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7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8篇
系统科学   6篇
丛书文集   75篇
教育与普及   80篇
理论与方法论   14篇
现状及发展   19篇
综合类   88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66篇
  2011年   100篇
  2010年   71篇
  2009年   89篇
  2008年   72篇
  2007年   71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57年   1篇
  194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71 毫秒
81.
沈楠  大山 《科学之友》2007,(7A):43-43
“湾”是指河流曲的地方,而“滩”则是水边泥沙积成的平地。蜿蜒的黄河沿河道不断奔流,难免与之依附的陆地相互迁就相互影响,从而形成著名的黄河九曲等壮观,那些数不清的黄河湾、黄河滩散落在黄河上,使之愈发如诗如画,美不胜收。[编者按]  相似文献   
82.
2002-2008年黄河成功地进行了8次调水调沙,经过运行黄河下游河道主河槽河底高程平均下降约1米,最小行洪能力已由1800m3/s提高到3800m3/s。实践证明,黄河调水调沙起到了卓为显著的成效,调水调沙作为处理黄河泥沙、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的措施不仅是可行的,而且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83.
黄河故道横穿苏鲁豫皖四省,流域内人文和自然旅游资源丰富。但由于经济发展相对落后,行政区划不统一,开发难度大,这一区域一直未能得到合理有效的开发,未取得相应的经济和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84.
胡洪沛  徐亚林 《科技信息》2009,(33):I0299-I0299
按照国务院《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意见》的精神,黄河系统的水管改革2005年在全河全面推开。这次改革打破了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县级河务局“修、防、管、营”四位一体的管理模式.打破了以往政企不分、职责不清、机制不活的局面,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发生了质的变化。改革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是黄河工程管理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是治黄史上的重大事件。这次改革反映之强烈、意义之深远、参与面之广、积极性之高,对治黄一线职工触动之深前所未有。  相似文献   
85.
陶宝祥  董锁诚 《科技潮》2000,(10):25-32
长江、黄河、澜沧江均发源于青海省的玉树藏族自治州。全州平均海拔4000多米,土地面积约26万平方公里,人口约25万人,平均每平方公里不足1人,藏族人口占98%。玉树州北有昆仑山南有唐古拉山,两条山脉的余支,在玉树地区纵横交错,绵延数千公里。它蕴育了无数的大小河川,素有“中华水塔”之美誉。据科学家初步计算,长江总水量的25%,黄河总水量的49%、澜沧江总水量的15%都来自这一地区。这  相似文献   
86.
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思想,也是新时代高校开展思政教育最深厚、最核心、最可靠的文化基础。目前黄河文化在高校思政教育应用过程中仍存在不少问题,主要体现在理论实践相脱节、教育内容挖掘深度不够、师资合力不足、教育模式单一化等问题,极大影响了黄河文化中思政教育元素的挖掘和应用。从高校思政教育视角出发,以黄河文化融入全程教育为基础方法,从内容挖掘、模式创新、加强师资、联系实际等方面寻求应用对策,以此达到文化助力教育的效果。  相似文献   
87.
防汛工作关系到国家经济建设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涉及到社会的安定,是维护社会安定的一件大事。从历史资料来看,黄河已经多年未发大水。但常言道"久旱必涝"。因此水管部门要始终坚持"宁可备而不来,不可来而不备"的方针,立足于在"防"字上下功夫,扎实有效的做好防大汛、抢大险、抗大灾的各项准备。结合阳谷实际,笔者试就防汛工作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88.
酒涛  赵冉  郝庆霞  宋红霞 《河南科技》2013,(10):242+251
在细数黄河下游滩区水利移民特点的基础上,综合分析了移民在搬迁过程中产生抵触情绪的原因,重点剖析了移民过程受被动行为的影响、移民历史的原因、移民思想文化根源和移民现实情况及移民与安置区原有居民关系等影响非自愿性的因素,提出解决黄河下游移民非自愿性问题的措施是:认真做好移民前期工作、加强政府的管理、加大宣传力度等。  相似文献   
89.
黄河大堤是防御洪水的主要屏障,多年来,实施了标准化堤防建设,修建了堤顶道路,成为了防汛抢险的主要通道。管护好堤防是使其发挥作用重要一环。长期以来,黄河堤防附近有很多的村庄,村民的一些行为影响了工程面貌和强度,给防洪安全带来了不利影响。在分析影响近村黄河堤防日常工程面貌健康发展的原因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确保工程完整,确保防洪安全。  相似文献   
90.
李庆伟  李辉  李恩同 《科技信息》2010,(15):363-363
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位于黄河干流中游末端最后一个峡谷的出口,控制流域面积69.4万km2,距上游三门峡大坝130km,总库容126.5亿m3,其中防洪库容51亿m3,防凌和兴利库容41亿m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