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71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44篇
系统科学   51篇
丛书文集   61篇
教育与普及   178篇
理论与方法论   33篇
现状及发展   3篇
综合类   2727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71篇
  2022年   68篇
  2021年   63篇
  2020年   56篇
  2019年   55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53篇
  2016年   65篇
  2015年   91篇
  2014年   173篇
  2013年   158篇
  2012年   184篇
  2011年   198篇
  2010年   160篇
  2009年   158篇
  2008年   163篇
  2007年   144篇
  2006年   104篇
  2005年   101篇
  2004年   93篇
  2003年   93篇
  2002年   81篇
  2001年   75篇
  2000年   62篇
  1999年   68篇
  1998年   65篇
  1997年   55篇
  1996年   46篇
  1995年   49篇
  1994年   44篇
  1993年   44篇
  1992年   42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43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2 毫秒
41.
建立了底部含水层疏排水固结引起上覆地层沉降过程中,端部固定桩的受力模型,并用弹性理论进行了求解,得到了桩的附加轴向力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42.
沉积岩系地层温度场模型及其参数优化识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石油地质过程中沉积岩系古地温分布情况和有关参数识别问题。给出了包括传导、对流的导热方程及其初始、边界值条件,讨论了该抛物型偏微分方程解的存在性。构造了识别导热率等参数的优化识别模型。依据可分Hilbert空间中双线性型的有界性与强制性等,证明了识别问题最优解的存在性。  相似文献   
43.
抽油井分层测压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尕斯库勒油田位于青海省柴达木盆地西部南区的尕斯断陷亚区红柳泉跃进一号断鼻带上的一个三级构造,位于狮子沟——油砂山大逆断层下盘,石油地质储量7200多万吨,目前,尕斯库勒油田已步入中后期开发阶段,由于开采的各小层间和层内地质特征的差异(如各小层地层压力、渗透率、孔隙度等物性的不同),在油田注水开发后,地下水线推进速度相差很大,致使油井见水时间、含水率及各分层的出力状况相差悬殊,严重时甚至非主力层出力甚微或根本不出力,多层合采时的产量远远低于分层开采时的产量之和,从而制约了油井生产寿命,严重影响了油田的长期稳产。因此…  相似文献   
44.
在国内外文献调研的基础上,针对传统的自然伽马测井仪器的特点,提出了自然伽马测井仪器实现高分辨率的技术关键,并据此进行了高分辨率自然伽马测井仪器研制的初步方案设计,按照本方案研制出的自然伽马测井仪器的纵向分辨率将由传统的0.6米提高到0.4米,曲线重复误差为7%.研制的实际开展表明该方案是科学、合理的,对其他类似研究具有很强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5.
东营断陷盆地地层流体超压系统与油气运聚成藏   总被引:22,自引:3,他引:22  
东营断陷盆地古近系发育的地层流体超压系统对油气运聚、成藏至关重要。以实测数据和用测井资料预测的地层流体压力数据为依据,分析了区内的地层流体压力系统特征,并将其分为上部常压、中部超压、下部常压3个压力系统。超压系统具有纵向分带、平面分区且复杂多变的特点,但在宏观上属于盆地级的“超压流体封存系统”。超压系统对油气运聚成藏的作用主要是提供油源、产生运移动力和通道,并决定油气充注成藏方式。研究结果表明,与盆内超压系统有关的油气成藏模式分为系统内、系统外和封隔层3种形式;超压系统内部的相对低压区及其上、下或侧向的泄压区都是油气聚集的有利地区。  相似文献   
46.
利用高分辨率遥感图像提取建筑物阴影信息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首先对上海市中心城区遥感影像建库,把众多的遥感影像数据组织起来,以方便管理和使用.在此基础上,利用GIS和RS技术,对遥感数据解译处理,提取建筑物阴影信息,从而为估算建筑物高度值作准备.  相似文献   
47.
西藏措勤地区的下白垩统岩石地层单位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藏区域地质调查大队在1:100万日喀则幅区调中将措勘地区划分为两个地层小区,各自建立了下白垩统的岩石地层系统.作者根据在该区测制的下白垩统连续地层剖面及相关地质调查,认为这两个地层小区并不存在;建议在措勤地区建立统一的下白垩统岩石地层系统,从下至上划分为则弄组、多尼组和郎山组.  相似文献   
48.
羌塘盆地中晚侏罗世旋回地层初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羌塘盆地是中国海相侏罗系最为发育的地区之一,对该套地层开展了旋回地层学研究,初步的研究结果表明羌塘盆地中上侏罗统至少存在四种旋回类型,即沉积旋回、古生物旋回、地球化学旋回和磁化率旋回,并按级别将低频旋回划分为3个旋回级次.其中一级旋回是由顶底不整合面限制的一个总体向上变粗变浅的充填序列,持续时间为48 Ma;二级旋回显示为大型的海进-海退旋回,旋回的时间跨度为27~29 Ma;三级旋回显示为向上变粗或向上变细的不完整旋回,旋回的时间跨度为7~14 Ma.古生物旋回、地球化学旋回(碳氧稳定同位素、微量元素)和磁化率旋回与沉积旋回具有良好的响应,并与特提斯同期低频旋回具有很好的对比性.  相似文献   
49.
应用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进行土地利用动态监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应用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进行土地利用动态监测的关键技术进行了讨论,给出了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的工艺流程。  相似文献   
50.
塔里木盆地塔中和满西地区石炭系层序地层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应用地震、钻井、测井、岩芯及分析化验资料,将塔里木盆地塔中和满西地区石炭系划分为3个地震地层层序与6个沉积层序,其中CⅠ与CⅡ层序为Ⅰ型层序,CⅢ~CⅥ层序为Ⅱ型层序.与标准的Ⅰ型层序比较,区内Ⅰ型层序低位体系域以河流沉积体系为特征,缺失盆底扇、斜坡进积复合体等深水沉积体系;Ⅱ型层序中陆架边缘体系域不发育,主要的沉积体系以浅水碳酸岩台地和海岸平原为特征.石炭系早期层序形成在起伏不平的剥蚀面之上,以填平补齐的充填沉积为主,中后期层序则发育在宽阔平坦的盆地内.这种层序格架明显不同于被动大陆边缘经典型的层序格架,反映了稳定地块内坳陷性盆地的层序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