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1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8篇
系统科学   4篇
丛书文集   3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现状及发展   30篇
综合类   24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31.
利用实际病人的CT影像数据构建颈动脉分叉血管几何模型,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计算血流速度和压力分布,对颈动脉血流动力学的特征进行分析,如颈动脉剪切应力在一个心动周期里不同时刻的变化情况,颈动脉窦部的血流速度场随时间变化情况,涡流形成的特点;然后分析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和颈外动脉的血流阻力变化情况.数值仿真结果表明,在心动周期的不同时刻,颈动脉窦部的剪切力几乎是最小的.在颈动脉窦部下方附近,涡流易于形成.在收缩期的开始阶段,动脉阻力有一个很大的高峰.这些特点会对研究颈动脉血管疾病有一定的启发.  相似文献   
32.
桡动脉脉搏波的检测方法易受人体运动影响,因此提出了传递函数法通过指端脉搏波来估计桡动脉脉搏波.首先,通过分析窗宽和模型阶次建立指端脉搏波到桡动脉脉搏波的传递函数FIR模型;然后,使用测试数据评估模型对桡动脉脉搏波估计的精度.通过对10个受试者10d的样本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发现估计的桡动脉脉搏波与实测的桡动脉脉搏波最佳波形匹配度均在70%至92%范围内.结果表明使用传递函数法可以实现对桡动脉脉搏波的初步估计,该方法的提出为桡动脉脉搏波的检测提供了一种更简便的手段.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辅助治疗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合并左主干病变患者的近期和远期疗效.方法选取225例经冠脉造影证实为左主干病变STEMI患者,根据左主干病变和患者病情决定是否行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分为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组89例、非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组136例;每组再分为2个亚组,PCI组和药物治疗组.比较各组近期和远期的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组患者的发病时间、左室舒张末期内径以及KillipⅢ~Ⅳ级、心源性休克、室性心律失常、急性肺水肿的比例明显高于非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明显低于非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组患者,以上差异均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组患者病变狭窄程度、中度以上钙化率、合并2支或3支血管病变率均明显高于非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组患者(P0.05).PCI手术即刻成功率100%,平均每例患者植入支架(2.3±0.9)枚.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组轻微出血发生率为14.6%,高于非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组的6.6%(P0.05);大出血发生率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组住院期间死亡率明显低于非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组,PCI治疗组死亡率明显低于药物治疗组(P0.01);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联合PCI治疗后患者死亡率明显低于其他各组(P0.01).结论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辅助治疗STEMI合并左主干病变可有效降低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近期和远期生存率.  相似文献   
34.
目的:观察益寿调脂片治疗用药对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家兔血脂、一氧化氮(NO) 和过氧化脂质的影响。方法:将32 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正常组(8 只) 、造模组(24 只) 。正常组喂普通饲料,造模组喂高脂饲料,8 周后造模组再随机分为模型组、益寿调脂片治疗组( 加服益寿调脂片,每只每天每kg 体重4 g) ,舒降之治疗组( 加服舒降之,每只每天每kg 体重2-5 mg) 。用药4 周后,抽血测生化指标。结果:益寿调脂片能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的活性,抑制高脂所致的血清NO降低和脂质过氧化物的升高,降低血清总胆固醇(TC) 、甘油三酯(TG) 水平,且提高SOD活性方面优于舒降之( P< 0-05) ,对升高血清NO 和降低丙二醛(MDA) 方面也优于舒降之,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益寿调脂片可能通过提高SOD、NO的含量及活性,抑制脂质过氧化物的形成,而起到抗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作用。  相似文献   
35.
冠状动脉平滑肌细胞和内皮细胞的膜电位对冠状动脉血管紧张性的调节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平滑肌细胞和(或)内皮细胞的超极化可导致冠状动脉舒张,平滑肌细胞和(或)内皮细胞的去极化可导致冠状动脉收缩.各种不同因素刺激平滑肌细胞和(或)内皮细胞可使它们产生超极化或去极化的反应从而导致冠状动脉血管舒张或收缩.掌握这一机制可以在临床治疗当中很好的控制患者的冠状动脉血流.  相似文献   
36.
侯新燕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17):4095-4098
应用高频超声技术评估增龄对成年女性颈总动脉形态的影响。3886例成年女性每10岁为一个年龄层组,采用高频超声技术观察成年女性颈总动脉的管径及内-中膜的厚度。年龄分层分析显示女性自20岁起各年龄层的颈总动脉的管径和内-中膜的厚度伴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增加,50岁以后血管老化增速。年龄对女性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的影响大于颈总动脉管径,血管管径因IMT增长而代偿性扩张的能力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呈现下降趋势,增龄可使成年女性颈总动脉发生衰老性结构重塑。  相似文献   
37.
目前, 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心血管疾病发生率越来越高, 除昂贵的介入和搭桥治疗术外, 寻求一种简单、有效且经济的治疗方法至关重要. 声动力治疗是一种无创、安全的治疗方式, 其在动脉粥样硬化治疗中的应用很有前景. 声动力治疗中使用的药物为声敏剂, 是影响其疗效的主要因素之一. 研究人员一直致力于探讨不同种类声敏剂所带来的声动力效果在动脉粥样硬化治疗中起到的不同作用. 近年来, 在声敏剂的筛选研究中发现, 中药提取物有很大的潜在声敏剂价值. 简要总结了目前对声动力治疗机制及大黄素、姜黄素及其衍生物和金丝桃素作为声敏剂在声动力治疗动脉粥样硬化中的相关进展.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指动脉分支在指尖离断再植中应用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1998年8月~2004年9月,应用指动脉分支移位法,对指尖离断进行再植27例,共32指.结果 32指中成活31指,成活率96.8%.术后随访4~6个月,再植指外形、指尖部感觉恢复优良,效果满意.结论指动脉分支移位法,适用于指尖离断再植.  相似文献   
39.
通过电子束CT检查与冠脉造影术检查各项对比,提出了电子束CT检测冠状动脉钙化对诊断冠心病(老年组)的临床意义.采集我院2005~2008年病例54例,均为≥60岁老年人患者,进行电子束EBCT检查CAC积分的测定,筛选病例和选择性冠脉动脉造影术.结果显示,电子束EBCT检查与选择性冠脉动脉造影术结果呈高度的相关性:EBCT造影对冠脉的评价和病变检测不仅受血管解剖部位的影响,还与血管的大小有关.说明冠状动脉钙化是影响冠脉管腔CT评价的重要因素;CAC的检测对诊断冠心病有重要意义;CAC阴性有助于排除冠心病.  相似文献   
40.
以家兔为研究对象,探讨两色金鸡菊和芳香新塔花两种提取物对家兔颈总动脉血压、心率的影响,并比较其异同.试验将两色金鸡菊和芳香新塔花提取物各设低、中、高3个浓度组,采用生物信号系统采集、记录家兔颈总动脉血压,比较加药后各组家兔舒张压、收缩压和心率的变化.结果表明:两色金鸡菊和芳香新塔花提取物3个浓度组均能使家兔颈总动脉收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