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1篇
系统科学   22篇
丛书文集   13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现状及发展   14篇
综合类   317篇
自然研究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01.
6种药用植物的染色体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山东4科6种药用植物进行了染色体数目和核型研究,结果表明,毛曼陀曼K(2n)=24=24m,“1A”核型;紫花曼陀罗,K(2n)=24=14m+10sm“2B”牛龙牛儿苗,K(2n)=14=12m+2sm“1A”核型,鸡眼草,K(2n)=22=14m+8sm,“2A”核型,委陵菜,K(2n)=14=14m,“1A”核型;地榆,K(2n)=54=54m,“1B”核型,其中4种为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102.
本文研究了罂粟属的伪东方罂粟Papaverpseudo-orientale根尖细胞的核型,结果证明该植物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为2n=42,x=7.具有6条中部着丝点染色体,30条近中部着丝点染色体和6条近端部着丝点染色体,其核型公式为K(2n)=6x=42=6m+30sm+6st。  相似文献   
103.
利用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及染色体分带技术,分析了鲁西黄牛的核型、G-带、C-带和银染核仁组织者.结果表明:鲁西黄牛二倍体染色体2N=60XY,常染色体58,全部为端部着丝粒染色体,性染色体X为亚中部着丝粒染色体,Y为中部着丝粒染色体.中期分裂相显示染色体G-带292条,常染色体着丝粒区全部显示阳性C-带,银染核仁组织者出现5对,分布于第2、3、4、11和26对染色体端部.  相似文献   
104.
对小鼠肺腺癌细胞系(LA-795)高、低转移亚系(LA-795-C_6和LA-795-C_7)体外培养第20及30代细胞染色体G显带核型进行比较,结果高转移亚系细胞染色体众数较低转移亚系细胞具有不稳定性的特点,表明转移潜能的差异和遗传物质的稳定程度密切相关.高、低转移亚系出现相同及不同的标志染色体和异常染色体,其中,高转移亚系出现标志染色体8种及del(8)q ̄(ter),del(12)q ̄(ter),11P ̄+,13P ̄+,tri(2M4),dic(2M5),M6:7q ̄+?;而低转移潜能亚系出现标志染色体12种及del(8)q ̄(ter),del(12)q ̄(ter),r(15),dic(M6;2M7),M8:7q ̄_?t(2:2),t(2:15),t(15:M10),t(15:M11),t(5:M12).表明来源于同一母系而转移潜能不同的亚系染色体核型具有本质上的差异,转移潜能与其密切相关.另外,分析低转移亚系出现t(2:2);t(C2:15)t(15:M10);t(15:M11); t(5:M12);r(15)等现象,推测高、低转移潜能亚系细胞可能存在本身H-2系统及CD44抗元表达的差异,这很可能  相似文献   
105.
四种佛蝗染色体核型与C带带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染色体C带技术,对剑角蝗科(Acrididae)佛蝗属(PhlaeobaStal)的僧帽佛蝗(P.imfumataBr.-W、白纹佛蝗(P.alboemaZheng)、短翅佛蝗(P.augustidorsisBol.)、长角佛蝗(P.antennataBr.-W.)四个种的染色体进行了常规核型和C带带型分析研究,绘制了C带核型示意图二结果表明,四种佛蝗的染色体数都为2n=23.具有2~3对大型,5~7对中型,2~3对小型染色体.这四个种的主要区别表现在C带核型的差异上.C带带型差异可反映种间的分类关系.  相似文献   
106.
本文报道了大花紫露草(Tradescantia virginiana L.)(鸭跖草科)的体细胞染色体数目,并对其核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种的染色体为2n=4x=24=20m+4sm未见端和近端着丝点染色体,也未见随体染色体。染色体属于对称型。  相似文献   
107.
本文采用骨髓细胞染色体标本制作法和快速银染法,研究了平胸龟的核型和银染核仁组织者区。分析结果表明了平胸龟和乌龟、黄喉水龟染色体演化上的同源性。它们之间可能存在着罗伯逊关系。平胸龟较乌龟、黄喉水龟可能更为原始些。  相似文献   
108.
九龙棘蛙和棘胸蛙的染色体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福建蛙类新纪录——九龙棘蛙相似文献   
109.
玫瑰鲃脂鲤和红鳍银鲫的核型及银染和C-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玫瑰鲃脂鲤(Hyphessobrycon rosaceus)和红鳍银鲫(Puntius schwanenfeldi)的核型及银染和C-带.结果显示:两种热带淡水观赏鱼的2 n均为50.玫瑰脂鲤的核型公式为2 n=24 m 12 sm 10 st 4 t,NF=86,其染色体经快速银染后,在m9染色体的短臂末端出现银染位点,多数染色体的着丝点区均显示出一个深浅不同的C-带.红鳍银鲫的核型公式为2 n=22 m 14 sm 4 st 10 t,NF=86,银染点位于m1和m2染色体的短臂末端,多数染色体为着丝粒C-带.在两种鱼中发现均有Ag-NORs联合现象,未发现有异形性染色体.  相似文献   
110.
冬凌草的染色体数目及核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Gimesa显带技术对冬凌草进行了染色体数目和染色体核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冬凌草染色体数目为2n=2x=24,相对长度组成为2n=2x=24=10M2 14M1,核型公式为K(2n)=2x=24=16m 8sm.所研究中,G-显带条纹数目虽然有限,但能准确的反映染色体结构特点,从而提高染色体识别的准确性和核型分析的精确性.从染色体水平初步推测冬凌草在系统演化上可能属于较原始的种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