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28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为建立一种可同时测定三加皮中5种酚酸类成分(新绿原酸、绿原酸、异绿原酸B、异绿原酸A、异绿原酸C)含量的一测多评法(QAMS),以绿原酸为内参物,采用色谱柱phenomenex C18(4.6 mm×250 mm,5 μL),以乙腈(C)-0.2%磷酸(A)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325 nm。建立新绿原酸、异绿原酸B、异绿原酸A、异绿原酸C与内参物绿原酸的相对校正因子,计算待测成分的含量,与外标法(ESM)测定的结果比较,评价QAMS的可行性与准确性。结果显示,所建立的三加皮中新绿原酸、绿原酸、异绿原酸B、异绿原酸A、异绿原酸C的相对校正因子重现性良好;10个产地的三加皮中5种成分QAMS计算值与ESM实测值比较无显著差异。本研究建立的一测多评法(QAMS)可应用于三加皮中5种酚酸类成分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2.
利用抑菌活性追踪法及各种色谱技术从短柄五加Acanthopanax brachypus的根茎中分离出6个黄酮类化合物,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对结构进行鉴定为藿香黄酮醇(1)、汉黄芩素(2)、山奈酚-7-O-β-D-葡萄糖苷(3)、牡荆苷(4)、金丝桃苷(5)、黄芩苷(6)。除化合物5外,其余5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获得。抑菌试验表明,短柄五加乙醇提取物中的乙酸乙酯组分,尤其是化合物1、2、4和5对供试菌种显示较强的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实验观察甲醛对运动大鼠脑组织抗氧化系统的影响及服用刺五加后的情况,探讨甲醛对运动大鼠的神经毒性及刺五加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人为模拟不同程度甲醛染毒环境进行动式染毒,甲醛剂量分别为0.8mg/m3,2.4mg/m3.每天染毒30min,每周6次,连续4周,刺五加的灌胃剂量为104.17mg/kg,测定运动大鼠脑组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的活力和丙二醛(MDA)的含量.结果:染毒组与对照组相比,2.4mg/m3剂量染毒组大鼠脑组织CAT、GSH-PX、SOD活性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MDA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服药染毒运动组与染毒运动组相比,0.8mg/m3剂量染毒服药组大鼠脑组织CAT、GSH-PX、SOD活性明显高于染毒运动组(P<0.01),MDA含量明显低于染毒运动组(P<0.01).结论:甲醛可以降低染毒大鼠脑组织抗氧化酶的活性,造成脑组织氧化性损伤,而灌服中药刺五加可以有效缓解其毒性.  相似文献   
14.
15.
采用DPPH法测定马兰、鼠曲草、刺五加和苍耳等4种药用植物醇提液的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和甲醇不同极性部位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4种植物不同极性部位对DPPH均有清除作用,其中马兰的乙酸乙酯部位的清除作用最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川产藏药材红毛五加不同采收期中多糖的含量.方法:回流法提取红毛五加多糖: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于490nm波长处测定水溶性糖的含量.结果:川产藏药材红毛五加从苗期——果期的多糖含量呈增加趋势.结论:从成分多糖的角度考虑,川产藏药材红毛五加以果期采收为好.  相似文献   
17.
利用抑菌活性追踪及各种色谱方法从短柄五加(Acanthopanax brachypus)的根茎中分离得到6个黄酮类化合物,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分别为:藿香黄酮醇(1)、汉黄芩素(2)、山奈酚-7-O-β-D-葡萄糖苷(3)、牡荆苷(4)、金丝桃苷(5)及黄芩苷(6).除化合物5外,其余5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采用体外抑菌活性试验法测定各提取物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短柄五加乙醇提取物中的乙酸乙酯组分,尤其是化合物1、2、4和5对供试菌种显示较强的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18.
红毛五加多糖抗肿瘤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应用体外细胞培养技术,观察了红毛五加多糖对白血病细胞系HL-60生长增殖作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红毛五加多糖对肿瘤细胞系集落形成细胞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01)。其抑制作用与剂量呈显著的负相关(r=-0.964,p〈0.01),揭示红毛五加多糖确有抗癌作用。  相似文献   
19.
刺五加浑身上下都是宝,生存能力极强,是一种珍贵的药食两用的功能性食品。本文综述了刺五加形态特征、保健作用和种苗繁育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20.
细柱五加叶中羽扇豆烷型三萜成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细柱五加(Acanthopanax gracilistylus W.W.Smith)叶的热MeOH提取液中分离得到了4个lupane型三萜化合物,根据它们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出其化学结构分别为acankoreagenin(1),3-epi-betulinic acid 28-O-α-L-rhamnopyranosyl-(1→4)-β-D-glucopyranosyl-(1→6)-β-D-glucopyranosyl ester(2),acantrifoside A(3)和acankoreoside C(4).其中化合物1是首次从天然植物中分离得到的新化合物,化合物2是首次从五加科植物中分离得到的化合物,且这4个化合物都是第一次从细柱五加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