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72篇
  免费   341篇
  国内免费   586篇
系统科学   330篇
丛书文集   641篇
教育与普及   342篇
理论与方法论   56篇
现状及发展   79篇
研究方法   1篇
综合类   13350篇
  2024年   82篇
  2023年   270篇
  2022年   270篇
  2021年   279篇
  2020年   279篇
  2019年   294篇
  2018年   159篇
  2017年   219篇
  2016年   263篇
  2015年   372篇
  2014年   708篇
  2013年   639篇
  2012年   643篇
  2011年   730篇
  2010年   751篇
  2009年   821篇
  2008年   782篇
  2007年   765篇
  2006年   592篇
  2005年   535篇
  2004年   482篇
  2003年   506篇
  2002年   502篇
  2001年   538篇
  2000年   429篇
  1999年   357篇
  1998年   361篇
  1997年   309篇
  1996年   331篇
  1995年   277篇
  1994年   227篇
  1993年   184篇
  1992年   184篇
  1991年   161篇
  1990年   180篇
  1989年   153篇
  1988年   74篇
  1987年   44篇
  1986年   28篇
  1985年   8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8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61.
MXA—300型采煤机在工作一定年限后,其液压系统的完好性、密封性、灵敏性、可靠性降低。由于以上原因造成采煤机调高系统内双锁阀关闭不严,使微量油液泄漏,导致机组在运行过程中摇臂出现下滑、自落现象,严重制约工作面正常生产。针对这种情况,王庄煤矿曾在6105工作面使用DSF型单项锁对MXA—300型采煤机的调高系统进行了改造,收到了良好效果,为工作面正常生产创造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62.
二甲醚饱和液相导热系数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制了高精度瞬态双热线法导热系数测量装置及数据采集系统,整个测量系统的不确定度小于±1%.用液相甲苯标定213~363 K温度区间的饱和液相导热系数,并与标准值进行了比较,测量的平均偏差为0.37%,最大偏差为0.73%.用此装置对245~385 K温度区间的二甲醚饱和液相导热系数进行了实验研究,利用测量得到的饱和液相导热系数数据,拟合了二甲醚饱和液相的导热系数方程,该方程的计算值与实验数据的平均偏差为0.32%,最大偏差为0.85%,为二甲醚作为替代制冷剂和替代燃料等研究提供了急需的热物性数据.  相似文献   
163.
塑性全量理论的结构强度试验应变数据处理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弹塑性力学全量理论及工程假设方法,给出了一种新的应力应变关系表述函数.应用该函数对复杂结构强度试验中弹塑性范围内直接检测到的应变数据进行应力转换,并结合双剪应力强度理论对结构强度进行判定.结果表明,该函数对解决较复杂工程结构强度试验中的应变转换具有较好的精确性和可实施性.  相似文献   
164.
邻、对甲酚与对二甲苯固液平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结晶提纯邻甲酚和对甲酚,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测定了邻甲酚和对甲酚分别与对二甲苯二元固液平衡数据,同时绘制出相应的简单低共熔型二元相图.低共熔组成和温度为:邻甲酚 (x) 对二甲苯 (1 -x),x=0.420 5,T=271.82K;对甲酚(x) 对二甲苯(1-x),x=0.459 8,T=272.52K.采用Ott方程对固液平衡数据进行关联,温度标准偏差不大于 0. 8K;根据固液平衡热力学基本关系,应用UNIFAC基团贡献法计算溶液活度系数,所得固液平衡计算值和实验值比较接近,说明UNIFAC法对以上体系是适用的.  相似文献   
165.
给出了特征的定义、参数化技术的定义,以及基于特征的参数化设计的定义,并建立了双螺杆磨浆机构的参数化模型,最后运用Pro/TOOLKIT和VC++实现了双螺杆磨浆机构的参数化设计。  相似文献   
166.
研究了用塔顶温度控制累积罐进行自动切换的操作方法,并以异丙醇一正丙醇为实验物系进行了该操作方法的实验,结果表明,根据塔顶温度控制累积罐自动切换的方法操作稳定、控制可靠,通过实验,给出了温度设定点的选择原则,并讨论了此操作在分离高浓度物料中的表现,认为此操作方法适用范围广泛,实用性强.  相似文献   
167.
掺杂LaNiO3型双功能氧电极的研究--溶胶-凝胶制备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得到高性能的双效氧电极,研究了钙钛矿型掺杂LaNiO3电催化剂的溶胶-凝胶制备方法,通过热重-差热分析、红外分析、XRD分析以及催化剂的粒径分布分析等手段,探讨了pH值、柠檬酸用量以及焙烧制度对催化剂制备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LaNiO3的溶胶-凝胶法的最佳工艺条件是:柠檬酸的用量为金属离子总物质的量的1.5倍;pH值调节为9;焙烧制度为在750℃下焙烧2h。  相似文献   
168.
金刚石具有的一系列优良特性使其成电极材料的重要选择之一,采用P型掺杂金刚石薄膜电极可制备具有一定应用价值的双电层电容器.本文介绍了金刚石薄膜电极电化学双层电容器的基本原理、结构和主要参数.并通过对实验制备出的电容器进行相关参数的测定,证明了以P型掺杂金刚石为电极材料的双电层电容器具有优良的特性和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9.
西门子PCS7系统在加热炉控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利用SIEMENS公司的过程控制系统PCS7V6. 0完成加热炉热工控制的方法,阐述了控制系统的软硬件配置、控制系统完成的功能和控制的难点与实现。整个加热炉控制系统配置为双CPU冗余,采用冗余环形工业以太网、欧洲流行的PROFIBUSDP现场总线和分布式I/OET200M结构。采用PROFIBUS-DP协议的ET200MI/O站冗余通讯接口和电缆,实现与双控制器(CPU)的冗余通讯。  相似文献   
170.
提出一种应用于低压大电流高频开关电源功率变压器的新型双绞并联铜箔线圈.由于铜箔双绞并联,铜箔间的电流及电流密度均匀,从而减小了并联线圈的交流损耗.与线圈的交错结构比较,双绞铜箔并联结构线圈的变压器具有最小的原副边耦合电容.通过建立一维涡流模型,对新型双绞铜箔进行交流损耗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铜箔绞绕方案能有效减小线圈损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