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篇
丛书文集   2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88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6 毫秒
21.
采用乙醚、乙醇及水煎法提取黄花蒿的活性物质,以平板孔穴法测定不同提取液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3种提取液对单核增多性李氏杆菌、白色念珠菌、鸡源大肠杆菌牛源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其中以乙醚提取液的效果最好;黄花蒿茎叶的乙醚提取液对单核增多性李氏杆菌的抑制作用最强。  相似文献   
22.
西宁地区自然条件下,对野生黄花蒿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物候期、生长特性、开花结果习性及病虫危害等方面的观察。  相似文献   
23.
黄花棘豆的毒性生物碱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离子交换和吸附柱层析方法,从宁夏黄花棘豆(OxytropisochrocephalaBunge)茎叶的总生物碱成份中,首次分得四种化合物,根据其理化性质、波谱分析并与文献对照,确定同属喹诺里西啶(quinolizidine)类生物碱,分别鉴定为黄华碱(thermopsinc,I)、臭豆碱(anagyrine,Ⅱ)、白羽扇豆减(lupenine,Ⅲ)和鹰爪豆碱(sparteine,Ⅳ).  相似文献   
24.
25.
新疆产黄花蒿挥发油成分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运用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新疆产黄花蒿(Artemisia annua L.)挥发性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用气相色谱面积归一化法测定了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经毛细管色谱分离出48个峰,并鉴定出峰所对应的化合物,其主要化学成分为2,5-二氢-3-甲基呋喃(68.48%);β—月桂烯(10.13%);1R,3Z,9S-4,11,11-三甲基-8-亚甲基二环[7,2,0]-3-十一碳烯(7.74%);7,11-二甲基-3-亚甲基-1,6,10-十二碳三烯(2.42%);桉油醇(1.68%);圣亚麻三烯(1.52%)等,为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6.
A cDNA(af1) encoding farnesyl pyrophosphate synthase AaFPS1(FPS,EC2.5.1.1/EC2.5.1.10) from a high yield Artemisia annua strain 025 has heen cloned from its cDNA library .Sequence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cDNA encoded a protein of 343 amino acid (aa) residues with molecular weight of 39 kD.Deduced aa sequence of the cDNA was similar to FPS from other plants,yeast and mammals,containing 5 conserved domains found in both prenyl trans-ferase and polyprenyl synthase,The expression of the cDNA in Escherichia coli showed measurable specific activity of FPS in vitro.The enzyme was purified by ion exchange chromatography and its kinetics was measured ,These results would further promote the molecular regulation of artemisnin biosynthesis.  相似文献   
27.
经对花期黄花蒿花序精油的化学战分分析、评香及毒理、杀菌、拟菌等实验,讨论了黄花蒿花期花序精油在化妆品工业中应用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8.
以黄花补血草和大叶补血草无菌苗叶片为外植体,采用不同激素配比诱导愈伤组织,并分化获得不定芽,以建立两种补血草无性系,为植株快繁和细胞悬浮培养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以补血草无菌苗叶片为外植体进行愈伤组织诱导和分化,可实现补血草快速繁殖,黄花补血草愈伤组织的诱导和分化较大叶补血草的容易.黄花补血草最适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为MS 6-BA(0.3~0.5 mg/L) NAA(1.0~2.0 mg/L),最适分化培养基为MS 6-BA(0.3~1.0 mg/L) NAA(0.5~1.0mg/L);大叶补血草最适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为MS 6-BA(0.3~0.5 mg/L) NAA 2.0 mg/L,最适分化培养基为MS 6-BA 1.0 mg/L NAA 0.5 mg/L.  相似文献   
29.
不同理化因子对黄花乌头花药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通过不同理化因子对黄花乌头花药愈伤组织诱导研究,为国家一类新药关附甲素的工业化生产提供新的原料来源.方法:以黄花乌头花药为外植体,考察不同植物激素及其配比、不同种类的培养基、碳源、NH4^ 与NO3^-比例、天然添加物及低温处理对花药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结果:2,4—D 2mg/L,KT 0.2mg/L为最佳激素配比;MS培养基诱导愈伤组织效果最好;以蔗糖为碳源,ρ(NH4^ )/ρ(NO3^-)为4:1时有利于愈伤组织的诱导;分别以0.03mmol/L的组氨酸、赖氨酸、色氨酸、谷氨酰胺代替MS培养基中的甘氨酸有利于愈伤组织的诱导,而丝氨酸对其有抑制作用;水解酪蛋白能提高愈伤组织诱导率;低温(4—10℃)处理48—120h能促进愈伤组织生成.结论:植物细胞工程技术是解决黄花乌头原料匮乏问题的可行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30.
植物黄花夹竹桃内生真菌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植物黄花夹竹桃(Thevetiaperuviana)根、茎、叶、果中分别分离获得内生真菌17,28,42和14株,共计101株.以形态为主分类鉴定到属,分属2纲,5目,6科,24属.研究表明各部位的内生真菌类群差别很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