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篇
丛书文集   14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15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2 毫秒
111.
黄芩苷-Fe(Ⅱ)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合成了黄芩苷-Fe(Ⅱ) 配合物,采用正交实验法优化合成条件,选定在60%的乙醇-水溶液中,pH值为9,水浴温度65℃条件下进行合成。通过元素分析和原子吸收光谱分析确定其组成为Fe(NaL)2•5H2O,并利用红外吸收光谱、紫外吸收光谱、TG-DTA等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鉴定结果表明所合成的为目标产物。  相似文献   
112.
采用湿法硝解法对黄芩样品进行预处理,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了河南及甘肃2个不同产地的黄芩样品中的28种人体必需或有害的金属元素,结果表明黄芩中含有多种金属元素,不同产地黄芩中金属元素种类基本相同,不同金属元素含量差异较大,变化范围在0.1μg.g-1(Se)~5 277μg.g-1(Mg)(河南产黄芩).进一步以溶出率为指标对黄芩样品中金属元素初级形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金属元素的溶出率不同,多数在30%以下,但多种金属元素的可溶态在85%以上,说明金属元素在黄芩中可能与其他有机化合物成分形成配合物,其与有机配体形成配合物的稳定性决定了其溶出率的大小,其中可溶态较大的金属元素则可能以自由离子的形式或与某种低分子量配体结合的形式存在由于颗粒小,易通过滤膜而较易被人体吸收.黄芩中金属元素含量及其初级形态分析的研究结果可以为多种中成药制成冲剂、汤剂提供金属元素含量与形态方面的相关信息.  相似文献   
113.
采用室内生物测定法研究不同浓度(0、0.1、0.5、1.0、5.0 g/L)的1年生、2年生丹参和白花丹参根及根茎水浸液对黄芩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化感效应。结果表明, 丹参和白花丹参根及根茎水浸液对黄芩种子萌发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表现出相似的影响趋势,即低浓度时促进种子萌发,随浓度增加化感抑制作用增强,浓度为5 g/L时抑制作用强烈。白花丹参根及根茎水浸液对黄芩种子萌发率的化感指数绝对值小于丹参。丹参和白花丹参根及根茎水浸液对黄芩幼苗苗高和根长表现出相似的影响趋势,高浓度时对幼苗鲜重的抑制作用较为强烈。白花丹参根及根茎水浸液对黄芩幼苗苗高和鲜重的化感指数绝对值小于丹参。丹参和白花丹参对黄芩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均表现出低促高抑的双重效应,且白花丹参对黄芩的化感潜力小于丹参。该研究比较了丹参和白花丹参对黄芩的化感效应,可为优化复合种植模式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4.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清热解毒片中的金银花、栀子及连翘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芩中的黄芩苷含量.色谱柱为C18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2%磷酸水溶液(50:50),检测波长276nm.鉴别项下薄层图斑点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专属性强;黄芩苷含量测定方法在进样浓度30.6~81.6μg/ml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回收率为99.34%,RSD=1.83%.本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清热解毒片的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115.
对经敏感抗生素常规治疗仍未见效的重型及中毒型菌痢患儿,采用三黄汤保留灌肠,取得了明显的疗效.患儿迅速好转且疗效稳定可靠,方法简单,治疗彻底.价格低廉,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6.
双黄连粉针剂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研究双黄连粉针剂的主要有效成分黄芩甙的药代动力学 方法 实验采用反相高效液相法,对静脉注射双黄连粉针剂的家兔血药浓度进行检测,对所得数据用3P87程序进行分析 结果 家兔体内Baicalin的血药浓度随时间的变化符合开放式二室模型,其相应的各药动学参数为A:0 30207mg mL、α:12 35416h-1、B:0 17996mg mL、β:1 87489h-1、t1 2α:0 05611h、t1 2β:0 3697h 结论 黄芩甙在家兔体内为快速分布,缓慢消除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7.
王俊霞  朱向东  王燕 《甘肃科技》2007,23(4):203-205
本文结合历代医家之论述及其配伍和现代药理作用,将黄芩的主要运用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18.
采用不同的植物激素、碳源、水解乳蛋白(LH)和水解酪蛋白(CH)、光暗条件对黄芩愈伤组织进行培养,通过石蜡切片观察愈伤组织细胞形态。结果表明:0.5mg/LNAA和2.0mg/LKt组合时愈伤组织生长量最多;1.0mg/L2,4-D和0.5mg/LKt组合时,黄芩甙含量最高;蔗糖为2%,葡萄糖为3%或4%时,都不利于黄芩甙的积累;LH、CH、黑暗条件能促进愈伤组织的生长而不利于黄芩甙的积累;光照能显著提高黄芩甙的含量;胚性愈伤组织占优势,已出现明显的微管组织的分化。  相似文献   
119.
目的观察奥沙利铂与黄芩素联用对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的抑制作用.方法实验分为对照组、给药组(奥沙利铂组、黄芩素组、联合作用组).应用MTT法测定给药组不同给药浓度对胃癌SGC-7901细胞株增殖的影响;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对照组、给药组培养48 h后的细胞形态学变化;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对照组、给药组胃癌SGC-7901细胞株凋亡率;HOE33258染色观察细胞凋亡形态学改变.结果奥沙利铂组、黄芩素组、联合作用组均可有效抑制SGC-7901细胞增殖,呈明显的量效关系;其中联合作用组抑制率明显高于奥沙利铂组和黄芩素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奥沙利铂组、黄芩素组SGC-7901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作用组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奥沙利铂组、黄芩素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沙利铂与黄芩素联用可显著抑制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20.
目的:研究黄芩苷(BA)抑制Jurkat T细胞(人T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株)的生长和诱导其凋亡的作用及机制。方法:以噻唑兰(MTT)比色法测定BA对细胞生长的抑制率;胞内[Ca2 ]i和线粒体跨膜电势(ΔΨm)分别用F luo-4/AM和D iOC6(3)荧光探针标记,流式细胞仪检测;PI染色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分布及凋亡率;凋亡细胞形态以Hoechst33342/PI染色后荧光显微镜观察。结果:BA明显抑制Jurkat细胞增殖(P<0.01),并呈时间、浓度依赖性;BA可浓度依赖的诱导Jurkat细胞[Ca2 ]i浓度上升、线粒体膜电势ΔΨm降低,将细胞周期阻滞在S期,凋亡率增加,荧光显微镜下可见经BA(100 mg/L)作用的细胞呈现典型的凋亡核固缩表现,胞核呈致密浓染的颗粒状荧光。结论:BA体外显著抑制Jurkat T细胞增殖及诱导其凋亡,其机制可能与胞内[Ca2 ]i及线粒体依赖的凋亡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