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5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76篇
系统科学   64篇
丛书文集   10篇
教育与普及   23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现状及发展   16篇
综合类   102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69篇
  2013年   57篇
  2012年   75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61篇
  2008年   62篇
  2007年   102篇
  2006年   78篇
  2005年   76篇
  2004年   58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47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21.
针对目前国际上普遍采用的谐振式汽车检测设备 ,建立了汽车不解体时悬架综合性能检测系统理论模型 ,并开发了系统仿真软件 .通过模拟检测分析 ,表明只需检测汽车作用于检测台的压力信号 ,就可以对汽车悬架性能进行有效检测 .该理论模型为我国自行研制该类悬架检测台提供了有效理论手段  相似文献   
22.
轿车转向杆系的优化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汽车转向杆系的设计对轮胎的磨损和车辆的操纵稳定性都有一定的影响。在对轿车转向杆系进行优化设计的过程中,运用位移矩阵法对MacPherson式悬架和齿轮齿条式转向系统的转向杆系进行了空间运动学分析,给出了前轴内、外轮转角关系的计算方法。综合考虑转向速比、轮胎的磨损及车辆的操纵稳定性要求提出了优化目标函数,并采用可变容差法进行求解。开发了悬架的运动分析及转向杆系的优化设计程序。运用该程序对一例实际车型进行了计算,其结果与试验值符合较好,表明该优化设计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及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3.
针对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现状,指出江苏省高校汽车类本科教育应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出发,加强汽车电子控制技术能力的培养;并着重对设立、建设和发展现代汽车工程本科特色专业的必要性、可行性及专业特色问题进行探讨和论述。  相似文献   
24.
介绍了世界汽车工业发展的基本状况,分析了国际汽车市场的特点,对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总结和回顾,指出中国应选择适合自身特点的汽车工业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25.
在销售量为随机变量的时候,本文利用标准差系数来讨论销售量、税息前收益和税后收益的波动程度之间的联系.看到在单位毛利较高的时候,销售量、税息前收益和税后收益的波动程度是逐渐增加的.但是单位毛利降低时,就会出现异常的情况.不同的单位毛利导致不同的企业收益波动规律.  相似文献   
26.
以前期开发的双燃料汽车闭环电控单元(ECU)为对象,介绍了一套在线修改与存储控制参数的系统,此系统利用PC机与单片机进行串行通讯,使得ECU在配车实验时可以实时调试控制参数,并将调试好的参数以串行方式存储到EEPROM.此系统还有监视功能,对系统稍做修改后,还可用于其他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27.
随着移动互联网、智能手机及社交网络的发展,不仅消费者间会通过其分享传递各种信息,商家也在尽力挖掘社交网络的影响力,进行社交网络营销。以商家利用团购价格折扣激励不同类型的消费者之间进行信息传递为背景,本文考虑了商家同时使用固定价格和团购时的最优混合销售策略,并与仅使用团购时的最优团购策略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当估价不同的两类消费者之间的沟通效率较低时,混合销售策略优于纯团购策略;当两类消费者之间的沟通效率较高,并且他们之间的估价差值较大时,纯团购策略优于混合销售策略。  相似文献   
28.
为研究轿车外覆盖件面畸变的几何影响因素及其规律,设计了尖角形台阶面结构型面,并建立与验证了准确仿真模型,采用试验分析和有限元仿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几何尺寸因素对外覆盖件面畸变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几何尺寸因素会严重影响尖角形台阶面结构型面的面畸变程度,影响因素包括尖角角度、尖角处圆角半径、台阶面深度与尖角台阶处的上下圆角半径;而且各几何因素对面畸变程度的影响呈现出不同的规律.通过正交试验法研究发现,面畸变程度对台阶面深度和尖角处圆角半径的变化最敏感.这些研究结果可以从零部件几何尺寸优化设计的角度对面畸变的控制起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29.
运用多刚体动力学理论对有轨电车与汽车在平交道口的碰撞进行仿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有轨电车在平交道口受到汽车以20km·h-1的速度侧面撞击时,有轨电车的最大脱轨系数达到1.63,超过标准GB5599—1985中规定的第一限度(1.2),具有较大的脱轨风险.此外,撞击后有轨电车的动态响应以及脱轨风险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碰撞边界条件的影响.当汽车撞击有轨电车前后两端头车时,被撞击车辆承受的横向碰撞力仅能通过一侧的车间铰接结构向其他车辆进行传递,导致有轨电车脱轨系数较高.随着汽车质量和撞击速度的增加,碰撞力显著增加,有轨电车的脱轨系数也逐渐加大.当有轨电车撞击点与车体质心间距的逐渐加大,被撞击车辆除了承受剧烈的横向冲击还产生一定的摇头运动,加剧有轨电车碰撞后脱轨的风险.轮轨摩擦系数由于雨雪等天气因素降低时,一方面车辆所需要的制动距离明显增加,更容易造成碰撞事故的发生;另一方面钢轨对于车轮运动的抑制作用减弱,加大了有轨电车脱轨的风险.  相似文献   
30.
高原环境下AMT汽车动力性换挡规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针对内燃机汽车性能受高原地区海拔高度的影响,在分析海拔高度的改变对发动机性能影响的基础上,建立整车动力传动系统仿真模型,分析高原环境下AMT汽车动力性换挡规律。通过对最佳动力性换挡规律控制参数进行修正,提出了基于不同海拔高度的动力换挡规律制定方法,并进行了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在高原行驶环境下,采用所提出的高原环境动力性换挡规律,明显改善了AMT汽车在高原环境行驶时的动力性能,提高了汽车高原环境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