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7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80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5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栀子深加工综合利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栀子盛产于我国南方各省,果实中含有藏花素、藏花酸、栀子甙和果胶等,无毒,且对真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双球菌等都有抑制作用,具有凉血降压、清热利湿等功效,对外伤能起到散瘀、消肿等作用。 日本对山栀子的利用已研究多年,并取得很大进展。日本研究人员已从栀子中提取出抗衰老新药,其中栀子黄色素早已应用于多种食品加工。 我国60年代就从栀子中分离出β-甾醇、D-甘露醇、栀子糖甙  相似文献   
22.
项目简介:栀子为栀子属茜草科常绿灌木的果实,是我国大宗传统中药材,入选卫生部首批药食两用中药材名录,是生产天然栀子黄、栀子蓝和栀子红色素的原料,是中医临床治疗黄疸型肝炎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23.
采用微波辅助提取法对芒果中黄色素成分的提取工艺进行了优选.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表L9(34),以提取剂乙醇体积分数、固液比、微波功率、辐射时间为因素,以黄色素溶液的吸光度为指标进行试验,得到最佳工艺参数:1 g芒果粉末,90%的乙醇30 mL,功率280 W的微波处理50 s,黄色素得率为11.38%,提取率达到97.82%,与传统的有机溶剂提取相比,不仅提取率高,而且快速、节能.  相似文献   
24.
鸡冠花色素的提取与分离方法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以鸡冠花[Celosia cristata L.]花序为实验材料,以水作提取溶剂,采用正交法设计实验组合,按正交表L16(4^5)对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和物料配比等三个因子,每个因子四个水平进行实验,用硅胶柱层析法和薄层层析法对色素提取液进行分离纯化。结果发现:鸡冠花色素的提取温度以25℃,提取时间以2h,物料配比以1:15为提取该色素的最佳条件;鸡冠花色素提取液可分离出鸡冠花红色素、鸡冠花黄色素、果胶等三种物质。  相似文献   
25.
从柿子皮中提取柿黄色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6.
黄姜黄色素在大孔树脂上的吸附特性及热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黄姜黄色素在大孔树脂上的吸附特性及热力学性质。方法采用静态法考察了8种大孔吸附树脂对黄姜黄色素的吸附及解析特性;根据不同等温吸附模型方程采用Matlab分别对实验数据进行线性及非线性回归,通过比较相关系数的平方确定模型的适用性;计算吸附过程热力学参数。结果4种模型的适用性依次Redlich-peterson〉Langmuir〉Temkin〉Freundlich。吸附焓变和吸附熵变均大于零,吸附自由能小于零,平均吸附能小于20kJ/mol。结论大孔树脂LX-18G对黄姜黄色素具有较好的吸附和脱附性能。Redlieh-peterson模型可更好地描述黄姜色素在LX-18G树脂上的吸附特性,吸附为优惠吸附。吸附过程吸热,以物理吸附为主,吸附自发进行。  相似文献   
27.
巴旦杏壳是巴旦杏加工过程中的废弃物,利用水/乙醇为浸提剂,在75℃,浸提时间为2 h,料液比为1 g∶15 mL条件下,可提取巴旦杏壳黄色素及木质素。对提取出的黄色素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杏壳黄色素在避光条件下的稳定性较好,日光照射会影响黄色素稳定性;杏壳黄色素在一定温度下稳定性较好,但当温度达到85℃时,吸光度明显下降;蔗糖、pH对杏壳黄色素稳定性有影响;Na+、K、Ca2+、Mg2+等金属离子对杏壳黄色素稳定性没有明显影响,而Cu2+、Al3+对杏壳黄色素稳定性影响较大;氧化剂对杏壳黄色素稳定性影响较大;还原剂Vc对杏壳色素稳定性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28.
以栝楼皮为原料,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利用响应面法优化黄色素提取工艺.结果表明栝楼皮中黄色素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按料液比1∶30(质量g∶体积mL)加入体积分数40%的乙醇,在60℃用175 W超声辅助提取39 min.在此条件理,栝楼皮中黄色素提取率达到0.323,与预测值相差不大.  相似文献   
29.
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对黄色素-37(CK-37)进行光谱性质研究,找出黄色素-37的最适显色剂、显色比例、显色温度和显色时间,并将其显色应用于玄武岩纤维和玻璃纤维的着色中.实验结果表明,黄色素-37易溶于丙酮,溶于乙醇,其最适显色剂为盐酸,显色效果随着酸浓度的增大而增强,与盐酸显色等摩尔比为1∶2(与草酸为1∶1),最适显色温度为25 ℃,最适显色时间为10 min.将黄色素-37显色应用于玄武岩纤维和玻璃纤维着色中,着色后的纤维色泽鲜艳,遇水不褪色,且具有一定的耐酸碱性.  相似文献   
30.
南瓜黄色素的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来自榆林南瓜中黄色素进行了乙醇提取和基本性质研究,结果表明:南瓜黄色素在可见光区的最大吸收波长为460 nm,当色素溶液pH<9时很稳定,耐光、抗氧化(H2O2)性强,当wH2O2≤1.00%,氧化时间t≤2 h,吸光度(A)的变动系数为0.84%(n=18);还原剂Na2SO3对南瓜黄色素A的影响,满足A=a-bwNa2SO3,其中a=0.238 5±0.000 5,b=0.052±0.005,wNa2SO3≤1.00%,还原时间t≤2 h,其线性相关系数为-0.932<R<-0.906.常用食品添加剂、蔗糖、柠檬酸、香精、防腐剂、VC以及浓度小于0.1 mg/mL的Mg2 、Al3 、Ca2 、Cu2 、Fe3 等对色素几乎无影响,因为在浓度小于10 mg/mL时,A随浓度的变化系数小于0.98%;香精浓度的变化对南瓜黄色素A的影响满足A=0.363-0.2C,其中0.05 mg/mL≤C≤0.20 mg/mL,线性相关系数R=-0.909 1.金属离子会使A值增大,但影响不大;当离子浓度大于0.2 mg/mL时,Ca2 、Fe3 会使色素溶液产生沉淀.光照会使A增大,7日内增加18.85%,但15日内仅仅增加19.06%;升高温度,会使A值减小,当T≥97 ℃时,出现混浊现象;在T=25~80 ℃之间,A与T的关系可表示为:A=0.368-5.77×10-4T,其R=-0.988 1.上述结果表明,南瓜黄色素是一种性质稳定、使用方便的天然植物色素,但不宜在高温下长时加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