双N源合成的N-TiO2催化剂,氨水和草酸铵的协同作用有利于N进入TiO2晶格,其活性要高于单N源及后修饰的N-TiO2催化剂.  相似文献   
994.
以Ce-Zr-Bi-O复合氧化物作为载体,研制Cu5%/Ce0.5+xZr0.5-xBiyO2+λ催化剂,考察铈、锆和铋含量及载体制备方法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载体采用共沉淀法制备,Ce、Zr和Bi的摩尔比为0.65︰0.35︰0.06,Cu负载量为5%时,所制得的Cu5%/Ce0.65Zr0.35Bi0.06O2+λ具有更好的催化活性,能使CO在200℃时达到完全转化,NO在350℃时达到完全转化.XRD和SEM的测试结果表明:Bi的加入能够形成稳定的立方相Ce-Zr-Bi固溶体,晶粒达到纳米级,同时不出现CuO在催化剂表面聚集的现象,因此Cu5%/Ce0.65Zr0.35Bi0.06O2+λ催化活性更高.  相似文献   
995.
张培 《科技信息》2011,(16):I0201-I0202
本文通过两种方法制备了X切和Z切的局域铒掺杂近化学计量比铌酸锂晶体:(1)镀有铒金属的同成分铌酸锂晶体直接进行气相输运平衡处理,(2)在气相输运平衡处理后进行铒金属的标准热扩散。对晶相、扩散系数和扩散表面粗糙度的研究表明,初始铒金属膜厚度会限制扩散的效果。这为进一步的波导放大器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96.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系列Fe3+掺杂的纳米TiO2,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X-射线能谱仪(EDS)等测试方法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并以甲基橙溶液为降解目标,测定其紫外光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Fe3+的掺杂能有效抑制TiO2纳米颗粒的增长,提高了晶相转变温度;过渡金属Fe3+的掺杂能有效提高TiO2纳米粉体的光催化活性,600℃煅烧后的0.4%Fe3+/TiO2具有高的催化活性,且光催化活性稳定.  相似文献   
997.
硼/磷掺杂单壁碳纳米管电子结构的第一性原理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第一性原理电子结构计算方法,基于密度函数理论(DFT),研究了硼(B)/磷(P)掺杂单壁碳纳米管.有无外电场时的总能量,Mayer键级,能带结构和态密度被计算.结果表明有电场时B/P掺杂单壁碳纳米管比无电场时更稳定.B/P掺杂单壁碳纳米管有特殊的能带结构,非常不同于B/N掺杂碳纳米管;由于硼/磷掺杂打破了单壁碳纳米管的对称结构,使得金属型碳纳米管被转换为半导体型.B/P掺杂单壁碳纳米管中的成键方式被详细研究.  相似文献   
998.
通过改变红色荧光材料DCJTB的掺杂浓度设计了四个不同结构的器件,当DCJTB的掺杂浓度为0.8%时,平衡了器件中电子和空穴的传输能力,使载流子复合形成激子的几率增加,即使载流子的传输能力最优,又有效地抑制了器件的荧光淬灭效应,提高了器件的性能,器件的最大亮度为8 898 cd/cm2,最大效率为1.7 cd/A。  相似文献   
999.
铜离子对日本黄姑鱼幼鱼的急性毒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静水生物测试法研究了不同暴露时间下铜离子对日本黄姑鱼幼鱼的急性毒性效应,建立了不同暴露时间下Cu2+浓度与日本黄姑鱼死亡概率的回归方程,暴露时间分别为24 h、48 h、72 h和96 h时,Cu2+对日本黄姑鱼死亡概率的线性回归方程分别为Y=8.907 5 X+0.526 3、Y=9.439 2 X+0.601 2、Y=9.805 6 X+0.683 5和Y=10.558 X+0.574 3,通过回归方程计算得出Cu2+对日本黄姑鱼的相应半致死浓度分别为3.178 mg/L、2.924 mg/L、2.755mg/L和2.63 mg/L。根据化学品对鱼类急性毒性的危害分级标准,Cu2+对日本黄姑鱼的危害级别为高毒。  相似文献   
1000.
通过静态吸附试验,研究一种由超分子受体化合物磺化硫杂杯芳烃(TCAS)与树脂结合的产物-新型TCAS吸附树脂对重金属Cu2+的吸附去除性能,并初步探讨了吸附机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当温度为20℃,0.5gTCAS吸附树脂对10 mL浓度为5.0 mg.L-1的Cu2+溶液吸附120 min时,Cu2+的去除率可达到99%以上,pH值对TCAS吸附树脂吸附重金属的影响不大,吸附在TCAS吸附树脂上的Cu2+可洗脱回收,TCAS吸附树脂也可再生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