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5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18篇
丛书文集   20篇
教育与普及   5篇
综合类   60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5 毫秒
591.
稀土对银杏苗木叶内含物及其产量的效应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采用不同浓度稀土液喷施叶面,研究稀土对叶用银杏园苗木叶蛋白质、可溶性糖、叶绿素、总黄酮含量及叶片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50mg/L稀土液处理对银杏苗木叶蛋白质、可溶性糖和总黄酮含量有显促进效果,与对照相比,分别提高了33.0%、29.0%和48.6%;100mg/L浓度处理对叶绿素含量促进效果最佳,达16.8%;100mg/L浓度处理使叶片产量提高了11.64%,而400mg/L浓度处理则起抑制效果,蛋白质、叶绿素和总黄酮含量分别减少26.7%、19.3%及3.4%。  相似文献   
592.
目的 研究α-山竹黄酮与β-环糊精的包合作用.方法 制备了α-山竹黄酮与β-环糊精的包合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了包合物的溶解度和表观稳定常数.利用紫外和红外吸收光谱、差示扫描量热分析等测试方法对α-山竹黄酮与β-环糊精的包合物进行了表征.通过热力学实验获得了包合反应的热力学函数△G,△H和△S.结果 α-山竹黄酮与β-环糊精能形成稳定的包合物,包合比为1:2,表观包合稳定常数为7.6×104L2/mol2.结论 加入β-环糊精后,α-山竹黄酮的溶解度和热稳定性都得到明显提高.包合反应主要由焓变控制,驱动力为范德华力.  相似文献   
593.
马桑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生物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马桑叶中6种黄酮类化合物的体外抗氧化作用及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通过测定其体外抑制红细胞溶血时间研究其抗氧化性.采用MTT法,测定了协同ConA对小鼠T淋巴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并测定了协同LPS对小鼠B淋巴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这6种黄酮类化合物对AAPH诱导红细胞溶血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其中效果最好的是槲皮素,槲皮素的糖苷强于山奈酚的糖苷;能协同ConA对小鼠T淋巴细胞增殖产生抑制作用,效果最好的是山奈酚-3-O-β-D-半乳糖(K-Gal)和山奈酚-3-O-β-D-葡萄糖(K-Glu);能协同LPS对小鼠B淋巴细胞增殖产生抑制作用,效果最好的是槲皮素3-O-α-L-阿拉伯糖(Q-Ara)和槲皮素(Q).  相似文献   
594.
运用Baker—Venkataraman重排法,合成黄酮化合物2-苯基苯并吡喃酮.这一实验合成路线成熟,产品易于纯化,产物收率高.  相似文献   
595.
云南稻核心种质回交后代糙米总黄酮含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研究云南稻核心种质回交后代糙米总黄酮含量,本实验分别以143份云南籼稻核心种质与滇屯502,241份云南粳稻核心种质与合系35配制的杂种F6,BC2F4,BC3F3,BC4F2为材料,采用比色法对其糙米总黄酮含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籼稻后代黄酮含量高于粳稻后代;有色米高于无色米;不同世代的黄酮含量(mg/100g)情况籼稻后代是轮回亲本(236.26)BC2F4(224.69)BC4F2(222.36)BC3F3(210.19),但差异不显著;粳稻后代是BC4F2(244.42)BC2F4(239.58)轮回亲本(227.21)F6(220.03)BC3F3(190.91),其中BC3F3代极显著低于BC2F4,BC4F2代.筛选出的粳稻后代(白镰刀谷/合系353)是供试材料中含量最高的,达到1267.62±54.79mg/100g.  相似文献   
596.
以白粒小麦川麦107为对照,将蓝、紫粒小麦籽粒蛋白营养与黄酮粗提物对猪油的抗氧化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参试蓝、紫粒小麦籽粒的蛋白含量、蛋白质氨基酸总量,非必需氨基酸和必需氨基酸含量都高于白粒对照小麦川麦107;蓝、紫粒小麦籽粒有较高的蛋白质氨基酸评分和化学评分.蓝、紫粒小麦籽粒黄酮粗提物对猪油的抗氧化性结果表明:蓝、紫粒小麦籽粒黄酮粗提物的抗猪油氧化能力都较60%乙醇强.参试材料中,除031-1的酸败时间较川麦107稍早之外,其余4个蓝、紫粒小麦品种发生酸败的时间均比川麦107要晚.  相似文献   
597.
研究了淫羊藿黄酮(EF)对去卵巢小鼠血清雌二醇(E2)、子宫内膜及骨密度(BMD)的影响.选取36只4月龄的C57雌性小鼠分3组: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切除双侧卵巢后给予安慰剂)、观察组(切除双侧卵巢后给予EF).于术后4周抽血测雌激素含量,处死后经定量CT测第一腰椎BMD,并切除子宫制备病理切片测量子宫内膜厚度.指标显示:观察组BMD较对照组轻度下降,而模型组BMD较对照组显著下降;模型组及观察组血清E2浓度均较对照组显著下降;子宫内膜厚度两组均较对照组低,但两组间无明显差异.EF可对小鼠卵巢切除后引起的骨质疏松起到有效的预防和治疗作用,但不改变血清E2浓度,不作用于子宫内膜.  相似文献   
598.
采用先水提,后醇提,再酸浸的方法对竹叶进行了综合提取。对竹叶的综合提取中测得:多糖的提取率为1.27%,叶绿素的提取率为3.94%,黄酮的提取率为0.24%,硫酸浸取液的缓蚀效率为89.55%,与0.001 mol/L KI复配后,达97.71%。  相似文献   
599.
黄酮类药物具有广谱的药理活性和较低毒性,其中抗氧化活性非常重要.本文利用半经验分子轨道AM1方法对黄酮类药物进行了量化计算,通过计算得到羟基氧原子Mulliken电荷值,B环上6个C原子电荷之和QB等量化参数,结合疏水参数logP对黄酮类药物的抗氧化活性进行理论研究.结果表明:黄酮分子上羟基氧的MC(Mulliken Charge)值,QB的大小,羟基数目Nh及其在分子结构上的位置,C2-C3之间是否双键结构以及疏水参数logP对黄酮类药物的抗氧化活性都有重要影响.选取不同参数组合建立三个QSAR方程,经检验其稳定性和预测能力较好.  相似文献   
600.
毛尖茶是中国传统名茶之一,也是十大名茶之一。现代研究证明,毛尖含氨基酸、茶多酚类、咖啡碱、可溶性糖等,但目前对毛尖冲泡方式对黄酮浸出量影响的研究还少见。毛尖茶中有效成分的含量受地理环境、加工工艺、采摘季节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而日常的饮茶方式会影响人体对这类化合物的摄取。本文研究了毛尖的冲泡温度、冲泡时间、冲泡次数、冲泡水量等因素对黄酮浸出量的影响,可为科学饮用毛尖茶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