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0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8篇
系统科学   9篇
丛书文集   17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理论与方法论   3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25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8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80 毫秒
81.
研究了一类带交错扩散的捕食模型稳态问题非常数正解的存在性.证明了猎物的自扩散率较大或者交错扩散率较大的时候,强耦合系统至少存在一个非常数正解.  相似文献   
82.
考虑具有HollingⅢ类功能反应三维顺环捕食系统, 利用常微分方程比较定理、 微分不等式及Liapunov函数方法, 得到该系统持久性的充分条件,并在一定条件下, 得到系统存在一个全局渐近稳定的正周期解和概周期正解的存在惟一性和全局渐近稳定的充分条件.  相似文献   
83.
在酸性介质中用氧化还原滴定法研究了铈(Ⅳ)离子在铬(Ⅲ)离子催化作用下,于30~45 ℃区间氧化甲酸的反应动力学.结果表明反应对铈(Ⅳ)和甲酸均为一级,准一级速率常数kobs随催化荆[Cr(Ⅲ)]增加而增大.亦随[H+]增加而增大,而随[HSO4-]增加而减小.在氮气保护下,反应能引发丙烯腈聚合,说明在反应中有自由基产生.提出了催化剂、底物和氧化荆间生成双核配合物的反应机理.通过kobs与HSO-4;的依赖关系.并结合Ce(Ⅳ)在溶液中的平衡,认为本反应的动力学活性物种是Ce(SO4)2,还计算出一些速率常数及相应的活化参数.  相似文献   
84.
在碱性介质中,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Cu(Ⅲ) 配合物氧化亮氨酸的反应动力学及机理.结果表明:反应对Cu(Ⅲ)为准一级,对亮氨酸为一级反应;表观速率常数随着[OH-]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加,随着[IO4-]的增加而减小.据此提出了此反应的反应机理,由假设反应机理推出的速率方程能很好地解释全部实验现象,进一步求得速控步速率常数k和298.2 K时的活化参数.  相似文献   
85.
τ-→μ-P0衰变可用来探测超出标准模型的具有轻子味破缺(LFV)的新物理.我们在双黑格斯二重态模型Ⅲ(2HDMⅢ)下对这些衰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参数|λuu|,|λdd|对Br(τ-→μ-P0)几乎无影响.在现有参数范围内,Br(τ-→μ-π0)不能达到实验上限,Br(τ-→μ-η(η′))能够达到甚至超过目前的实验上限.我们用现有的实验上限得到了|λτμ|和|λss|的关联关系:当参数|λτμ|在(10-210)内变化时,|λss|在(1-21)内变化.  相似文献   
86.
冯洁  林秋月 《实验室科学》2011,14(4):83-87,90
设计了一个无机化学综合实验,主要介绍1,10-邻菲咯啉合铈(Ⅲ)配合物的合成方法,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法和摩尔电导实验等表征配合物的组成,推测出配合物组成式。正确的组成式为:[Ce(NO3)3(Phen)2]。从红外光谱图上判断分子中邻菲咯啉分子和硝酸根离子与Ce(Ⅲ)离子配位情况。同时用吸收光谱法、荧光光谱法和粘度法测定配合物与DNA复合体系的光谱性质和粘度变化,通过对实验数据的作图并应用一些计算模型进行计算,进一步推测出配合物与DNA的作用的键合常数和作用模型。  相似文献   
87.
应用UV-Vis光谱法研究了pH=8.25的缓冲溶液中甲基百里酚蓝(MTB)-Nd(Ⅲ)配合物与鲱鱼精DNA的相互作用.发现MTB-Nd(Ⅲ)-DNA的最大吸收波长为610 nm,比MTB和MTB-DNA红移5 nm.DNA对MTB-Nd(Ⅲ)有增色效应.通过双波长物质的量比法、平衡透析物质的量比法研究,测得MTB-Nd(Ⅲ)-DNA三元复合物的结合比为n(MTB)∶n(Nd(Ⅲ))∶n(DNA)=10∶40∶1,MTB-Nd(Ⅲ)配合物与DNA作用的表观结合常数K=5.38×106.  相似文献   
88.
为了系统研究国内技术转移研究的发展进程及趋势,本研究利用文献计量工具CiteSpace对1992~2021年中国知网收录的3617篇文献进行了可视化分析并绘制了科学知识图谱。结果表明:技术转移领域学者之间沟通不足,有待进一步加强学术交流与合作;1992~2021年技术转移领域主要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主要研究热点包括技术转让、技术创新、跨国公司等;科技创新、专利转让和成果转化将会成为该领域研究的可能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9.
90.
刘锐平  Yuan  Baoling  Li  Xing  Xia  Shengji  Yang  Yanling  Li  Guibai 《高技术通讯(英文版)》2006,12(3):323-327
This study focuses on the effectiveness of hydrous manganese dioxides (δMnO2) removing arsenite (As(Ⅲ)) from aqueous solution. Effects of such factors as permanganate oxidation, pH, humic acid and Ca2 on As removal and possible mechanisms involved in have been investigated. Permanganate oxidation increases As removal to a certain extent; the higher pH results in the formation of more easily adsorbed As species, contributing to higher As removal; humic acid occupies adsorbing sites and decreases ζ potential of δMnO2, therefore inhibiting As removal; Ca2 facilitates As adsorption on δMnO2, mainly through increasing ζ potential and decreasing repulsive forces between As and surface sites. δMnO2 exhibits oxidative and adsorptive potential for As(Ⅲ), and may be employed as adsorbents or filter coating for As removal in water treatment proces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