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3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7篇
系统科学   15篇
丛书文集   23篇
教育与普及   7篇
理论与方法论   5篇
现状及发展   3篇
综合类   434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根据中原经济区主体城市群节点城市的发展状况,按照聚类分析原理,运用聚类分析法、相关系数法、极大不相关法和征询专家意见法,选取自然生态相与人文生态相中的27个因子,构建生态宜居评价体系。引用熵值理论,采用物元分析法,联系模糊集与欧氏贴近度,建立熵权模糊物元评价模型,对中原经济区主体城市群生态宜居进行分析评价。结果显示:中原经济区主体城市群生态宜居整体水平为中等偏好,提升空间很大;群域内各节点城市发展不均衡,生态宜居水平差别较大,其中,郑州最好,济源、新乡、漯河、许昌次之,焦作、洛阳、开封、平顶山较差。并结合实际,提出了进一步加强中原经济区主体城市群生态宜居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62.
“两型社会”背景下长株潭城镇化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两型社会的稳步推进,长株潭城市群已进入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随之而来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如城乡二元结构明显、城市辐射能力不强、产业结构趋同、公共服务滞后等。为实现长株潭城市群的健康和谐发展,应构建合理的城市群城镇体系,推进城乡统筹,促进集约开发,提升公共服务功能和城市生态承载力。  相似文献   
63.
苏建军  关丽 《创新科技》2022,22(4):31-42
利用2011—2019年相关数据,采用区位熵、地理集中度系数和面板回归法深入分析了中原城市群高新技术产业的集聚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表明:从空间角度来看,中原城市群高新技术产业的总体空间集聚结构较差,专业化水平较低,且具有比较优势的城市变化不大,并按集聚度将中原城市群高新技术产业集聚水平划分为低、中低、中高和高水平4种类...  相似文献   
64.
建设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要从居民多层次、个性化需求入手,着力建设"安全、便利、舒适、优美、活力、集约"的高品质城市;激发洛阳工业基地活力,在中部崛起中构筑发展新优势;推动文化和生态融合发展,美丽与发展同行;围绕提高空间绩效、生存绩、社会公平等重点,加强精治共治法治,精心精细精准营造有安全感、成就感和幸福感的城市空间。  相似文献   
65.
任世鑫  谢志祥  鲁丰先 《河南科学》2014,(12):2613-2617
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2012年中原城市群9个城市的城市效率进行定量研究.结果表明:郑州、洛阳和济源的城市效率达到最优,处于高水平阶段;平顶山、新乡的城市效率均在0.90以上,城市效率水平较高;漯河、许昌的城市效率水平处于中等;开封和焦作的城市效率则位于低水平阶段.通过对各市的投入产出分析发现,郑州、洛阳、济源3个城市的资源投入量和产出量为合理值,而平顶山、新乡、漯河、许昌、开封和焦作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投入冗余现象.  相似文献   
66.
《科技智囊》2014,(5):8-15
<正>京津冀一体化,有了实质性进展"京津冀一体化"的提法早已有之,今年以来,在中央政府与国家政策的大力推进下,有了实质性进展。2月底,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座谈会,专题听取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汇报,强调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是面向未来打造新的首都经济圈、推进区域发展体制机制创新的需要,是探索完善城市群布局和形态、为优化开发区域发展提供示范和样板的需要,是探索生态文明建设有效路径、促进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需要,是实现京津冀优势互补、促进环渤海经济区发展、带动北方腹地发展的需要,是一个重大国  相似文献   
67.
为探寻进一步推进西部城市群产业协同发展情况,并为制定差别化发展政策及策略提供依据,本研究将成渝城市群和关中平原城市群作为研究西部城市群产业协同发展的示范样本区域,通过构建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的方法,缕析二者产业协同发展现状及内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西部地区城市群产业协同发展尚处于低水平协同阶段,并存在宏观调控能力较差、城市群内部经济体量差距较大、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不足、城市群缺乏竞争力等问题,并提出打破行政壁垒、提升城市能级、培育副中心城市等宏观策略以及针对不同等级城市的优化建议,为实现区域产业协同发展、提升区域经济实力提供发展参考。  相似文献   
68.
 分析了长三角机场群的发展现状,提出当前长三角机场群面临密度偏低、机场群与城市群空间匹配失衡、协同分工尚未形成、零和思维依然存在等问题,从机场密度、等级体系、功能协同和区域管治等4个方面介绍了欧美成熟世界级机场群的发展状况和建设经验,对长三角建设世界级机场群提出4点建议:一是建设上海大都会区机场群先行,提升环沪机场密度;二是以主要都市圈为抓手,分步有序建设长三角机场群;三是实施差异化定位,打造功能协同的都市圈机场群;四是设置跨行政区机场群管治机构,促进跨区协调。  相似文献   
69.
基于2021年城市间信息关注度数据,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法,从网络层级、城市节点、空间聚类、空间组织模式等方面研究黄河下游城市群信息网络空间结构特征,并提出黄河下游城市群高质量协同发展策略.研究表明:黄河下游城市群信息联系层级分布具有明显等级性和距离衰减性,形成以区域中心城市——郑州、济南、青岛为核心的“核-辐结构”;黄河下游城市群城市节点的程度中心度和接近中心度呈现梯度分异,中介中心度出现明显极化现象,郑州、济南、青岛始终处于中心位置,山西、河北、安徽省内大部分城市处于边缘位置;黄河下游城市群空间聚类的划分具有地域邻近性,且受省级行政边界的限制,形成“四大片区八个组群”;黄河下游城市群信息网络形成以郑州、济南、青岛为核心,临沂、潍坊、烟台、洛阳、邯郸、南阳、新乡等为次级核心的网络型组织模式.  相似文献   
70.
刘会芬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35):9617-9622
近年来,伴随着长三角地区经济快速增长,区域资源消耗加速和环境污染加剧现象突出,环境瓶颈日益凸显。利用MODIS陆地温度产品对地理带上的长江三角洲区域的城市群的城市热岛特征及演变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经过十年的变迁,热岛分布向东南方向偏移;热岛强度总体呈现增强趋势。2010年呈现出清晰的"Z"字型分布。同时重点分析了南京、上海、杭州这几个大城市热岛强度的年际变化,其高温区的特征,均表现为"摊饼状",即以主城区为中心向周边扩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