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篇
  免费   3篇
系统科学   11篇
丛书文集   14篇
综合类   9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61.
老字号具有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文化内涵、巨大的无形价值和天然的品牌优势,但长沙许多老字号并没有发挥优势成为市场经济中的赢家。主要原因是理念误区和体制障碍。老字号欲重新崛起,理念、特色、品牌、经营、传播五大战略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62.
运用相关统计方法测算并分析了长沙市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碳排放效应及时空差异.研究结果表明,2001-2012年,长沙市净碳排放量呈上升趋势,年均增加66.51万t,各区县净碳排放量的空间差异比较明显,单位GDP碳排放强度呈下降趋势.该结果反映了长沙市建设用地和耕地是主要的碳源,针对长沙市的市情提出了关于长沙市土地利用增汇减碳的对策.  相似文献   
63.
斯坦贝克的中篇小说《胜负未决》是一部寓意深刻的象征主义小说,作者运用大量的象征手法,赋予作品丰富的思想内涵和生命力。作品的标题、颜色及场景的描绘中蕴含丰富的象征意义,这些象征意义背后隐含着作者的创作意图和作品的主题思想。  相似文献   
64.
利用长沙代表站的旱涝等级资料和长沙市历年的数据,建立了长沙市1900~2000年(101年)的旱涝等级序列。研究分析认为,在近100年中,长沙市涝灾比旱灾多19.80%;利用数理统计的方法,通过数学建模对长沙市粮食生产年景进行了划分。并研究了长沙市旱涝灾害与粮食产量波动的关系。图2,表5,参10。  相似文献   
65.
瓷与诗是两种别具中国特质的文化产物,唐代长沙窑开创的器表题诗艺术形成了一种别具特色的“瓷诗文化”。这些诗歌大多不为唐诗典籍记录,属于民间原创作品,它们率真质朴地反映了唐代特定历史时期的市井生活和民生状态,为我们了解唐代民俗,研究诗史发展,特别是分析唐代民间诗歌文化提供了不可多得的鲜活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66.
19世纪末20世纪初,受维新运动和新政改革的影响,特别是在长沙开埠通商的直接带动下,长沙城市经济迅速地完成了由传统型经济向近代型经济的转型,长沙逐渐成为湖南全省的工商业中心、航运中心和外贸中心,最终确立了其湖南区域经济中心的地位,从而大大地加快了长沙的近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67.
《三国演义》中的赤壁之战部分,其独具匠心的战争描写、炉火纯青的人物性格刻画、个性化的语言艺术、曲折奇妙的情节设计,处处都体现着罗贯申非凡的艺术成就。  相似文献   
68.
“暴力美学”是电影拍摄中一种由杂耍蒙太奇发展出来的技巧论形式美学观念,常因镜头过于血腥暴力,给观众带来理解的难度。通过对“暴力美学”形式感的解析,阐释“暴力美学”所负载的社会功能和道德教化作用,分析日本的“暴力美学”电影《大逃杀》的主题:对人性的弱点投以最大的同情和悲悯;同时,还极力刻画人性的温存,人性的美好。  相似文献   
69.
基于"两型"社会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思路,通过查阅长沙市相关统计资料,并结合该地区的实际情况,应用环境经济学的原理与方法,从多个角度考虑并建立模型,估算了2008—2015年长沙市大气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并对大气污染造成的生态损失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2015年大气污染总体损失是2008年的2.94倍,其中:最高的是建筑腐蚀损失,达到3.16倍;其次是家庭清洗费(2.62倍)、森林损失(2.45倍)和农作物损失(2.23倍);人体健康损失最少,为1.69倍. 2015年长沙市GDP总量为8 510.13亿元,当年的环保支出为19.87亿元,占GDP总值的0.23%.虽然2008—2015年长沙市政府对环保投资力度不断加大,但相对整体经济发展来说,投资力度尚显不够.  相似文献   
70.
为了提高PM2.5浓度预报准确率,基于长短期记忆(LSTM)神经网络构建多变量混合预报模型(hLSTM),利用空气质量数据、气象数据和日期时间信息对长沙10个空气质量监测站未来24小时PM2.5浓度进行逐小时预报,并对模型精度进行评估。结果表明:hLSTM逐小时PM2.5预报模型误差随预报时效的增加呈现前陡后缓逐步增大,均方根误差(RMSE)、平均绝对误差(MAE)和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MAPE)分别从1 h的6.53 μg·m-3、4.03 μg·m-3和16.02%增大到24 h的20.62 μg·m-3、13.56 μg·m-3和47.34%;模型误差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差异,呈现冬季>秋季>春季>夏季的特征;相较于基于决策树(DTs)、循环神经网络(RNN)和普通LSTM的预报模型,hLSTM模型能更好地提取长沙PM2.5浓度数据的时序特征,达到更高的预报精度;利用hLSTM模型对长沙2019年12月13日~16日重污染天气过程PM2.5浓度进行预报,各时效的预报结果均能反映污染过程中PM2.5的变化趋势,其中3 h内的预报结果与观测值吻合程度较高。可见hLSTM可较好提取长沙PM2.5浓度变化特征,为其短临预报提供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