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4篇
系统科学   9篇
丛书文集   2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综合类   1076篇
自然研究   2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53篇
  2016年   68篇
  2015年   73篇
  2014年   72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泥河湾的介形类化石与古环境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42.
文章通过常规物性分析和特殊岩心分析,对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下奥陶统马家沟组地层的储集物性进行了研究。指出了储集物性在纵向上的变化规律,并从岩心测试的角度提出了天然气在该套储层中作有效运移的最低孔隙度和获取工业气流所必需的孔隙度下限值。  相似文献   
43.
本文运用现代沉积学原理和方法.以丰富的地质资料为基础,把西露天矿区元宝山组自下而上划分为湖泊三角洲体系和扇三角洲体系、冲积扇体系、曲流河体系、辫状河体系.比较详细地剖析了各沉积体系的构成、特征,再现了聚煤期及其前后的沉积环境演化。  相似文献   
44.
45.
Although petroleum exploration is being conducted in the Hong Kong region, high-quality hydrocarbon source rocks have never been found in this area. The Ping Chau Formation is only Mesozoic-Cenozoic sedimentary rock exposed in Hong Kong and its surrounding areas. The hydrocarbon source rock of the Ping Chau Formation is very rich in organic matters, which has an average total organic carbon (TOC) of 1.9% and chloroform bitumen ““A““ range from 0.14% to 0.24%. The total hydrocarbon content varies from 880 to 1800 ppm and the transformation ratio is specific from 5 to 9. The index of pyrolytic hydrogen is up to about 600 mgHC/gTOC. These data demonstrat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high-quality hydrocarbon source rock. The lamalginite is the major maceral of the source rock of the Ping Chau Formation, and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also suggest that the organic materials of the source rock are of type I and type Ⅱ1, with abundant gammacerane, γ, β-caro-tane and C24 tetracyclic terpane, which indicate that it was formed in the salt water and brackish water sedimentary environment, and the source rock has evolved into a mature phase. The organic inclusions are found within calcite veins in cracks of the source rock, indicating that hydrocarbon has been generated and a secondary migration has happened. The source rock in the Ping Chau Formation is about 200-300 m thick, thus having considerable hydrocarbon potential. The discovery of the high quality hydrocarbon source rock in the Ping Chau Formation will certainly provide insight on hydrocarbon resource exploration in the South China Sea area.  相似文献   
46.
对生物体内活性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对活性氧的本质、形成及化学活性进行了研究,指出提高生活质量需清除控制体内多余的活性氧.  相似文献   
47.
储层流动单元研究可以更好地预测剩余油的分布,指导油田开发.以准噶尔盆地百口泉油田百21井区百口泉组冲积扇相储层为例,利用岩心、测井资料开展流动单元研究,在储层细分对比的基础上,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将研究区流动单元分为E,G,F,P等4种类型.描述了各类流动单元孔隙结构特征、空间分布规律及其与沉积微相间的相互关系.总结出冲积扇流动单元模式,并分析了各类流动单元与剩余油分布的关系.研究表明:冲积扇储层中E类流动单元多分布于主槽流沟的中心部位;G类流动单元多呈宽带状分布于主槽微相的沟间滩及侧缘槽微相砂体的侧翼;F类流动单元一般都在辫流砂岛、辫流滩地;P类流动单元一般分布在扇间滩地或漫洪、漫流带.剩余油多分布于横向渗流屏障附近流动单元的边缘部位和流动单元接合处.  相似文献   
48.
东营凹陷沙河街组岩性油藏的形成与分布在宏观上受多种元素的控制,这些宏观地质控制因素包括构造带类型、沉积体系域类型、储集相类型、烃源岩条件和盆地温压条件等.根据岩性油藏的自身特点分析认为,东营凹陷沙河街组岩性圈闭能否成藏主要受到4大主控元素的控制,分别为岩性油藏输导通道因素、流体动力因素、储层临界物性因素、砂体封闭性因素.经研究在牛庄洼陷发现沙河街组岩性油藏具有“三元主控”的特征.  相似文献   
49.
潍北凹陷孔店组烃源岩生物标志物特征及地球化学意义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通过对潍北凹陷孔店组烃源岩有机质丰度、类型、成熟度及生物标志物的研究,发现孔店组烃源岩重排甾烷含量低,C27,C28和C29规则甾烷含量较多,C29甾烷的20S/(S R)和C29ββ/(ββ αα)比值分别在0.12~0.38和0.3~0.45之间;在萜类化合物中,奥利烷含量低,γ蜡烷与C30藿烷比值在0.1~0.37之间.研究结果表明孔店组烃源岩生源以高等植物为主,混有一定比例的藻类等低等水生生物,沉积环境为含盐度低的弱还原-弱氧化湖沼相,烃源岩有机质处于低熟-成熟阶段.  相似文献   
50.
川西前陆盆地须家河组沉积相及岩相古地理演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川西前陆盆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是油气勘探的重点层位.依据新的地层划分方案、大量钻井、露头及岩芯资料,结合区域地质特征,详细研究了须家河组沉积相、岩相古地理特征及其演化.结果表明:研究区内主要发育了冲积扇、湖相三角洲、湖泊、海相三角洲、滨岸和海湾六种主要的沉积相类型;古地理演化经历了由海相环境-海陆过渡相环境-陆相环境的转变;在须四早期,受安县运动的影响,龙门山褶皱成山,使研究区与阿坝海域完全隔绝,整个四川盆地真正进入了陆相沉积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