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4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1篇
系统科学   25篇
丛书文集   58篇
教育与普及   19篇
理论与方法论   27篇
综合类   215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82篇
  2014年   139篇
  2013年   113篇
  2012年   175篇
  2011年   158篇
  2010年   151篇
  2009年   125篇
  2008年   114篇
  2007年   95篇
  2006年   91篇
  2005年   74篇
  2004年   74篇
  2003年   106篇
  2002年   77篇
  2001年   85篇
  2000年   67篇
  1999年   80篇
  1998年   70篇
  1997年   47篇
  1996年   44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4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2004年11月11日至12日,国家科技部和山东省科技厅在东营联合主持召开由石油大学(华东)、山东大学、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共同承担珠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油田化学品产业化开发与应用示范”验收鉴定会。该项目共有8个一级课题,我校承担的该项目中的6个一级课题全部通过验收鉴定,  相似文献   
12.
大型注水系统注水站合理排量的确定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型注水管网系统结构复杂,涉及的井点、管网节点多,且压力、流量互相耦合,注水站排量合理分配难度大。以流体力学基本理论为基础,利用“压力谷”的性质,根据注水管网特性,建立了注水管网的基本模型,并在满足注水量和管路阻力损失最小的前提下,给出了一种确定大型注水系统注水站设计排量和运行排量的方法。实例计算表明,利用该方法调节大型注水系统注水站排量,可以使注水站和管网同时达到最优运行状态,并且能够科学地计算注水站的设计排量。该研究为大型注水系统的合理设计和优化运行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3.
由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学院承担的中石化先导试验科研项目“井下油水分离技术研究”已成功地在胜利油田桩西采油厂桩1—20井进行了电潜泵井下油水分离同井注采。现场试验结果显示,在不影响油井产油量的情况下,该井地面产水量减少70%。该项研究成果对我国进入中高含水期油田的高效、环保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结垢问题是油田开发与集输过程中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本文针对孤岛采油厂相关情况及实践分析,提出应用泡绵弹除垢技术,分析其功理及效用。  相似文献   
15.
基于因素敏感性水平的边际油田开发模糊风险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海上油田开发投资大时间长,并伴随着相当大的不确定性和风险.尤其是边际油田的开发,其投资风险更不容忽视.分析了海上油田开发的不确定性因素,在敏感性分析的基础上,定义了不确定性参数对评价指标的敏感度.利用模糊风险分析,确定了方案的风险度,对开发方案的风险程度进行了定量分析,为方案的选择提供了决策依据.对某一海上边际油田的开发进行了示例分析,计算结果表明,边际油田的开发具有很高的风险,而投资费用、石油价格以及可采储量的不确定性是引起开发风险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永安镇油田构造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永安镇油田位于单断式箕状凹陷的陡坡断阶带,受3条大断层控制,从而向北出现了低、中、高3个台阶带。这一主体构造形式奠定了该了油基本构造格局,并控制了永宽镇油田的油气差异运聚与油气分布规律,从向北依次出现低饱和油藏,油藏,油气藏,气藏这一个油气藏分布序列。  相似文献   
17.
滩坝相低渗透油藏储层非均质性与剩余油分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合运用岩心分析、测井、生产测试等静态和动态资料,从多层次、多角度逐级揭示了平方王油田沙四中滩坝沉积特点。从层内非均质、层间非均质、平面非均质这三类储层的宏观非均质性入手,探讨了滩坝相低渗透油藏储层层宏观非均质性的地质特征及其对水驱油开发和剩余油形成、分布的控制作用。研究表明,层间非均质和层内非均质主要控制了油层的水淹层厚度及垂向的剩余油分布;平面非均质和层内非均质主要控制了油层的水淹面积和平面剩  相似文献   
18.
用组合模型预测油田产油量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4  
时间序列分析是统计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灰色系统理论是一种动态趋势预测理论。将时间序列分析与灰色系统理论相结合用于油田产量预测是一个非常有益的探索。先采用灰色建模或逐步回归方法,从数据中得到趋势项的数学模型,然后对剔除趋势项之后的数据进行时间序列分析,建立了AR模型或ARMA模型。将以上两个模型结合起来构成组合模型,用于预测油田产油量。应用实例证明,该方法具有容易实现、预测准确的优点,是一种非常有效的  相似文献   
19.
胜坨油田二区沙河街组二段三角洲储层微观特征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胜坨油田二区沙河街组二段(Es2)三角洲储层以下中细砂岩,粉砂岩为主,储层的埋藏深浅,成岩作用较弱,常见压实,胶结和溶解作用,粘土矿物的转化作用也较普遍,属于早成岩期的B亚期。储层的粒间孔隙发育,以中孔中细喉结构为主,孔喉参数变化范围较大,储层成岩和孔隙结构的非均质性较强,注水开发加大了不同相带的砂体成岩和孔隙结构的差异,进一步增强了储层的非均质性。  相似文献   
20.
储层层间非均质性与沉积微相和砂体发育规律关系密切,明显受控于基准面升降造成的可容空间变化和沉积物通量大小.通过对胡状集油田沙三中6—8油层组基准面旋回的识别、划分与对比,建立了该区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采用砂岩分层系数、分布密度和隔层密度、频率等参数描述了各中期旋回储层层间非均质性变化,认为储层宏观非均质性受控于基准面的旋回变化,长期基准面上升的早期和下降的晚期形成的中期旋回,储层非均质性弱,长期基准面旋回由上升到下降的转换时期储层非均质性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