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3篇
  免费   4篇
丛书文集   13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理论与方法论   6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59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62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壮族作家谢树强以创作农村题材小说著称,他的小说反映了改革开放初期广西乡村的历史变革,塑造了一批具有典型性的农民形象。同时,他敏于发现、勇于揭露在改革进程中出现的问题,发挥文学的现实功用,以文学介入现实。此外,在小说艺术方面也进行了多种探索。  相似文献   
32.
作者于1985年1月至5月调查了内蒙古自治区蒙古族人649例(男315例,女334例)蒙古褶,上眼睑褶皱。调查为随机取样,被调查者年龄在9—25岁之间。蒙古族人蒙古褶平均级(x±S.D.)为1.94±0.883,出现率为93.91%与我国其它民族相比,蒙古族人的蒙古褶出现率较高。蒙古族人上眼睑褶皱平均级为(x±S.D)1.21±1.032,出现率为71.10%,与我国其它民族相比,蒙古族人上眼睑褶皱平均级与出现率均较低。  相似文献   
33.
本文以海南省416名黎族正常学龄儿童为对象,对掌轴三叉t的位置,用atd角,tpD值和t横向指数三个参数进行研究,将数据进行了统计学分析,分别求出三个参数与年龄的相关系数和回归方程,并与有关资料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34.
对内蒙古的蒙古族、汉族以及达斡尔族、鄂温克族和鄂伦春族人口发展模型、发展特点和蒙古族、汉族人口未来发展预测模型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35.
王家林 《广西科学》1994,1(4):48-56
根据1991年5203名7~22岁壮族学生的全国统一性调查资料。发现壮族学生的身高、坐高、体重、胸围、肺活量和立位体前屈(男)低于全国汉族学生水平,50m跑高于全国汉族学生水平。与1985年调查比较,壮族学生身高、体重的增长,城市高于乡村,男生高于女生;肺活量城市学生呈下降趋势,乡村学生呈上升趋势;50m跑城乡男女生均呈上升趋势,立位体前屈均呈下降趋势;壮族男生突增高峰年龄和女生月经初潮平均年龄分别提前0.2~1.5岁和0.08~0.38岁,开始呈现“生长发育长期加速”的现象。与同期汉族学生比,壮族乡村学生处于“赶上生长”的阶段。壮族学生的视力不良率、近视患病率低于汉族学生水平;蛔虫卵检出率和乳、恒龋患病率高于汉族学生水平。  相似文献   
36.
毕摩画是彝族传统的绘画之一,本文从绘画工具与材料的视角,探索毕摩画的物化形式和不同媒介构成的绘画艺术语境状态,阐释毕摩绘画艺术的工具材料具有就地取材与现代材料相结合的特点,同时论证了毕摩绘画艺术与材质“物语“的紧密关系.  相似文献   
37.
外语学习中母语迁移的影响是必然的。母语的迁移有两种:负向迁移和正向迁移。负向迁移往往会导致学习困难和错误,不利于目的语的学习;正向迁移在母语与目的语有相同形式时会出现,有利于目的语的学习。壮语在语言形式和结构及某些思维方式上比汉语更接近英语,在壮族学生的英语教学中,教师应通过英语和壮语的比较教学来充分利用正向迁移的影响,减少负面迁移的影响。  相似文献   
38.
适度的人口数量,较高的人口素质和合理的人口结构会对民族的进步、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新中国成立后,赫哲人口数量有了很大增加,人口质量也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人口结构趋于合理。但从现状和发展态势看,还存在一定问题。掌握赫哲族人口现状,认清人口发展态势,可为赫哲族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并为国家制定人口较少民族的人口政策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相关依据。  相似文献   
39.
对现代建筑的民族性理论进行了再思考,认为民族差别尚未具备完全消失的条件,旧的观念还在渗透每个层次,人类还以民族的形式生活着,反映社会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建筑艺术不可能没有民族性烙印,民族文化还具有某种社会意义.然而,当代建筑师应该关注的是现代建筑艺术的发展趋势,而不是将民族性的表现作为追求的最高目标.  相似文献   
40.
云南文山州的马关县、麻栗坡县、富宁县,是中国和越南两国人民长期互相交往的通道之一,也是中南半岛上民族迁徙的走廊之一,边境线上居住着苗族、壮族、彝族、瑶族等跨境民族。文章通过这条长期的中越通道,揭示中国云南文山壮族与越南岱侬族的跨境历史、跨境关系表现及跨境特征,目的是抛砖引玉,以期更多的同仁参与讨论,从而为构建一种良好的跨境关系,为边疆的繁荣与和谐尽心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