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10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15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陈兴杰 《科技信息》2008,(31):236-237
本文通过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实践,探索了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具体做法,发现培养高技能人才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总结出技工学校高技能人才培养对办学水平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2.
高职院校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探索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校内实训基地是工学结合的物质基础和必要条件。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目标,建设学习型生产性校内实训基地,需要树立“学校与企业结合、专业与产业结合、教学与生产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学习与就业结合”的建设理念;构建政府主导、学校主导、校企共建等模式;引企业进校园、融专业入产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立长效机制、育高技能人才。  相似文献   
63.
赵波  牟世茂  潘跃才 《科技资讯》2014,(27):192-192
"工学交替、实境育人"人才培养模式是企业和学员深度合作以培养专业数控人才为目标创新出的一种工学结合培养模式,该文就该培养模式的内涵以及在办学体制机制、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教学团队、实训基地、专业文化等方面的做法进行一个阐述。  相似文献   
64.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有增无减,而我国的高技能人才供给却远远不能满足实际需求.如何培养高技能人才,增强供给,是企业、学校和政府共同思考的问题.相较于学校、企业单独培养高技能人才来说,校企合作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方式被广泛研究和应用.在分析目前校企合作高技能人才培养优势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校企合作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第三主体模式,及其具体的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65.
刘宝全 《山西科技》2013,28(4):18-19,34
随着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工作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都加大了对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力度。结合对某铁路企业的连续调研,揭示了该企业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现状,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66.
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最理想的模式就是实施校企合作,校企合作模式对企业和高等学校双方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校企合作模式的探讨,指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宗旨是推动和完善校企合作模式,加快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步伐。  相似文献   
67.
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升级,生产要素中非物质要素—人力资本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对高技能人才的有效供给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厘清关键概念、梳理文献基础上,构建湖南省高技能人才供给与产业结构升级耦合的复合系统,搭建协调适配度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测算,运用灰色关联度计算方法进一步分析其关键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对策建议,旨在优化湖南省高技能人才供给,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相似文献   
68.
在职业教育实践过程中,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特点,企业行业岗位需求以及专业领域人才要求,将学生、学校、用人单位三层评价与健康、做人、做事三层素质N个指标进行融合,形成“三层次·多维度”的综合评价高职学生素质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笔者以高技能人才职业素养评价为出发点,从职业素养评价的现状、评价的方法、评价系统设计、评价指标和模型构建等方面进行研究,构建高技能人才职业素养评价体系指标和评价模型,打造“体系-人才-评价-结果”的闭环管控模式。  相似文献   
69.
黄勤 《安徽科技》2008,(12):50-51
一、淮南矿业集团高技能人才短缺现状及原因 淮南矿业集团目前正努力发展成为煤电一体化的新型能源基地.然而.与其发展需要不相适应的是高技能人才的极其短缺.尤其是技师和高级技师队伍薄弱.主体专业岗位高技能人才严重断档.已经远远跟不上行业发展的需求。2007年末,集团公司在岗生产工人中,技师所占比重仅0.57%。以某矿为例,在岗生产工人中。技师所占比重0.4%,高级工所占比重14%。井下采掘工人中,技师仅占0.2%。测气工、打钻工、防火工等岗位工种技师甚至出现“真空”。  相似文献   
70.
浅谈经济管理类专业教学方法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形势下,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高技能人才。”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高职高专院校纷纷进行教学改革。但是,高职高专经济管理类专业教学方法改革方面遇到了难点,在培养学生技能方面受限于工作岗位领域。如何突破限制,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和综合能力,最大限度地实现零距离就业,是经济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教学方式方法改革的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