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7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68篇
系统科学   42篇
丛书文集   43篇
教育与普及   16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现状及发展   11篇
综合类   1559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69篇
  2014年   107篇
  2013年   88篇
  2012年   103篇
  2011年   83篇
  2010年   66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61篇
  2007年   91篇
  2006年   64篇
  2005年   69篇
  2004年   66篇
  2003年   58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46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46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21.
本文论述了Windows操作系统的优越性,阐明了高校本科开设Windows课程的必要性,并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22.
用直流电位研究了高温合金涡轮盘材料的裂纹扩展速率,结果表明:高温合金涡轮盘材料的裂纺展速率快慢,不完全取决于材料强度,更主要地取决于持久塑性,在考察高温合金涡轮盘材料的裂纹扩展时,不能认速率值da/dN的绝对值来衡量,还应看裂纹扩展速率曲线的斜率是否锐减或曲线出现明显的拐点,以及曲线所对应的应力强度因子△K的范围。  相似文献   
23.
用计算机仿真研究磁头定位系统的性能随温度变化的特性,与测试分析相结合,得出了有关宽温带高精度磁头定位系统设计的一些有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24.
利用水力模拟试验,研究了西南某高水头水电站机组技术供水系统用水轮机代替减压阀的问题。用水轮机代替减压阀,在水轮机转轮后面串联长的供水管路系统和用水设备,是一种新的装置、试验表明,这种装置仍然能像通常水轮机那样在任何导叶开度下稳定运行,水轮机在飞逸情况下不会出现供水管路中水压过高现象。用水轮机代替减压阀的方案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5.
从理论上分析、引出并证明了一个具有特别意义的映射——ZL映射。从而构造了一个有主要应用的算法——ZL算法。并把它应用于解决磁盘存贮中的问题,最大程度地减少了寻找数据的时间,提高了速度和效率。  相似文献   
26.
根据埃杰尔理论,将斗叶工作面剖分成三维有限单元,并编制了一整套程序来计算斗叶工作面射流微点运动轨迹.由CJ22-W-90/1×11水轮机在设计工况下的计算结果表明:CJ22型斗叶工作面型线良好,斗叶数也合适,但斗叶倾角应从10.3°增大至15°.将此结果应用于实践,解决了云南元江龙洞水电站机组振动问题.  相似文献   
27.
水平轴风力机风轮叶片优化设计模型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提出了风力机风轮叶片的优化设计模型,该模型考虑了风场风速的概率分布,以风力机年能量输出最大为设计目标,使用遗传算法进行搜索寻优.利用开发的优化设计程序,设计了1.3 MW风力机的叶片.与已有风力机相比,设计结果显示了明显的优越性,从而说明了该优化设计模型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28.
对轴向极化压电陶瓷薄圆盘振子径向振动进行了理论和实验研究.推出了其机电等效电路,得出了振子共振和反共振频率方程,探讨了振子共振和反共振频率与材料参数之间的依赖关系,给出了压电陶瓷薄圆盘振子的共振及反共振频率与其泊松系数之间的解析关系.实验结果与理论计算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29.
以水火电三机联合系统为例,提出了多机系统的低频振荡研究模型,综合考虑了励磁调节系统、汽轮机调速系统和水轮机及其调速系统的作用,对不同状态下的特征根进行了比较,并做了振荡模式的相关性和灵敏度分析,结果表明了水轮机及其调速系统对电力系统低频振荡模式的影响不可忽略.  相似文献   
30.
从控制流程角度建立了一个适当简化的联合循环电站系统模型,目的在于为电力系统的实时仿真提供一个重要的组成模块。将该模型与电力网络结合,采用专业软件进行模拟,以研究整个电力系统的动态特性,为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提供理论依据。设计了一个P ID控制器,以提高系统的稳定性能。将该模型加入到一个虚拟的两区域电力系统中,采用专业软件N etom ac进行仿真,运行结果证明该模型可以用于实时仿真实验,并且验证了P ID控制器有助于提高系统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