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0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8篇
系统科学   9篇
丛书文集   17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理论与方法论   3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25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8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2 毫秒
41.
一种新型的类芬顿体系对苯甲酸的降解效果研究(英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由三价铁离子、过氧化氢和羟胺组成的新型均相类芬顿对苯甲酸的去除进行了研究。与芬顿体系、类芬顿体系相比,新型类芬顿体系由于加入了羟胺,而羟胺能够加速三价铁和二价铁的循环,同时不对自由基有明显的抑制。因此,苯甲酸的去除随着过氧化氢,三价铁离子以及羟胺投量的增加而增加,所有反应过程均符合拟一级动力学,拟一级速率常数超过传统芬顿体系的3~4倍。相比于传统体系,新型的类芬顿体系显示出了很高的过氧化氢利用效率以及羟基自由基的产生速度。羟胺的加入使得三价铁离子在整个反应过程中维持一个相对稳定的浓度(5.3μmol.L-1),从而解释了新型类芬顿体系符合拟一级动力学的原因。这种新型的类芬顿体系可以增加苯甲酸的去除,增加过氧化氢的利用率并且节省三价铁以及过氧化氢的投加量,具有较大的实际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2.
DNA聚合酶Ⅲ全酶的功能和结构的发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向义和 《自然杂志》2012,34(4):231-240
介绍了DNA聚合酶Ⅲ和聚合酶Ⅲ*的发现,DNA聚合酶Ⅲ全酶形式的提出以及全酶亚基的分离。同时,介绍了DNA聚合酶Ⅲ全酶的结构和功能,其中包括α核心的聚合酶功能,ε亚基的3′→5′外切核酸酶活性,[WTHZ]β[WTH1]亚基滑动夹子的功能以及γ复合物的结构与功能。  相似文献   
43.
A multiple criteria decision analysis(MCDA) approach is designed for capturing the relative preference information of a decision maker involved in a conflict.More specifically,an MCDA approach based on the outranking method,ELECTRE III,is employed for ranking states or possible scenarios in the conflict from most to least preferred,where ties are allowed,for a decision maker according to his or her value system.To demonstrate how this preference elicitation methodology can be conveniently implemented in practice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the Graph Model for Conflict Resolution,it is applied to a real world water supply crisis which occurred in the town of North Battleford,located in the Canadian province of Saskatchewan.  相似文献   
44.
采用水热方法合成一种新型稀土配合物[Eu(NIPH)(Suc)0.5(H2O)]n(NIPH为5-硝基间苯二甲酸根离子;Suc为琥珀酸根离子),并对该配合物进行了X射线单晶结构分析、元素分析以及红外光谱表征.结构分析表明,该配合物属于单斜晶系,C 2/c空间群,晶胞参数a=2.112 70(8)nm,b=0.900 27(3)nm,c=1.358 12(5)nm,α=90°,β=105.585 0(10)°,γ=90°,V=2.488(2)nm3,Z=8.对配合物的晶体结构、荧光性质和热稳定性做了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45.
运用水热合成法合成一种稀土配位聚合物[KDy(C4H4O4)0.5(C2O4)1.5(H2O)]H2O(1),该配合物属于正交晶系,Fddd空间群,晶胞参数a=8.8467(6),b=16.3167(11),c=7.2058(5),α=β=γ=90°,V=1040.15(12),Z=4,C5H6O10KDy,Mr=427.70,Dc=2.731g/cm3,μ=(MoKa)7.628mm-1,F(000)804,R1=0.0262和wR2=0.0697.并对该配合物的热重分析进行详细讨论.  相似文献   
46.
合成了一种钴和铜异金属配合物[Cu(pn)2Co2 (BTA)4 (pn)2]·4H2O,X-射线单晶衍射表明了该化合物是三核结构,属于单斜晶系,P21/n空间群,其晶胞参数如下:a=8.657 1(2),b=13.666 7(3),c=18.516 7(3)A,β=100.783 0(10)°,Mr=1 154.47,V=2 152.10(8)(A)3,Z=2,Dc=1.782 g·cm-3,μ=1.343 mm-1,F(000)=1 190.0,R=0.044 4,wR =0.107 9(Ⅰ>2σ(Ⅰ)).在该化合物中,π-π作用和O-H…N,N-H…N和O-H...O氢键连接配合物单元和结晶水形成了三维超分子结构.并报道了该化合物溶液的荧光性质.  相似文献   
47.
为提高配网重构的计算速度及效率,将自适应免疫算法(adaptive immune algorithm,AIA)用于配网重构;在此基础上结合GENOCOPⅢ(genetica algorithm for numerical optimization of constrained problems)算法对AIA进行改进,提出了对不可行解进行修复的AINOCOP(adaptive immune algorithm for numerical optimization of constrained problem)算法用于配网重构,该方法综合了AIA的双层优化特点以及GENOCOPⅢ的可行解搜索方法;在基因的编码技术上,基于启发式规则,采用方便的十进制编码策略.将多种方法用于69节点系统的配网重构计算,GA、IA、AIA和AINOCOP的平均迭代次数分别为300、30、25次和12次,连续运算50次,AIA和AINOCOP在50代内可得到最优解的次数分别为8次和15次.  相似文献   
48.
以戊二醛、三乙烯四胺、乙二胺为原料,制备了聚酰胺树脂.用聚酰胺树脂填充分离柱,在1 mol/L的酸度条件下,以5 mL/min的流速洗脱Cr(Ⅵ),Cr(Ⅵ)被全部吸附而Cr(Ⅲ)不被吸附.被吸附的Cr(Ⅵ)用10g/L氢氧化钠从聚酰胺分离柱上洗脱.分离的Cr(Ⅲ)和Cr(Ⅵ)用棓花青褪色光度法在530 nm下分别测定其含量.此法对10 mg/L的Cr(Ⅵ)和Cr(Ⅲ)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24%和1.41%,加标回收率为92.0%和96.8%,实验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49.
以来自web of science图情学科中"知识组织"研究的文献为研究对象,运用知识可视化图谱软件CiteSpace Ⅱ对这些数据进行文献共引文分析和热点分折,以知识图谱的方式展示了图情学领域"知识组织"研究前沿的演进情况。  相似文献   
50.
采用光谱法、黏度法和DNA热变性方法研究甲基丙烯酸8羟基喹啉Eu(Ⅲ)配台物(Eu(MA)_2(hq))与鲱鱼精DNA之间的作用机制和结台常数结果表明:该配台物加人鲱鱼精DNA后,特征吸收峰发生明显的减色效应,但峰位红移现象不明显;该配台物能猝灭中性红DNA体系的荧光;该配台物与鲱鱼精DNA的结台常数K_(20)=5.91×10~3L/mol,K_(35)=7.70×10~3L/mol,二者作用的物质的量比为1;该配台物与鲱鱼精DNA之间的热力学函数△rH_m~e=1.34×10~3J/mol,△rG_m~e=-2.12×10~4J/mol,△rS_m~e=76.41 J/(mol·K);鲱鱼精DNA的相对黏度增大,熔点明显升高,Eu(MA)_2(hq)与鲱鱼精DNA之间的作用模式为插人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