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丛书文集   2篇
现状及发展   6篇
综合类   38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研究了中华猕猴桃蛋白酶在不同浓度(V:V)乙醇存在下的内源荧光发射光谱、紫外差光谱、圆二色光谱(CD谱)及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的变化,并测定了相应的活力变化,当乙醇浓度低于30%时,酶的荧光强度无明显变化,而乙醇浓度大于30%时,则酶荧光强度增大,且峰位略红移。在乙醇溶液中,酶的紫外差光谱在225~235nm内出现正峰,峰强度随乙醇浓度的增高基本表现为逐渐增大,峰位也逐渐蓝移。CD谱及红外光谱的测定结果表明低浓度乙醇中酶分子有序二级结构的减少及高浓度乙醇中β-折叠含量的增加.随乙醇浓度的增加.酶的活力表现为逐渐降低,且乙醇对酶的失活作用类似于竞争性抑制。  相似文献   
42.
酿酒酵母A001与克鲁维酵母Y034进行属间原生质体融合,得到融合株AY023,该株具双亲优良性状,在45℃条件下,通过优化发酵基质成分,以15%的葡萄糖浓度进行厌氧发酵产酒率7%,为理论产率的91.5%。  相似文献   
43.
尾巨桉新旧木片苯/醇抽提物的Py-GC/MS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尾巨桉木材抽提物不仅消耗大量的制浆漂白液及助剂,而且加重废水对环境的污染,还造成巨大的抽提物天然资源浪费。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采用Py-GC/MS研究尾巨桉新旧木片抽提物高品位资源化利用的前景。结果表明:尾巨桉新鲜木片苯/醇抽提物的成分为1,2,3,4,4a,9,10,10a-八氢-1,4a-二甲基-7-(1-甲乙叉)-1-菲酸甲酯(19.49%)、3,7-二羟基-9-甲氧基-1-甲基-6H-二苯并[B,D]吡喃-6-酮(5.01%)、1,2,3,4,4a,9,10,10a-八氢-1,4a-二甲基-7-(1-甲乙叉)-1-菲酸(4.47%)、麦角甾-4,6,22-三烯-3β-醇(4.07%)、2,6-二甲氧基-苯酚(3.94%)、十六酸(2.96%)、乙酸(2.86%)、1-(3-甲氧基苯基)-乙酮(2.83%)、2-甲氧基-苯酚(2.47%)、日尔曼醇(2.00%)等145种物质;陈旧木片苯/醇抽提物的成分为麦角甾-4,6,22-三烯-3β-醇(23.33%)、马钱子碱(9.61%)、(5β)-胆固醇-8(14)-烯-24-醇(6.86%)、油酸(6.14%)、2-甲基-苯酚(5.63%)、1-巯基-2-十七烷酮(4.06%)、2,4-二苄基-5,8-二甲氧基-6-甲基-1-萘酚(3.86%)、十六酸(3.65%)、β-谷甾醇(3.12%)、4-氯-2-氟苯胺(2.29%)、(3β,4α,5α.)- 4,14-二甲基-9,19-环麦角甾-24(28)-烯-3-醇(2.19%)、17-氯-7-十七烯(2.09%)等55种化合物。因此,尾巨桉新旧木片苯/醇抽提物可用于生物能源、生物医药、化妆品、护肤品及香料等。  相似文献   
44.
研究了乙醇水溶液光催化脱氢中Ag对Pt/CdS的助催效应,最佳匹配量和制备顺序为Pt(3%)/Ag(1%)/CdS.应用脱附法,XPS和XRD等实验方法研究了助催机理。结果表明:Ag的助催作用包括化学效应-Ag的s,d电子向Pt对H2的脱附能,有利于产氢,及Ag的中介传递光生电子促进光生电子空穴对的分离;物理效应-Ag对Pt的集团分散作用减小了热处理时Pt的烧结降活,前者化学效应可能是主要的。  相似文献   
45.
树干毕赤酵母单级连续发酵制取乙醇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稀释率、流加糖浓度和初始酵母浓度对树干毕赤酵母单级连续发酵的影响.结果表明:稀释率对单级连续发酵影响较大,当流加糖浓度为45 g/L、稀释率为0.04~0.06 h-1时发酵效果较好,乙醇得率可达0.370~0.372 g/g,产率为0.586~0.754 g/(L·h).在稀释率为0.06 h-1时,较为适宜的流加糖浓度为45 g/L,此时乙醇产率为0.785 g/(L·h).只要稀释率和流加糖浓度确定,初始酵母浓度不会对达到"稳态"的单级连续发酵产生影响.当稀释率一定时,发酵40 h后基本可达到"稳态",此后各参数均稳定在一定范围内,可稳定连续发酵104 h.  相似文献   
46.
乙醇-盐-水-5-Br-PADAP体系中萃取分离测定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在硫酸铵存在下,5-Br-PADAP乙醇体系中Ru(Ⅲ)、Pd(Ⅱ)的萃取行为以及乙醇溶液的分相条件,讨论了影响萃取率的各种因素,实验表明:85℃水浴中,pH5.5~6.5内,该体系中Ru(Ⅲ)可完全被乙醇相萃取,但室温下,pH1.0~7.0内,Pd(Ⅱ)萃取率可达100%,而Ru(Ⅲ)不能被萃取,因此可实现Ru(Ⅲ)、Pd(Ⅱ)混合离子的定量分离,同时建立了钌的测定方法.pH5.80时,乙醇相中Ru(Ⅲ)-5-Br-PADAP配合物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约为1.081×105L.mol-1.cm-1,Ru(Ⅲ)含量在0~8.00μg/10 mL内符合比尔定律,检出限为0.012μg/mL.该法用于混合样中钌的分离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