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3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44篇
系统科学   11篇
丛书文集   15篇
教育与普及   3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现状及发展   5篇
综合类   51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54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471.
用含铈的催化剂(Ce/Fe,Ce/Co和Ce/Ni)催化裂解CH4合成了螺旋形碳纳米管,而用不含铈的催化剂(Mg/Fe,Mg/Co和Mg/Ni)制备的碳纳米管没有出现螺旋形。结果表明,催化剂中的Ce对螺旋形碳纳米管的生成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72.
对碳纳米管掺杂特性的了解是控制其价电子的关键。研究发现:单壁碳纳米管进行K掺杂后,其电阻率和转折温度T^*(高于此温度后,dρ/dT的符号由负变为正)都会变小;其电阻会随着掺杂浓度的升高而单调下降,直至饱和。文章还对半导体和金属单壁碳纳米管的K掺杂行为通过光吸收谱进行了研究,另外把分子动力学用于了预测K掺杂单壁碳纳米管的结构。  相似文献   
473.
The organic modification of carbon nanotubes is a novel research field being developed recently. In this article, the history and newest progress of organic modification of carbon nanotubes are reviewed from two aspects:organic covalent modification and organic noncovalent modification of carbon nanotubes. The preparation and properties of organic modified carbon nanotubes are discussed in detail. In addition, the prospective development of organic modification of carbon nanotubes is suggested.  相似文献   
474.
利用化学还原沉积法,制备一类Co修饰的多壁碳纳米管基复合材料(记为y%Co/MWCNT,y%为质量分数),进而用其作为促进剂,制备共沉淀型y%Co/MWCNT促进的Co-Mo-K氧化物基催化剂,CoiMojKk-x%(y%Co/MWC-NT)(x%为质量分数).实验发现,Co对MWCNT的预修饰明显地提高了单纯MWCNT促进的Co-Mo-K催化剂对CO加氢制低碳醇的催化活性.在所制备的Co1Mo1K0.05-12%(4.2%Co/MWCNT)催化剂上,在经优化的两种反应条件(5.0MPa,563 K,V(H2)/V(CO)/V(N2)=60/30/10,GHSV=8000 mL/(h.g)和5.0 MPa,593 K,V(H2)/V(CO)/V(CO2)/V(N2)=60/30/5/5,GHSV=10 000 mL/(h.g))下,C2~9-醇的时空产率分别达294和628 mg/(h.g),分别是单纯MWCNT促进的对应物在其最佳操作条件下这个值(269 mg/(h.g))的1.09和2.33倍;在所制得两种低碳混合醇产物中,C2~9-醇的含量分别达89%和96%(质量分数),并分别以C7-醇和C5-醇为主要醇产物.本文结果表明,Co对MWCNT的预修饰并辅以原料合成气中添加适量CO2对于CO加氢转化率和C2~9-醇时空产率的显著提高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75.
采用CVD法制备了碳纳米管(CNTs),并用X-射线衍射、TEM等方法进行表征.进一步得到碳纳米管空气阴极,用于降解活性艳红X-3B、处理农药废水和检测羟自由基的应用研究,并与碳黑空气阴极做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碳纳米管空气阴极较碳黑空气阴极有更强的光电催化性能,碳纳米管是一种具有很大发展潜力和广阔应用前景的新材料.  相似文献   
476.
研究了碳氮纳米管对对硝基苯酚的吸附,采用分光光度计测量溶液浓度,计算出不同质量的碳氮纳米管对对硝基苯酚的吸附量及吸附效率,探讨了其可能的吸附机理,并与文献报道的碳纳米管对对硝基苯酚吸附性能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碳氮纳米管对对硝基苯酚的吸附效率43.6 mg/g,高于碳纳米管对对硝基苯酚的吸附效率39.35 mg/g,其吸附量也高于碳纳米管.  相似文献   
477.
Electric double layer capacitors (EDLCs) or‘su percapacitors’ have many potential advantages inelectrical devices due to their large capacitance, highpower and long cycle life[1,2].Activated carbons, which exhibit a large specificsurface area ( higher than 1000 m2/g), have beenwidely used as polarizable electrodes of the capaci tors[1—3]. However, generally less than 1/3 of thesurface area of these carbons is available to the elec trolyte for the reason that they con…  相似文献   
478.
单壁碳纳米管化学修饰电极的制备及其测定鸟瞟呤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告了一种制备单壁碳纳米管化学修饰电极的方法,并研究了鸟嘌呤在此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鸟嘌呤在单壁碳纳米管修饰玻碳电极上出现一个灵敏的氧化峰,峰电流位于0.64V(vs.SCE).与裸玻碳电极相比,单壁碳纳米管修饰电极显著提高鸟嘌呤的氧化峰电流.优化了各项测定参数,建立了一种直接测定鸟嘌呤的电分析方法.氧化峰电流与鸟嘌呤的浓度在5×10~8-2 × 10-5mol/L之间有很好的线性关系,开路富集3min,检出限为2×10~8mol/L.该方法检测限低、分析速度快、重现性好、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479.
报道了一种直接测定焦性没食子酸的高灵敏度电化学分析方法。在多壁碳纳米管(MWNT)修饰玻碳电极上,焦性没食子酸分别在0.068V和0.018V出现一对灵敏的氧化还原峰。与裸玻碳电极相比,焦性没食子酸在MWNT修饰电极上的氧化峰电流显著增加。研究了焦性没食子酸在MWNT修饰电极上的伏安行为,优化了测定参数,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种直接测定焦性没食子酸的电化学分析方法。氧化峰电流与焦性没食子酸浓度在2.0×10-7~5.0×10-5mol/L之间有很好的线性关系。开路富集2min后的检出限为5.0×10-8mol/L。用此方法测定了焦性没食子酸的含量,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480.
多壁碳纳米管用于富集水样中有机磷农药残留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50mg经过纯化的多壁碳纳米管(PMWCNTs)装填成固相萃取(SPE)柱,采用GC PFPD检测,研究了水样中8种有机磷农药在SPE柱上的泄漏体积(BTVs)和回收率,并将之与OasisHLBSPE柱(1mL)以及实验室自行装填的石墨化碳黑SPE柱(50mgCarbopackB)的性能相比较.结果表明,因其高水溶性,浓度为20μg/L的甲胺磷在上述3种SPE柱上的BTVs均小于10mL;浓度各为1μg/L的敌敌畏、二嗪农、甲基对硫磷、毒死蜱、对硫磷在3种SPE柱上的BTVs均大于200mL;PMWCNTs柱对极性有机磷农药敌百虫和乐果的保留能力高于CarbopackB柱而低于OasisHLB柱.用PMWCNTs柱萃取100mL浓度各为2μg/L的加标水样时,除了甲胺磷和敌敌畏外,6种有机磷农药的回收率均高于70%.分析实际水样时,PMWCNTs柱萃取和三氯甲烷液 液萃取所得的结果一致.PMWCNTs是一种潜在的SPE吸附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