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8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7篇
系统科学   6篇
丛书文集   53篇
教育与普及   28篇
理论与方法论   8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75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63篇
  2008年   62篇
  2007年   78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21.
致病疫霉拮抗真菌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致病疫霉主要引起马铃薯和番茄的晚疫病,是严重制约马铃薯和番茄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首要因素.生产中可利用的措施主要有选育和利用抗病品种、农业栽培措施和化学农药,但因病菌生理分化明显、遗传变异迅速,现有措施难以完全有效控制该病,发掘致病疫霉拮抗微生物并研发安全高效的微生物农药是当前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综述了近年来对于致病疫霉拮抗真菌的研究进展,并指出了在该领域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今后的研究重点,以期对马铃薯晚疫病的生物防治发挥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2.
依据比较优势理论,通过建立计量分析模型和指标体系,分析了凉山州在四川省的比较优势;对区域内各市县马铃薯生产的比较优势进行了测算;依据测算结果,对凉山州马铃薯产业发展和生产力布局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快凉山州马铃薯产业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3.
马铃薯已成为宁南山区的支柱产业,播种面积逐年增加,2012年马铃薯播种面积达15万hm2,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48.8%,这样在宁夏马铃薯主产区的部分地区马铃薯栽培中出现了连作和迎茬现象,导致其品质变差,产量下降。所以我们必须更大面积地推广马铃薯与其它作物复合种植技术。据笔者多年试验研究、示范推广种植,探索出了马铃薯套种豌豆的丰产栽培技术,现介绍如下,供干旱、半干旱、阴湿区马铃薯生产者参考应用。  相似文献   
124.
马铃薯皮为原料,乙醇-水为提取剂,采用F-C比色法,考察各因素对总酚提取率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进行正交实验。分析结果表明,各因素影响效果依次为提取次数、提取时间、乙醇浓度、料液比。最终工艺确定为乙醇体积分数为55%,料液比为1∶10,超声波辅助提取3次,每次20 min。所得提取物,经冷冻干燥得马铃薯皮多酚提取物粉末,其产率为1.3%。  相似文献   
125.
李聪花 《广东科技》2012,21(7):148-149
沾益县烟墒免耕种植模式,是在总结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的基础上,结合本县烤烟种植习惯而提出并实施的一项节本增效技术。主要结合沾益县的实际情况阐述了马铃薯在生产生活中的优势,烟墒免耕种植秋马铃薯的技术要点和增产原理,并对此进行了技术分析和未来展望。  相似文献   
126.
不同海拔梯度上地膜覆盖和不同肥力水平对马铃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不同海拔梯度上地膜覆盖和不同肥力水平的马铃薯物候期、农艺性状(出苗率、苗高、开花率)及产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地膜覆盖可使马铃薯在低、中、高山地区较未覆膜分别提前5、8和10 d成熟;不同海拔梯度比较,随海拔升高各物候期推迟,中山、高山地区分别比低山地区成熟时间推迟3和12 d.在低、中和高山区对马铃薯出苗率促进作用分别为15.6%、27.9%和66.7%,对苗高增长的促进作用分别为4.8、5.0和5.2 cm,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马铃薯营养生长,延迟进入生殖生长的开花阶段;对马铃薯的增产效果最理想的是中山地区,平均增产1 369.5 kg/hm~2,高山地区平均增产850.5 kg/hm~2,而低山地区不理想.施肥水平对马铃薯出苗率和苗高的影响不显著;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明显,低山和中山地区中肥水平产量最高,而高山地区高肥水平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127.
李颀  王俊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9,19(25):273-279
目前马铃薯分级主要依靠人工完成,而对马铃薯的自动分级研究主要是对形状和大小进行初步分级,为了更好地对马铃薯进行精细化分级,提出一种颜色和纹理特征融合的分级方法,将马铃薯按色泽、损伤和蔫坏程度进行分级。首先提取马铃薯图像的马铃薯的HSV(hue saturation value)颜色特征,采用小波变换提取纹理特征,对两特征进行特征融合,然后通过对比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分类器采用不同核函数的分级精度,选择了分级精度较高的径向基(radial basis function,RBF)核函数,最后模拟生产线上的马铃薯分级环境进行试验。试验结果为:能够将马铃薯按色泽、损伤和蔫坏程度分为三个等级,分级准确率达到97. 67%,每帧图像的平均处理时间为1. 0 s。该方法可用于马铃薯的精确分级,有利于提升马铃薯的质量和商品化速度。  相似文献   
128.
高巍 《长春大学学报》2006,16(6):116-118
大田条件下,进行肥料单因素三水平试验,研究"绿宝贝"有机液肥对马铃薯产量和品质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绿宝贝"有机液肥均能促进马铃薯地上植株的生长并且提高产量.其中1000倍稀释影响与对照相比达到显著水平(P<0.05),淀粉、蛋白质、Vc毫克百分含量显著增加,产量增加明显.确定最佳经济施肥浓度为1000倍稀释.  相似文献   
129.
为了探索马铃薯高产、高效栽培模式,拓宽农民增收途径,庄浪县通化乡通过试验研究和探索新型绿色环保型集雨保墒栽培技术——秸秆粉碎覆盖垄作集雨保墒技术,试验结果分析表明:秸秆覆盖量12000 kg/hm2时,平均产量达到35200.0 kg/hm2,居第一位;覆盖量10500 kg/hm2时,平均产量33200.0 kg/h...  相似文献   
130.
不同品种马铃薯淀粉及其直链淀粉、支链淀粉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甘肃省主要种植马铃薯品种的淀粉含量以及淀粉中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的比例进行了定量分析与比较.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马铃薯淀粉中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含量不同,由此造成不同品种马铃薯淀粉性质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