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1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30篇
系统科学   21篇
丛书文集   11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现状及发展   3篇
综合类   53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通过对前置、顶置蒸发器总成内空气速度场、压力场的CFD分析,发现前置蒸发器总成中空气在蒸发器入口段产生了较大的气流涡旋,影响了流场的均匀性,另外在顶置蒸发器总成中也存在出风流场不均匀。针对上述问题,对局部结构进行了改进,在前置蒸发器总成进口风道加装导流板,调整了顸置蒸发器出风口开口角度。计算结果表明,结构优化后的流场更加均匀,从而提高了空调系统的性能。  相似文献   
112.
本文以计算流体动力学及热流固耦合数值计算理论为基础,对处于高速、高温、高压等高参数极端工况的机械密封摩擦副密封环界面、流体膜及工作流场进行了热流固耦合数值计算分析,为高参数机械密封动环的进一步结构优化设计提供依据。因此,对密封环进行热流固耦合方面的研究就显得非常有必要。  相似文献   
113.
对流换热是降低制动盘摩擦面温度的重要散热形式.针对带散热筋结构的列车制动盘,采用CFD-ACE软件,对不同散热筋结构及布置形式下的制动盘内部通道速度场、温度场和对流换热系数等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用体积换热量评估制动盘的有效换热效率.结果发现:制动盘通风通道对流换热系数沿着内径到外径不断降低,迎风面换热系数明显高于背风面;径向筋板的间断分布可以提高7.4%的制动盘与空气的平均对流换热系数;在长筋板间增加短筋板将增强17.2%的制动盘换热量.  相似文献   
114.
湍流模型在折流板换热器壳侧结构优化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不同湍流模型在换热器流场和传热计算中的适用性,分别采用Spalart-Allmaras湍流模型、标准k-ε湍流模型和可实现k-ε湍流模型计算换热器在不同入口速度下的出口温度、换热系数等参数.将3种湍流模型的CFD计算结果与Bell-Delaware理论计算值进行对比可知,Spalart-Allmaras湍流模型的换热器性能数值计算存在明显缺陷,可实现k-ε湍流模型的换热器CFD较其他两种湍流模型的更为适用.将适用性较好的可实现k-ε湍流模型进行CFD数值模拟,模拟结果表明挡切率为25%时换热器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115.
提出了一种利用两相流Eulerian Wall Film ( EWF)模型和自定义结露量公式相结合来预测样品表面相变行为及液膜变化的方法。首先利用自搭建环境实验箱开展结露物理实验,并分别基于两相流EWF模型与单相流模型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相对于单相流模型,EWF模型因考虑了相变过程而能够更加精确地模拟样品表面相变行为。然后通过自定义公式计算所得结露量与实测结露量的对比,验证了所提出结露量公式的正确性。最后在模拟与实测的温湿度曲线以及结露量吻合较好的前提下,模拟了样品表面液膜变化过程,过程中液膜呈现的形态与物理实验中原位摄像系统捕捉到的液膜形态初步吻合。  相似文献   
116.
为机舱测风更加准确,采用计算流体力学仿真方法,以5 MW风力发电机组为例,仿真分析了额定风速10.5m/s,风轮额定转速11.34r/min情况下,对比带与不带T型阻流板不同叶片结构对风力发电机组的外流场分布的影响,以及对机舱顶部风速风向仪测量精度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带T型阻流板叶片对于机舱顶部风速仪、风向仪测量精度产生较大影响,建议将风速风向仪位置相对于原位置向前移动0.3m升高1m,使风速风向测量精度达到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17.
利用时空守恒元解元(CE/SE)算法求解二维无量纲非稳态可压缩Navier-Stokes方程,将CE/SE算法应用于二维平板内驻波声流的计算,对求解出的流场与理论近似解作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比自然对流换热来研究驻波声流对二维平板内对流换热的影响。分析结果,CE/SE算法能很好的计算出声流流场,计算得到的声流流场与理论近似解相吻合,同时得到了声流流场下的温度场。结果表明了驻波声流能明显的加快对流换热,有效的降低流场中的热量。  相似文献   
118.
刘燕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9,19(16):134-140
基于计算机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方法和虚拟叶片(virtul blade method,VBM)方法研究了风力机尾迹与复杂地形的相互作用,以实际风电场为例,分析了造成复杂地形风电场中风力机振动的主要原因,提出了一种基于CFD的快速分析风电场气动性能的方法,比较了雷诺平均(Reynolds-averaged,Navier-Stokes,RANS)和大涡横拟法(large eddy simulation,LES)求解方法在捕捉地形效应和尾迹及预测风电场功率性能方面的差异。研究分析发现,机组尾流和复杂地形效应造成的湍流强度过大是造成该风电场风力机运行时剧烈震动的原因,LES方法预测尾流的延迟衰减和更明显的尾流干扰作用导致风电场的发电量低于RANS方法。RANS方法过度预测湍流,导致湍流动量更快的扩散和尾流快速恢复。因此,CFD结合VBM分析复杂地形条件下风电场气动性能的方法,可实现复杂地形大型风电场性能的快速分析,可应用于风电场相应气动控制策略的制定和复杂地形风电场的微观选址。  相似文献   
119.
借鉴湖南丘陵地区农村住宅选址,提出农村平原地区住宅北向植被同样可以遮挡冬季寒风,同时不影响夏季自然通风,还可进一步提升湖南农村住宅居住舒适度.通过CFD在剖面上模拟了植被与住宅间不同的距离对室内自然通风的影响,并根据南北墙面无因次压力分布确定了最佳取值.以此为基础,在平面上模拟了植被的种植范围,同样依据无因次压力分布,获得最佳取值.最终获得了自然通风性能最优的住宅结合绿化设计模式,能够满足湖南夏热冬冷气候区冬夏两季的不同的自然通风需求.  相似文献   
120.
建立了铁合金车间自然通风三维k~ε模型,在动量方程中考虑浮力影响,利用Fluent软件模拟了车间内风流组织和矿热炉塌料事故下的CO非稳态扩散.结果表明:各呼吸面的风流结构可分为主流区、涡流区和停滞区,在烟囱附近存在涡流分布,在主流出口边壁处存在停滞区;分析了不同风向和风速下不同通风时刻CO的迁移过程和分布规律,CO浓度在主流卷吸作用下从涡流中心向周围逐渐降低;通过回归分析得到了通风时间跟风速呈指数下降关系,为铁合金车间通风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