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6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2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16篇
教育与普及   22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53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61.
以火洛村古滑坡为研究对象,调查研究区地质构造和地形环境条件,查明滑坡山体的破坏现象和岩体结构,分析滑坡发育特征,建立山体地质结构模型,采用数值计算反演滑坡山体破坏的成因,探讨溃屈的诱导因素及临界动力强度。结论如下:滑坡于晚更新世中晚期形成,具有溃散性高速远程碎屑流的特点;斜坡底部软弱带及陡倾节理控制山体结构及滑坡发育特征,其对地震动力的响应显著;溃屈临界地震加速度为0.3 g。  相似文献   
62.
在软硬互层岩石中,地质灾害极易发生。本文以S215公路K3+172~K3+252段滑坡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该滑坡的空间形态、物质组成和变形特征,采用极限平衡法,选择折线型滑动模型,在两种不同工况下对其稳定性进行了计算,最后对滑坡稳定性进行了评价。滑坡在天然工况I条件下为基本稳定状态,在暴雨工况Ⅱ条件下为不稳定状态。提出了多级抗滑桩工程、截排水工程、坡腰平台复绿工程、道路路面修复工程和监测工程相结合的综合防治工程,为该滑坡的后期治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3.
结合三峡黄腊石滑坡灾害情况,计算了在长江不同水位的情况下,黄腊石失稳后滑坡体滑速、入江产生的最大涌浪及涌浪传播,分析了其对上下游重要城镇和建筑物的影响.  相似文献   
64.
针对黄土高原地区填土滑坡研究甚少的现状,以发生于甘肃省东乡县城中心区域的大型人工填土滑坡为研究对象,通过钻探和物探等勘察技术对其滑动机理和变形破坏特征进行了研究,指出地下水排泄和填土不均匀沉降是该类填土工程必须引起重视的两大关键问题,研究成果对削山造地等人类工程活动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5.
基于原位双环渗水试验的堆积层滑坡入渗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段河坝堆积层滑坡体不同地层开展了野外双环渗水试验,并利用野外高密度电法探测不同地层含水状态.结果表明:堆积层黄土渗透系数为1.90×10-4~2.25×10-3cm/s,最大渗透深度约为1.55 m;风化千枚岩层渗透系数为2.87×10-5cm/s,为相对隔水层.室内颗粒分析试验分析表明导致两者渗透差异的原因主要是不同粒组含量、密度等,通过高密度电法试验得到风化千枚岩层含水率很高.推测造成堆积层滑坡降雨致滑的主要原因并非是大气降水在堆积层缓慢下渗,而是沿坡积黄土层和风化千枚岩内部裂缝、落水洞等优势通道下渗,在风化千枚岩层滞留,使其含水量增加,抗剪强度降低,导致斜坡内部发生变形.  相似文献   
66.
基于Geo-Slope的土质滑坡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滑坡的稳定性受降雨、地震等因素影响较大,在各种稳定性分析方法下的安全系数有一定的差别.以芦山地震震区某土质滑坡为例,通过现场的工程地质勘查,分析了该滑坡的基本特征.在Geo-Studio的Slop/W模块中建立模型,分析该滑坡在天然、暴雨、地震3种工况下的稳定性,采用摩根斯坦—普瑞斯法、毕肖普法、简布法与一般方法计算安全系数.  相似文献   
67.
为研究前期降雨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基于云南省龙江水电站近坝库岸边坡滑坡区实测降雨资料,通过自行研制模型试验装置,进行前期降雨作用下室内边坡滑坡模型试验,分析前期降雨作用下的边坡滑坡特性。研究表明:前期降雨作用是引起边坡滑坡的主要因素,由于前期降雨作用下雨水在边坡坡面进行了充分入渗,导致边坡土体强度减小,引起非饱和土中基质吸力丧失或减小,再次降雨极易引起边坡滑坡;前期降雨作用引起边坡滑坡类型为浅层牵引式滑坡。  相似文献   
68.
基于腊寨水电站大坝右岸滑坡位移观测资料,运用分形几何中的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对滑坡位移矢量角变化规律进行深入研究,发现滑坡位移矢量角的赫斯特指数H与时间相关函数C(t)随着滑坡失稳程度的加剧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表明位移矢量角与滑坡稳定状态同步的动态变化过程,进而说明时间序列分析方法用于滑坡动态预报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9.
为监视窄口水库滑坡体的变形情况,在其滑坡体上布设了8个位移标点,利用近坝区已布设的平面监测网中的A、F点对各标点进行监测,其精度能够满足滑坡体的观测要求  相似文献   
70.
黄腊石滑坡群是长江三峡库区一大型滑坡群,研究发现,黄腊石滑坡群的主要发育期与古环境气候的暖期气候期一致这一结论对掌握滑坡的发育史,进而对滑坡灾害预测评价、防灾减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